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教育的变革之道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945发表于2014-11-08

[摘要] 在国内,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培养院校刚刚完成对工商管理硕士培养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的引进和吸收,因此存在“工商管理硕士化”倾向,知识供给和学员的知识需求之间很难有效对接。

在国内,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培养院校刚刚完成对工商管理硕士培养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的引进和吸收,因此存在“工商管理硕士化”倾向,知识供给和学员的知识需求之间很难有效对接。

■冯云霞 伊志宏

近年来兴起的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教育(EMBA)是面向经验丰富管理者的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项目,2002年我国开始设立这一学位项目。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国内开设此项目的院校已经增加到60多家。国内一流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每年招生规模远超国外商学院。

中国工商管理教育面临挑战

工商管理教育始于美国。1908年,哈佛商学院首开先河。迄今为止,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职业经理人成为美国工商管理界的重要阶层,并为后来美国社会的知识经济推波助澜。在这一历史潮流中,商学院也得以蓬勃发展。

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来自业界、学界对工商管理硕士项目的批评之声却不绝于耳。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工商管理硕士教育过于注重管理中的“科学”面,而忽略管理中的“艺术”面和“手艺”面;课程安排过于重视功能性知识,对真实的、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特点的管理决策问题不够重视;商学院的知识供给和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之间差距过大等。着名学者莱维特指出,美国商学院为工商管理硕士教育建立了荒诞甚至不可思议的设计,培养出偏执、冷酷但又畏手畏脚的教育“产品”。菲佛等学者揭示,工商管理硕士学历和学生的在校成绩和其日后职业成功相关性不大。商学院学者所建构的知识对企业界管理实践作用很小。着名战略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在《管理者而非工商管理硕士》一书中更是辛辣地指出,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是以“错误的方式培养错误的人”。

在国内,大多数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培养院校刚刚完成对工商管理硕士培养理念、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的引进和吸收,因此存在“工商管理硕士化”倾向,或充其量是“高级版”工商管理硕士。因此,商学院的知识供给和学员的知识需求之间很难有效对接。目前我国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教育模式偏重灌输式教学,对参与式教学重视不足。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培养方式等不能有效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很多课堂以老师讲课为主、知识传授为主和管理职能内容为主,行动教学、实验教学、案例教学、反思讨论等多元方法的运用偏少。学员的管理经验难以释放,不能有效参与学习的建构过程。

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结构性缺陷。目前,胜任教师供给不足,部分老师对学生学习需求不能及时捕捉和满足。老师的讲课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而忽略学员的参与及其对学习过程的贡献。学院层面对教师培养不足,使用过多,容易形成青黄不接或者教师资源枯竭的风险。

大部分学习内容和西方社会管理组织有关,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组织管理的知识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商学院多数课程知识框架以美国学者的教科书为主,经济、管理、组织等内容大多数以美国社会的发展脉络,美国企业的成长、成功和兴衰为主,对自身社会的文化、政治、历史、商业以及组织管理的知识触及不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管理实践、公司成长、体制环境、文化特点没有在课堂得到传播和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很少被提及。

商学院教师评估制度对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研发和管理有阻碍。囿于目前的高校教师考核制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项目普遍缺乏研发投入和系统的课程设计,也缺乏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的研究、设计和跟踪。很多教学经验就随着教师个体的退休、退出而消失。中国商学院在师资邀请、内容安排、方法组合等方面趋于同质化,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教育缺乏核心能力,而没有特色和差异化,就很难有竞争力。

另外,教育管理中的行政力量,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有待加强。

创新国际工商管理教育

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亨利·明茨伯格教授猛烈批评美国经院式工商管理教育模式。从1995年开始,他亲自创立了先锋国际工商管理实践领袖项目(IMPM),其培养人群是经验丰富的管理者,核心思想是通过管理者的反思、讨论、参访、交流等,优化其“心智模式”、培养系统思维、理解多样化、实现多层次协作以及进行有效组织变革等。在该项目的课程设计和运行中,“反思”活动穿插在各个模块中。

在教学活动的时间配置上,明茨伯格坚持老师讲授时间和学员反思、讨论、分享时间应该是1∶1。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主要有5个模块,分别是反思、分析、合作、练达和变革模块。每个模块设有模块主任,5个模块形成一个循环,并设有循环主任。

该项目还很重视学习地点的选择。比如,反思模块在有着悠久反思传统和丰富反思方法的英国兰卡斯特大学进行,所对应的是个人管理和自我超越。分析模块在加拿大麦吉尔管理学院进行,所对应的是培养管理者的系统思维和分析能力,以及如何对组织进行有效管理。练达模块选择在与西方管理环境差异很大的印度班加罗尔商学院举行,追求的是对差异化的理解和管理,帮助学习者深刻理解情境管理。合作模块选择在有着悠久“关系”历史的中国。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负责设计和运行这个模块,对应的是关系管理。变革模块则选择在金砖国家巴西,由里约大学负责运行,目的在于帮助管理者进行变革管理。课堂组织上强调个人反思、小组反思和班级反思的程序。整个学习遵循的是大卫·科尔布所倡导的行动、反思、归纳、再行动过程。

重视学习者管理经验

从2006年开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科尔布体验式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进行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改革,于2009年正式运行中国实践管理领袖项目(CMPM)。通过几年的尝试,该项目受到国内外关注。

从教学理论角度看,这一创新过程有以下特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没有遵循传统工商管理教育中思——知——行的学习顺序,而是遵循行——思——知的顺序。按照行动和经验——反思和梳理——归纳和抽象——再行动的顺序,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互动式教学,帮助经验丰富的学员进行有效的知识建构。

在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在“行动——反思”学习环节狠下功夫。针对学员已经具备的人生经验和管理经验,设计小组提供学习“脚手架”,如反思、分析、练达、合作和变革等模块设计,将学员局部的、碎片的、单薄的、静态的经验加以引导、分类、理清、归纳,帮助其“顿悟”,并转化为整体的、有序的、丰富的和动态演化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归纳,变成一般模式,有利于学员举一反三,由表及里,找到自身组织运行和管理的规律。

营造学习共同体的氛围。教学团队注意营造学习共同体和实践共同体的氛围,帮助学员有意识地进行身份的转化和意义建构。在过程中,对学员企业的转型、组织变革的过程管理、人力资源职能演化、企业国际化过程、组织人力资本激励、公司治理等问题进行有意识的知识建构和方法指导,并通过撰写反思论文、实施管理交换、演示创新项目、班级、小组和个人反思等多样化手段,营造学习共同体氛围。

中国实践管理领袖项目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多元方法尝试、模块主任设置、商学院体制支持、学员经验运用、效果反馈等多方面提供了最佳实践。这些系统和持续的做法对帮助学员进行知识建构、引发管理智慧、优化思维模式和提高管理水平有积极作用。(冯云霞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中心主任,伊志宏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