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管理学考研魔方三大公式:学校、专业、就业博弈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291发表于2014-11-13

[摘要] 人们往往认为最好院校的最好专业是最理想的选择。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看专业还是看院校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有人主张重专业,有人主张重院校。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各有优劣。

  基本公式: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当他同时拥有两只表时,却无法确定。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 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不少人在决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时往往听信他人的片面之词,盲目选择热门院校,热门专业,他人的意见往 往和自己的意见想冲突。冷暖自知,我们应该更多的根据实际情况由自己做出选择。

  人们往往认为最好院校的最好专业是最理想的选择。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看专业还是看院校是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有人主张重专业,有人主张重院校。两种观点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各有优劣。

  大体上讲,名校的社会知名度高,软硬件条件好,学习氛围浓厚,师资力量强大,与国外交往和密切,能随时触摸到最前沿的管理学理论。学生毕业后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都有一定的优势。管理学就业很需要人际关系网,在层次较高的学校能接触到许多有实力的老师和一些颇有发展前途的学长、同学,是一种很好的资源。但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并不是名校的所有学生都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发展得好。最后决定你发展走向的毕竟是自己本人,如果选择并不是自己喜欢的,并不是自己适合的,没有真才实学同样毫无意义。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院校和专业的选择需要坚持这么几个原则:

  1 不要轻信所谓“热门专业”“紧俏专业”的传言,这些说法很多都是不负责任的噱头,选择专业一定要慎重。第一步错了,以后就很难走下去。最近几年专业和院校填报“扎堆”的现象日益显著,是填报不理性的表现,2005年全国800多所研究生招生单位中的63所集中了1/2的报名者;而在约400个研招专业之中,又有41个专业集中了1/2的考生。结果导致很多院校或者专业不能完成招生名额而有些院校或专业淘汰率超高。在管理学门类下,就业有偏好和稍差之分,并没有特别突出的专业。理性选择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2 选学校主要是根据自身实力和复习情况来填报。最好选择既具有挑战性又力所能及的专业和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报考分数要求高一点、质量好一点的学校。这样才会更好地激发你的学习潜力。每年我国都会出现几份研究生院校排名,尽管这种排名能否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尚待讨论,但是这个排名基本能反映报名的热门程度,从而也大致展现了报考难度。

  3 选专业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特长、爱好来决定,让自身特点与所选专业匹配。我们应该对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研究侧重与专业水准比较;同样的专业名称实际上研究侧重点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学校传统,导师研究兴趣,学校学术研究状况有关。与此相关的学术地位,国际地位,主要的教学方法,著名的学者、教授,专业范围,各种学习、培训的机会,导师所带研究生数目等也需要有所考虑。

  4 在院校和专业之间冲突的情况下,如果真正对学术有所追求的考生应该选择理想的专业,特别是一些有自己想法的考生,决定一辈子从事某项工作的考生还是应该以选专业为主。而对自己工作性质没有多大要求,只想有个好就业的考生应该更看中院校,毕竟名校环境能够培养出综合素质人才,在就业市场上也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