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探索“3I·4C”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375发表于2015-01-20

[摘要] 天津大学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两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通过科教结合、产学结合,学生不仅明确了发展方向,学校也解决了研究生培养同质化难题。

天津大学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两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通过科教结合、产学结合,学生不仅明确了发展方向,学校也解决了研究生培养同质化难题。

天津大学2013级专业型硕士生杜仲平,如今已一门心思抱定了“去企业,专注地做产品,当工程师”的想法。但是,在刚入学的时候,他还曾为自己没能考上学术型硕士而遗憾,是学校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的模式让他的想法发生了改变。

2009年,天津大学开始探索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两种不同类型研究生的分类培养模式,提出了“3I·4C”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学术学位研究生的‘3I’是指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课程、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多学科交叉的学术培养平台。专业学位研究生的‘4C’是指分类指导的培养模式、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协同培养的实践平台和内涵引领的保障机制。”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介绍说,“‘3I’强调的是科教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更新力、学术创新力、国际竞争力。‘4C’则强调产学结合,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力、实践创新力、职业胜任力。”

分类培养明确学生发展方向

杜仲平的方向是仪器仪表工程。研究生一年级结束后,他就去了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安防产品事业部实践。如今,周一到周五,他都跟企业员工一样“打卡”上班,晚上和周末再回学校的实验室。现在,他的毕业设计已经开题,做婴儿哭声报警器的算法研究,而这个题目正是企业即将投产的一款新产品研发工作的一部分。他有两位导师,一位是天津大学精密测试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李一博副教授,另一位是九安公司安防品事业部的负责人叶霆。

进入企业实践半年来,杜仲平已从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感觉还不错”。“这款产品所用的算法刚开始我并不懂,但好在企业有工程师帮你。而且我也对公司的运作、管理有了更多了解。”杜仲平说。这个原本打算毕业后去研究所求职的小伙子已经觉得毕业后要去企业工作。

比杜仲平早一年进入天津大学读研、如今已是博士生的高振国入校时选择了学术型硕士,现在师从著名工业结晶专家、工程院院士王静康。去年9月,博士一年级的他便获得了去法国图卢兹参加国际工业结晶研讨会的机会,这让他有了和那些平时只能在文章中见到名字的“大牛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现在,高振国正在申请公派博士生联合培养项目,他的学术路径比他最初读研时模糊的“读博做学问”清晰了许多。

各有侧重解决同质化难题

在研究生教育实践中,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倾向是各高校普遍面临的难题。天津大学的“3I·4C”体系,分别突出了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在提升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各有侧重。

“比如,‘3I’体系中,我们优化了课程体系,加大了选修课程,强化英语的学习,还建成了集研究生导师指导、课程教学和教学管理及评价一体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平台上的教学资源已有13672个。”白海力介绍说,现在建筑、建工、软件、化工、精仪和药学院等6个学院都有了全英文课程体系,学校还设立了国际学术交流基金,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竞赛。既要“走出去”还需“请进来”,已举办了54场的博士生学术论坛已成为学校极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品牌,该论坛由研究生自行组织,每场论坛都像一场“国际会议”。

对于专业型研究生的“4C”培养体系,学校针对专业型研究生类型不同、领域不同的特点,在招生计划、目录制定、考试选拔、培养方案、学位标准、质量监督等环节都建立了分类型、分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出台了系列保障文件。

实践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学校建立了120个实践基地,吸引行业和企业全方位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的“实践元素”从招生复试环节开始贯穿培养全过程,包括遴选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作为指导教师,在就业阶段搭建企业跟踪反馈平台等,都是很重要、不可少的实践元素。

研究生课程“动态调整”

对于“3I·4C”的分类培养体系,学校机械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天友有直观的感受:“‘3I’培养体系在学院层面,有个直接的体现是教师要将学术研究成果向课程教学转化,加强国际化教师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这就决定了我们的研究生课程是‘动态调整’的。”

2013年春季学期,“英文科技论文写作”成为该学院所有博士生的必选课程,主讲的3位教师分别是从牛津、佐治亚理工和滑铁卢大学毕业的“海归”;2015年春季学期,由法国帕斯卡大学的GrigoreGogu教授主讲的“并联机构的构型分析与综合”也已列入课表。

而在潍柴动力发动机技术研究院性能开发室主任龚英利看来,每年近20个研究生融入企业千余人的研究团队中,学生们会得到汲取不尽的“营养”,而企业也能从学生的实践中受益。

设在潍柴动力的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整合了产业资源、国际资源和科研资源三大教育资源,已联合培养3届研究生共89人。其中除3人读博士外,其他人均已参加工作,而他们的就业单位均为发动机、汽车、汽车电子控制、汽车零部件等核心企业和研究所。该实践基地也获得了2014年“全国示范性工程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荣誉称号。

2009年至2014年,在分类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5年间,学校有23篇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及提名;有60名博士生荣获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有13名工程硕士获得“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