北大简史:京师大学堂到21世纪的北京大学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8633发表于2016-04-20

[摘要] 北京大学创建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回溯既往,北京大学培养了一代代优秀人才,创造了一批批重大的科学成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思想理论、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北京大学

1966-1976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在康生及其妻曹轶欧的策划下,哲学系聂元梓等于5月25日贴出了题为《宋硕、陆平、彭珮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诬陷、攻击北京大学党委和北京市委。6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根据毛泽东主席的批示,全文播发了这张大字报。当晚,华北局派驻北京大学工作组进校。6月4日晨,新改组的北京市委负责人到北大宣布:撤销北大党委书记陆平、副书记彭珮云的一切职务,并对北大党委进行改组,由工作组代行党委职权。7月26日,在北大召开的万人“辩论”大会上,北京市委宣布撤销驻北大工作组,江青点名要聂元梓筹组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9月11日,以聂元梓为主任的北京大学文化革命委员会(简称“校文革”)成立。校文革成立后,北大出现了许多造反派组织,并逐渐形成了严重对立的两大派,日趋激烈的派性斗争一度发展成大规模的武斗,校园一片混乱,学校财产遭到严重破坏。1968年9月18日,首都工人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492人进驻北大,校系两级均由“工军宣队”领导。1969年9月27日,北京大学革命委员会成立,杨德中任主任。1971年5月,北大召开了中共第六次党代会,杨德中任党委书记。1972年2月,中共北京市委通知,王连龙任北大党委书记和校革委会主任。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北京大学是重灾区。北大曾被加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顽固堡垒”等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大批干部和教师被打成“黑帮分子”、“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残酷迫害。这期间,被抄家的有400多户,冤假错案1000余宗,包括著名学者饶毓泰、翦伯赞、俞大絪在内的60余人非正常死亡。1968年“清理阶级队伍”,全校大部分教职工被强令集中食宿,失去行动自由。1969年,几千名教师被下放到血吸虫疫区江西鲤鱼洲农场进行劳动改造,接受再教育。“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论”,北大同全国一样被迫停课,停止招生达4年之久,在人才培养方面造成了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到1970年,“文化大革命”前入学的在校生已全部毕业。当年6月27日,中共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报告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废除考试制度,“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主要从工人、农民、解放军中招收“工农兵学员”。自1970年至1976年,北大共招收了7届工农兵学员12700多人。由于学员入学时的文化程度差别悬殊,教学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为了适应这种情况,教师们在教学方法、方式以及内容方面都作了许多新的尝试,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工农兵学员的文化水平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较大提高,许多人毕业后成为新时期国家建设的骨干力量。

“文化大革命”初期,北京大学的科学研究基本停顿。从1970开始,某些应用项目的研究逐步恢复进行,但是基础科学的研究仍被视为禁区。对此,周恩来总理曾在1972年7月14日接见美籍中国科学家代表团时,对在座的周培源说:“你回去把北大理科办好,把基础理论水平提高,这是我交给你的任务,有什么障碍就把它拔掉。”周总理的指示,使热爱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教师受到鼓舞,积极酝酿把遭到严重破坏的基础理论研究开展起来。为贯彻周总理指示,10月6日,周培源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的文章,强调“对基本理论的教学研究应予足够的重视”。该文发表后,张春桥、姚文元指示上海《文汇报》连续发表文章,进行讨伐。1973年底“四人帮”又发动“反右倾回潮”运动,把矛头直指周总理,使初步恢复的工作再次受到挫折。尽管如此,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广大教职员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仍然努力工作,在某些研究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生物学系、化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兄弟单位合作,使猪胰岛素晶体结构的测定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北大电子仪器厂与有关单位合作,1973年在北大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台百万次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并很快投入到石油等部门使用;电子仪器厂半导体车间(微电子研究所前身)研制成功中国第一块硅栅P沟道和N沟道MOS1024位随机存储器;无线电系研究的钕原子钟达到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地球物理学系与兄弟单位合作在未名湖畔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卫星云图接收站,并培训了116名中国最早的卫星云图的接收和分析骨干;地质地理学系20多名师生参加了对西藏地热资源的考察,为西藏经济发展和地球科学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研究成果均获得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5年,北京大学启用新图书馆,新馆不仅是北大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馆舍,也是当时国内建筑面积最大、设备条件最好、藏书最丰富的大学图书馆。

1969年10月,北大在陕西汉中建立分校。分校设有无线电系、技术物理学系、力学系等3个系,10个专业,师生员工1600余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教职工艰苦奋斗,培养了6届工农兵学员,完成了20余项国家科技项目。1978年,经中央批准汉中分校迁回北京。

改革开放时期的北京大学

1976-1999

1976年10月,中共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文革”动乱。党和政府对北京大学十分关心,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接见校领导,对北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北京大学遵照党中央拨乱反正的方针,积极开展对教育界“两个估计”的批判;踊跃参加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平反“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落实党的干部和知识分子政策,复查、改正1957年错划“右派”和解决1959年“反右倾”遗留问题等项工作,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860件。1979年中共中央为因“新人口论”而遭受错误批判的北京大学前校长马寅初平反,并批准教育部任命马寅初为北大历史上第一位名誉校长;同年,中共北京市委作出了《中共北京市委关于为原北京大学党委彻底平反的决定》,为“文革”前的原北大党委恢复名誉,并为因此而受株连的所有同志平反。这些举措使广大师生的思想获得空前解放,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国家对高等学校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北京大学也进入了在改革开放中振兴发展的新阶段。恢复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责任制,学校的教学秩序步入正轨。1978年春,北大迎来了“文革”后第一批经高考录取的大学生。同年5月,北大晋升了34名教授和3名副教授,恢复了中断已久的教工职称评定工作。重建了校、系学术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以及工会等。北大师生努力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喊出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小平您好”的问候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心声。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作为国家重点建设优先发展的高等学府,北大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成就卓著。

为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北大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学校由一所以文理基础学科为主的综合性大学,逐步发展成为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医学科学、技术科学、教育科学、管理科学以及工程信息科学等多门类、多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北大积极调整所设学科,以满足国家的需要,恢复了中断已久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专业学科;1985年,成立了第一个学院――经济学院,标志着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改革的起步。学校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也与时俱进不断深化:1981年,提出了“加强基础,扩大知识面,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以利因材施教”的原则;1988年,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1993年,强调了树立终生教育的观念,学生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并作出了面向21世纪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部署;1999年,突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目标。基于高层次研究性大学的定位,北大在积极发展本科生、研究生、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发展研究生等高学历教育。1980-1981学年度,北大的学生总数为8415人,其中本科生6923人,硕士研究生650人,外国留学生193人,其余为专科生、函授生和夜大生。1998-1999学年度,北大的学生总数为23536人,其中本科生9085人,硕士研究生4463人,博士研究生1645人,外国留学生1135人,其余为专科生、函授生和夜大生。

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发挥传统学科优势的同时,北大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努力追踪世界高新科技,促进科学技术的产业化,加强国家现代化建设中重大理论和实际课题的研究。学校建立了“人工微结构与介观物理”、“分子动态与稳态结构”、“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湍流研究”、“区域光纤通信网与新型光纤通信系统”、“文字信息处理”、“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等一系列国家重点实验室。诸多成果获得国内外的重大奖项,如王选教授主持的“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被誉为出版界“告别铅与火的一次革命”;廖山涛教授主持的“微分动力系统稳定性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7年);赵柏林教授主持的“微波辐射计及其环境遥感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季羡林教授主编的《东方文学史》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特等奖(1996年)和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8年)。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北京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创新精神,而以方正集团、青鸟集团、生物集团等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群则成为中国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中的重要力量。

北大秉持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传统,广纳天下英才,初步解决了“文革”造成的教师队伍严重断层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学术带头人的新老交替。1999年学校的教授平均年龄比十年前降低了10岁,形成了比较合理的教师队伍结构。北大所拥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文学科中的著名学者、长江学者、“百千万人才工程”、“跨世纪人才”等的人员数量在中国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自1978年至1999年,50多个国家的80位国家元首及政要访问了北京大学。北大与世界上40余个国家的近20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港澳台及各省市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交流与合作格局业已形成。

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理科教学楼群、百周年纪念讲堂等标志性的建筑陆续落成,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北京大学图书馆作为亚洲高校第一大图书馆,朝着自动化、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方向不断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资源共享的重要枢纽,“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管理中心”、“中国文理综合文献信息中心”和“医学文献中心”等均设在此馆。

1986年8月,北大校长作了《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加快北大前进步伐》的报告,自此,进入世界一流大学之林便成为北大人不懈的追求。1994年7月,中共北大第九次党代会通过《北京大学改革与发展纲要》,更加明确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1996年10月和1998年5月,国家资助北大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先后启动。1999年1月,中共北大第十次党代会通过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设想,规划到2015年或略长一点的时间,按照国际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全面推进各项事业,使北京大学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1998年5月,北大隆重庆祝建校一百周年。巍巍上痒,国运所系,百年历程,薪火相承,百年辉煌,代代相继。百年来,北京大学的发展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一代代北大学子,用自己的智慧和生命谱写了北大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百年来,北京大学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宝贵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世纪交替之际,北京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不断进步、人才辈出、成果丰硕的形象迈入21世纪。

步入21世纪的北京大学

2000-2008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北京大学面向21世纪提出的宏伟规划,是世纪之初指导北京大学各项建设的纲领。在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经费的支持下,北大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坚持“追求真理、追求卓越、培养人才、繁荣学术、服务人民、造福社会”“的理念,以学科发展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动力,全面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的水平,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充分发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发展文化科学技术、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作用。

教学改革力度继续加强。于2001年启动“元培”本科教学改革计划;完成了由300多门全校通选课构成的新的课程体系建设;根据“以研究生教育为主导,本科教育为基础,构建研究型大学发展框架”的基本思路,稳步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同时,本着“确保质量,追求卓越”的理念,在招生、培养、学位授予、奖助等重要环节不断改革和完善机制,以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到2005年,北大拥有18.5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截至2007年11月,北大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累计达到46门,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十五”期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与兄弟院校合作1项)、一等奖11项。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原则,建立了总量控制、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用、分级流动、岗位管理的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教师队伍的竞争力,并狠抓师德建设,以适应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要求。经过“十五”建设,北京大学教师队伍的基本状况明显改善,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已超过60%,教授平均年龄下降到50岁。截至2007年12月,北京大学拥有两院院士6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和讲座教授99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9人。另外,25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著名学者被评为文科资深教授。

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强化学科管理和机构调整。2000年4月,北京大学和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大学,学校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此后,学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院系结构调整。到2007年,北京大学共有5个学部,41个院系,81个重点学科。2002年至2004年,教育部对全国除军事学外的全部80个一级学科进行评估,北京大学参评的33个学科中,有11个学科名列全国第一,另有3个学科名列全国高校第一,其中数学、化学、历史学及外国语言文学4个学科获得5项指标全部满分的好成绩。

“十五”期间,北京大学获得1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三届),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在每两年一次的“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每三年一次的“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北京大学获奖等次和获奖总数均位居榜首。2004年北京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北大获奖总数达34项。其中特等奖2项,占特等奖总数的50%;一等奖10项,占一等奖总数的28.57%;二等奖22项。“十五”期间,全校38篇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

通过“十五”“211工程”建设,北大建成了14C加速器质谱仪、时间飞行质谱仪、环境扫描电镜等高水平的大型公共测试仪器技术平台,这些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为北大以及全国相关科研人员开展世界水平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校园信息网络主干网完成更新改造,校园网的建设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图书馆初步实现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型,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学术型、开放式、数字化的大学图书馆系统。餐饮中心、新的学生宿舍楼等建筑相继建成投入使用,静园地热井成功开凿,后勤服务设施大大改善。学校的产业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产学研一体化向更高层次发展。在高校服务社会、服务经济建设的职能发挥上,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各省市、部门的合作,已经与国内数省区、市和银行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国际合作蓬勃开展,与世界一流名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和合作。世纪之初的短短几年间,许多重要的外国元首和数十位诺贝尔奖得主访问北大并发表演讲,每年到访北大的外宾超过20000人次。北大每年出访交流的教员和学生超过5000人次。

北大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俱进,在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的基础上,采取形式多样的工作方式,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证党对学校的正确领导。北大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两百多个学生社团活跃在校园里,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各种演出和文化活动精彩纷呈,一年一度的全校运动会、一二九歌咏比赛、北大十佳歌手大赛、北大十佳教师评选等已经成为校园内的传统活动。

自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到2008年,北京大学走过了110年的历程。回溯既往,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聚集了各个历史时期众多的著名学者专家、学术大师,涌现出大批革命家、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培养了一代代优秀人才,创造了一批批重大的科学成果,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思想理论、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一个水平更高、实力更强、更加富有生机活力的北京大学必将在二十一世纪跻身世界一流大学之林,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建设富足美好民主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