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生活中被误用的哲学词汇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596发表于2014-11-01

[摘要] 我们常说“道不远人”要“学以致用”,同学们常常会在生活中引用一些哲学词汇。这些词汇的运用不但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为生动,还可以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语言是有容错能力的,即便我们平常交流引用的词汇或原理不那么准确也不会影响大家的理解。

我们常说“道不远人”要“学以致用”,同学们常常会在生活中引用一些哲学词汇。这些词汇的运用不但可以让我们的表达更为生动,还可以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语言是有容错能力的,即便我们平常交流引用的词汇或原理不那么准确也不会影响大家的理解。但问题是如果把生活当中对于哲学词汇的误解带到考场上,往往会带来很大的麻烦。小编来给大家细数一二:

误用词汇1——“理念”:这是日常生活和媒体报端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比如说“关于这个事,我的理念是……”、“请大家谈谈环保问题的理念”、“正确的理念带来正确的实践”等等。可见,在这些表达中,理念的意思是理论或者观念,那么这就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理念是人所具备的一种观念,如果出现在考题里,同学们很可能会误选为“主观唯心主义”。事实上,如果是按照西方哲学的传统看,“理念”一词基本上是对应柏拉图的哲学术语。这个术语有时候也翻译成理式,相,型相等,是一种抽象的精神存在,所以是一种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误用词汇2——“运动”:这是一个生活中太常见的词语了,大概只要谈到运动大家脑海中立马呈现出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发生位移的景象。其实这只是哲学“运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如果我们囿于生活中对运动的理解,那面对哲学“运动”就要束手无策了。哲学中的“运动”必须用“变化”这个词来代替它才能很好理解。所以,发生位移是一种运动,白天到黑夜的变化是一种运动,一年四季的更替是一种运动,人生的成长过程是一种运动,人类社会的五种形态的变更也是一种运动。

误用词汇3——“矛盾”:我们平时常会这样表达“你说话前后矛盾”,“咱俩今天闹了些小矛盾”……生活中的矛盾往往是的是“斗争性”是“不和谐”。仔细一想,其实指的正是哲学“矛盾”的一个维度,即矛盾的“斗争性”。那么,要理解好哲学“矛盾”关键就在于把握好另一个维度即“同一性”。哲学矛盾指的不仅仅是矛盾双方的斗争,还包括斗争双方的“同一性”理解,即相互依存,一方存在以另一方为前提;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会相互转化。

误用词汇4——“经济基础”:这个词语也是生活中被误用频率极高的。例如“这个人的经济基础不错。”“现在努力赚钱是为了夯实自己的经济基础啊”。生活中“经济基础”往往用来描述的是经济财富,所谓经济基础不错的意思是财富不少。哲学里的“经济基础”完全不是这个意思,指的是“生产关系的总和”更着重指的是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个层面,所以经济基础根本就没有多少、好坏之分。

这里,生活的释义往往是对哲学释义的片面或歪曲理解,我们必须更加注重被生活“忽略”的另一面,才能准确把握好哲学词汇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