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等单位探索建立了“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加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着重培养有临床实践能力的合格医生。经过5年实践,已培养出合格医生600余名,其中不少毕业生扎根基层医院。
所谓“5+3”,是指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再加上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生合格毕业后可以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4个证书,简称“四证合一”。
2005年至2009年,国务院学位办委托复旦大学在“中国医学学位体系及其标准研究”课题中负责对全国40余所医学院校近1500位临床医学导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5年制本科生和临床医学专业硕士有着巨大社会需求,应予以保留。无论是5年制还是长学制医学教育的毕业生,都应当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提高临床技能。
“2009年,复旦大学初步形成‘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雏形。”全国医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本成果第一完成人汪玲告诉记者。2010年以来,复旦大学作为组长单位,引领实践“5+3”模式,负责上海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综合改革整体推进和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则重点探索学位课程改革和基地建设;同济大学率先尝试学制改革,停招非“5+3”临床硕士;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也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当1988年,教育和卫生系统的主政者们迈出实施七年制医学教育试点的这个改革步伐的时候,我国的医学教育从此开始了学制的多元化的探索,一晃近30年,伴随着我国医学教育学制的统一,7年制,这个在医学院校曾经是精英和旗帜的代表专业,也即将要走入历史。
2014年开始,中国有10所院校将会实行由7年制转型5+3本硕连读医学教育学制改革试点,而今年,这个试点将会全国统一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