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武汉大学新闻学硕考研经验

来源:浏览次数:1450发表于2014-10-31

[摘要] 初试375分,不算高。复试不错,面试和口试成绩都挺高,最终总分(初试加复试)排进了新闻方向的前三名,我自己也挺满意。考研期间自然有很多想法,对一年来出现的种种问题也都有思考,在这里总结一下,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复试成绩发布下来已经两天了,很幸运的被录取了。从去年4月份开始到现在,整整一年时间,我的生活重心都是考研。最终能够如愿以偿,当然是很开心的。

说下我的成绩吧,初试不算高,375分。复试考的不错,面试和口试成绩都挺高,最终总分(初试加复试)排进了新闻方向的前三名,我自己也挺满意。考研期间自然有很多想法,对一年来出现的种种问题也都有思考,在这里总结一下,也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给大家一点经验教训吧。

一、是否考研

我是应届生,没有面临过工作的压力,也没有参加过工作,因此在是否需要考研这个问题上的看法肯定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大家参考一下就行。我认识的绝大部分人考研的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或者暂时躲避找工作的压力。我认为这种目的本身无可厚非。但是为了工作而考研之前,需要问一下自己,读研一定能让自己有更好的工作前景吗?研究生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率却逐年走低,在2010年与2011年已经出现了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的情况。众多名校,如北大、武大等,研究生人数早已经超过本科生,研究生学历已经不怎么值钱了。而由于研究生数量的大幅增加和研究生自身素质的问题,社会普遍认为名校的本科生含金量高于研究生,这使得名校本科生远比研究生更容易找到好工作。研究生年龄偏大(这对女生来说尤其需要仔细衡量),质量走低,单位又普遍认为研究生眼高手低,这些情况都让研究生——即使是名校的研究生——在找工作时竞争不过名校本科生。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憋了一年,狠辣地谈一谈我对文科生考研读研的看法》。

因此我认为,本科好的,比如985,只要自己实力够,完全不需要通过考研来为自己增加工作筹码,直接奔向职场吧~即使本科一般,只要你能够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个人认为也不需要考研了。更何况在媒体行业,实践经历远比一纸学历重要得多。

如果本科一般,实力一般,通过考研来为自己争取一个更广的选择平台,我认为是可取的。但这有两个条件:

1.考名校。研究生那么多,非名校的研究生真的没有竞争力。

2.读研时努力学。名校研究生那么多,还有各种海龟大神,没实力,谁会在意你那一纸文凭啊。拿个武大研究生学历唬谁呢,满大街都是……

以上讲的都是针对为了找工作而考研时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那如果读研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工作呢?有些人就是喜欢学术,有些人就是想多三年空闲的读书时间,有些人就是心态豁达想无忧无虑再玩三年。如果是上面的三种原因,果断点去考研吧。

一心想做学术的人,没得选,必须读。怀抱学术理想的人是值得崇敬的,那就为了理想拼一把,别后悔。想多读三年书的人,是为了获取读书的快乐,多给自己一点思考的时间,去读研吧,我觉得很棒。想无忧无虑玩三年的人,是心态豁达的人,在这个压力山大的年代太不简单了,去读研吧,为自己争取精彩的三年。

有没有哪位师弟师妹考研是因为爱情?如果这样的话,考不考,考不考得上,都不重要了:老王和老陈说过,因为爱情,不会轻易悲伤,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如果你都有一份质地坚硬的爱情了,你还奢求那么多干嘛~~把恋爱谈好才是正经事。跟爱情相比,考研算个什么啊~

二、如何择校:

这部分仍然只供参考……

选学校是个大问题,每年到9月份甚至10月份换学校的人不在少数,所以大家最好先期解决好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让复习时有个目标,另一方面也让自己心态稳定,坚定不移。

我认为考研得去名校,原因上一段已经说过了,形势严峻啊,研究僧太多了……

清华、北大、人大、复旦、中传、武大,这些都属于学校好,专业实力也都较强的高校,可以作为首选。不过这类院校考研难度一般较大,要掂量下自己的实力,毕竟一旦没考上付出的代价还是蛮大的。比如清华,我有同学进了复试,分数也不低,他报考的影视传播方向往年只招一个,今年只有他和一个人大本科考了两年的同学进入了复试。我这位同学被淘汰了,但并不是被人大的那位干掉了,而是因为今年这方向一个人都没招……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各方面都极强,又地处北京上海,相当难考。武大今年实际的录取比据说接近1:30。中传是传媒重镇,坐拥半个央视,自然也不好考。

我觉得性价比较高的有这样几类院校:

1.学校和专业都还不错,但是地理位置相对差点。比如川大。

2.学校不错,是985,但是专业实力一般,或者专业实力虽然不错但受关注度不高,如南大,华科,上交。再次点的有南开之类的。

3.地处传媒发达地区的院校,如中山,暨大。

4.学校尚可,专业不错的,如汕大,暨大,南师大,安大。

当然,择校时候考虑的问题有很多,比如我选择武大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爱情……其实以后自己想在哪儿就业,想不想回家工作,这些问题都很重要。选学校时不要只抱着名校梦或者只看重专业实力,比如你想报考武大的时候,你考虑过“湖北及周边省份的传媒业并不发达”这个因素吗?我当时就没考虑到,现在回想起来也不无遗憾。

具体到武大这个学校,今年录取比接近30:1,地处传媒不发达地区,不如北上广强势,或许也并不是你的家乡。可能对于不少人来说,选择我上面提到的四类高性价比学校会比选择武大更为理智。

三、准备初试:

如果你确定要考武大的话,就要准备初试了。

先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一下吧,我是从3、4月份这样开始考虑考哪个学校,然后上网找经验贴,买参考书,找师兄师姐问经验,买笔记什么的。这个阶段我觉得不用太紧张,重要的不是看书,而是摸清头绪,知道接下来几个月大概应该干些什么。

3、4月份我还是以玩为主的,大概到了五一之后才开始逐渐步入正轨,这个“步入正轨”的时间有点长,刚开始看书的时候没什么状态,效率低,感觉一整天都干不了什么事情。五月底的时候我把所有的专业书都已经过了一遍,我是本专业的,所以看起书来不吃力,翻翻也都大概记得。暑假期间抽空回家了10天,那时候真正开始学习了,反正每天就是看书,夏天很热,幸好所有教室和宿舍都有空调。开学之后我报了一个一周的政治补习班,开始复习政治。从5月到1月,时间完全足够了,战线不能再长了,否则会崩溃的……

介绍一下各个专业的情况吧:

(一)英语

大家都说英语单词很重要,因此我3月份就开始背单词了。其实之前的英语考试我从来没有背过单词,加上四六级成绩也还凑合,四级600,六级540,因此我一开始对背单词是否管用还是有所怀疑的。不过最后经验证明,背单词很重要,可以提高阅读速度以及理解速度,好好背单词绝对没错滴。

我背单词时用的书是新东方那本乱序版的绿皮书,速度大概是一天一章,我嫌慢,不过后来发现能保持这个速度就不错了……单词从头到尾背完第一遍后回过头来一看,基本上什么也不记得,那种感觉真是痛苦。然后我发现背单词这种事情,每天复习之前背过的那些很重要,每过几天就应该把之前背过的所有单词过一遍,不能等很久之后再看,否则就忘光光了。要想记得住单词,不在于你每次在这个单词上花了多久,而在于你一共记了多少遍,遍数才最管用。因此我从网上找了一个考研乱序版的词汇表(跟新东方的那本书顺序一样),只有单词和释义,每天把之前几天背过的几章看一遍,不记得的就在前面划个勾,最后根据勾数目的多少就能看出每个单词的熟悉程度。这本词汇表我翻来覆去背了大概有7、8遍,后来还在手机上用“云词”软件,将每3章中不认得的词汇做成一个生词本,每天用“背单词”功能复习,效果也挺不错。

除了背单词以外,我就做了04年以来的真题,张剑的那本阅读黄皮书做了一半,错误率高的我都不好意思说……除了真题以外,我也找不到什么其他靠谱的材料。不过我英语底子还好,单词后来背的也算熟,因此阅读方面没出什么大问题。今年翻译题我回答的很烂,不过大家貌似都一样烂……

我惨痛的教训在于作文,考试的时候大作文基本就是胡扯的,高一水平,一句话来回绕半天。说起来也是活该,我考前根本没花什么时间在作文上,懒的连模板都没背,考试前几天才看了几个摸板,作文几乎没写过,得不到分纯属活该啊……

话说今年湖北英语压分很严重。我女朋友英语很好,客观题部分只扣了3.5分,但主观题居然只得了19分,可想而知今年压分多么严重。大家考前还是多练习作文吧,不要学我这么悲剧。不要把第一篇作文留到考场上,否则后果严重啊~

英语这门课想要拉开很大分数不大可能,得65分以上的很正常,得到80分以上的少之又少,一般大家的分差都是15分以内。不过千万要及格,武大新传至少要60分吧,每年死在60分这道坎上的一堆又一堆。但只要过线,英语一般不会拖累太多总分。

(二)政治

我高中是理科生,高二分科之后的政治课全部变成了老师放电影,大学期间除了近代史以外,所有政治课程都被我用来看杂七杂八的书了。因此对于政治书我是不怎么熟悉的,不过我觉得这几乎没什么影响,这个东西不靠底蕴,只要按着那个套路说话,把该记的记住就行了,文理科生差别不大。

我直到9月份才开始关心政治,当时什么都不懂,就报了一个七天的政治视频班,我想的是反正自己看书复习一遍也不会比这个更快了,就报了一个,关于报班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可以尝试下,因为能够迅速理清楚重点,哲学部分可以理解的更透彻些,也有些小技巧可寻。作为一个啥也不懂的理科生,让我自己花七天达到这个效果不大可能。

报班什么的因人而异,我见过一堆在课堂上睡着的,那还不如省点钱买东西吃呢……也有不少同学没有报班,人家照样考了75+,所以不报班也是不用担心的。你要坚信:报不报班影响不大,用什么资料也影响不大。重要的是你自己到底什么态度,有没有下力气。

不少同学纠结政治资料什么的,我考试之前也担心这个那个,后来发现看红宝书还是序列一根本半毛钱影响都没有(可怜的我浪费银子两本都买了啊)。考前两天拼死拼活背的什么肖秀荣,任汝芬,田维彬的预测题大集合(足足100多道大题啊!!)最后居然只压中了一道半!摔!同学考前短信告诉我的所谓的泄题班预测题什么的连半道都没押对!更狗血的是当我今年看见各个补习班和各种复习资料的封面时,发现他们又声称自己全中了……真是无力吐槽啊……这些练习题写写就好,把大家都写的那些写掉背掉就够了,不用太当真,有一些什么人家看了你没看了的,直接忽略就好了,不会考的……那到底要买什么资料呢?就买那些大家同一时段都买的那些就行了,从众,每个阶段只要一本就够了,多买就是浪费钱,卖旧书都没人要(这两天摆摊深有感触啊)。

我政治总共复习了3个月,就是按部就班来的,大家干嘛我干嘛(所以找几个一起考研的同学,特别是那种消息灵通的同学一起复习是很有帮助的),没花多少时间,最有用的资料就是红宝书、补习班讲义和那个着名的1000题,其他资料基本上也都没看。最后得了74分,也没有拖后腿,足够了。哦,对了,记得考完试之后把你背过的都忘掉,然后读点真东西。

(三)专业一

专业一包括大学语文、法律、经济、政治。可用的参考书以及资料为:徐绍建《大学语文》第二版,《大学语文》师兄师姐的笔记,《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武汉大学出版社的《法律基础》。

我只列了三本参考书和一本笔记,相比于其他人列的少多了。我看过论坛里不少人给出了一大堆据说可以“增值”的书单,我在这里说下自己的意见:单纯从考试角度,从那张试卷的角度出发,这些“增值”的书一文不值。

平时看看这些书当然很有好处,实际上那些书一大半我自己在准备考研之前也都看过,确实受益良多。不过单纯从试卷拿到高分的角度出发,我奉劝大家还是不用看这些书了。各位大神们给出的要读这些书的理由是:增强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知识结构成为合格的“杂家”,加深眼界开拓视野培养气质。这些的确很重要,但实话实说,这些工作早在大一就应该开始做了,否则光靠着几本书也没什么作用,很多人三年读下来的书早就能砸死人了,就算不读这几本书也照样有深度有思想。而之前没读过什么书的人,这时候再读这些一方面耽误时间,又获取不到考试所需要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让自己很心急,心态不稳定。因此不如放下,安心准备与考试有关的内容。

专业一的技术含量其实不高,武大放弃新闻史,考察文学、法律和经济的内容,初衷可能是为了考察综合能力,但随着大家总结的经验越来越多,考试模式与题型设置多年不变,专一已经逐渐沦为一门“背多分”的课程。

首先说大学语文,这部分最重要,分值最高,背诵起来难度最大。我复习大学语文花的时间恐怕是最多了,甚至比专业课还多点,一共80多篇文章,每篇都不能放,即使去年考过的也一样。每篇需要背诵的内容大概为:文章大意、基本背景、文学成就、思想成就、艺术风格、重要特点,还要加上相关文章对比,内容还是比较多的。但内容虽多,难度却不大,因为基本只需要闷头狂背就行了。我在参考书中没有列出常见的《大学语文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之类的,因为这些书里常见的内容不少师兄师姐的笔记中就已经涵盖了,而这些笔记大多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因此差别也不大,所以找一本比较详细的笔记,配上最新的大学语文,然后闷头背就OK了。

背书的时候也有些技巧:

很多人说到考试不考文章释义什么的,所以连文章都不看,这未免过于功利了。而且如果连文章大意都不懂的话,也不利于记忆。因此我觉得首先应当过一遍教材,每篇文章都看懂。在背书的时候,先记点,不要记那些具体的老掉牙的表述,比如某篇文章,艺术风格就几点:1.比喻手法;2.象征;3.回环往复。先把这些弄懂,记住,把每篇文章的小点都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大概一篇文章也就不超过10个记忆点,记下来就50个字。做这个工作是有好处的,因为到考前可以迅速的将这些记忆点再过一遍,效率很高,也不会遗忘。之后再记忆那些具体的表述,这个则能记多少记多少,想全部记下来一不大可能,二也没有必要。考试之前,我的大学语文翻来覆去背了大概有6、7遍,基本上算是记熟了,就算没记熟,根据那些小点我也会自己编了……说实话,背诵的内容很死板,参考小学课文的句式就行了,很多同学都表示无力吐槽……不过这个过程很考验耐心,一定要撑住啊,不要心急,要冷静,要稳定,要hold住。然后是法律基础。我本科时自考了法律,通过了学校的论文答辩,拿到了学位,因此法律基础还可以,简单的那些多少都接触过。

《法律基础》那本书一共也没有多少页,只需要背小标题就可以了。我一直没管过这本书,大概是在考前15天的时候,网上下载了一份笔记,对照着书花了一天半时间背了一遍,很快就记住了。然后考前8天的时候又过了一遍,然后考前1天,花几小时再背一遍,然后就搞定了。今年考的题目是知识产权,去年考过,因此大家在背书的时候不要懒了,不管是大语还是法律还是新闻传播,都不要有“去年考过了今年不会考”这种思想,还是全部背一遍比较保险,反正也多不了几个东西。

关于经济,我大二读过一点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平时关于宏观经济的新闻也都关注了,虽然也不怎么懂……我基本没有花时间看经济方面的内容,因为不知道会考什么,也不知道要看什么,而且经济是专业性很强的问题,要看懂一本书得花大量时间。因此我就这样直接上考场的,考试的题目我已经忘了,但我记得我大二看的曼昆完全没用,答题基本都是根据一些基本知识来编的,我估计重点应该也答到了,别人跟我一起扯也不一定能扯得过我……总之经济这种东西,关注下平时新闻就行了,你总知道经济危机,知道中国经济大环境状况以及基本成因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吧,差不多就够了。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不一定会考,考了的话也无所谓,复习政治的时候会有相关内容,直接过一遍就行了,考查内容不会比政治难。总之专一最重要的还是大学语文,技术含量不高,买一份好的笔记,买一本最新的教材,把功夫下够了,就差不多了。有点法律经济的底子当然更好,没有的话也不用担心。我专一得了125分,是我最能拿来吹牛的一门课了……

(四)专业二

专业二包括新闻和传播,各占75分,所有学硕,不管方向,试卷都一样。我用的参考书为:

新闻部分:李卓钧《新闻理论教程》,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

传播部分:郭庆光《传播学教程》(记得买新版!),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1》,陈力丹《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2》,传播小王子每年出的那本热点解析的书。

武大以前给的参考书中有一本李彬的《传播学引论》,大家都说很浅显,不用看,所以我也没看。参考书之外,老师的论文非常重要,一定要看论文。论坛里分享论文的很多,大家自己找一下,也可以直接用校园网去CNKI下载,我个人认为看别人总结好的论文精华效率最高,唐朝才子的帖子里就有一份很好的论文总结,果真是业界良心啊。

我本科是新闻学的,专业书当然都看过,所以看起书来不吃力,看一遍都懂。不过跨专业的同学真的不用太纠结专业课的问题,新闻传播的专业课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简单多了,每年无数人跨考,学英语的跨考,学中文的跨考,学管理的跨考,学旅游的也跨考,而且人家考的都还不错,让我们这些本专业的没脸见人……时常有人跟我说,“啊!你本科是学新闻的啊!那你专业课肯定很牛吧!巴拉巴拉……”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就仰天长啸,慨叹自己学艺不精让人失望没脸见人。

我新闻是以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为主干,做了笔记,然后补充李卓钧、童兵、陈力丹的书,最后按专题做成了一份涵盖了所有参考书内容的笔记,然后就直接抛弃书本,只看这份笔记了~新闻教材上废话普遍比较多,知识点也都非常相似,比如李卓钧的《新闻理论教程》里的内容,95%都能在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上找到。因此归纳一份笔记很重要,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但搞定了这几本书并不就是万事大吉了,一定要重视论文!书上的内容很老,武大每年的真题有不少都出自老师的论文,比如单波的那篇《重建新闻客观性原理》,已经被考察过无数次了,如果这篇论文都没看的话我觉得不能上考场……关于新闻客观性、新闻价值这些,大多出自老师论文。而很重要的新媒体部分,那几本参考书都因为比较老而没有涉及到,所以只能从论文以及热点专题中获取。所以参考书笔记、论文、热点这三者要并重,不要忽略某一方面。我专业课考的不算好,回想起来一方面是因为今年专业课压分了,另一方面就是因为在教材上花的时间过多,到后期想重点看论文和热点的时候时间已经不大够了。这不是说参考书不重要,但是论文和热点也很重要,所以大家要吸取我的教训。

传播学部分最最重要的就是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这本书看好了一大半分数都能搞定,剩下的基本就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问题了,这种问题可以着重看陈力丹的《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系列和传播小王子的热点。

《传播学教程》我看的很细,每一个知识点我都记下来了,哪怕是前几章和后几章那些大家觉得不重要的内容我都仔细地看了。这本书不用做专题,或者说书的目录本身就是专题,逻辑性强,知识点集中,看书的时候顺着一条线,只要看懂了就可以。因为这本书的考察已经很细了,所以大家最好看的仔细点。

我觉得关于这本书的笔记倒是有点可说的,其实我的建议是:这本书不用笔记。我这本书看得很细,5月份的时候我就花了好大功夫已经做了一份非常详尽的笔记了,手写,精装笔记本,右边留空,厚厚的120页,手都写断了,但是由于过于详尽,导致这本笔记我自己后来没用上,因为我觉得好像直接看书更方便点啊……这真是让我欲哭无泪啊,不过这也仅针对我自己的情况,我自己因为看的太细,所以最终只能抱着书看。但是有同学觉得我笔记详尽,就直接用我笔记了,觉得比看书方便,所以我算是为他人造福,自己却没用上什么,还有就是,我后来发现这本书网上有一份老版的笔记,已经很详细了,还用不同颜色标注了,80多页,虽然章节结构跟新版的书有所不同,不过自己下载来改一下应该还是蛮方便省时的。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我更想对天痛哭了。

这本书搞定之后,传播学应该多看点热点。在论文方面,传播的论文价值没有新闻高,好像数量也没多少,所以论文部分可以少花时间。传播学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很紧密,年年都有让你用传播学的相关理论来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的题目。武大反映比较慢,今年考得两道这种题目都是前两年的热点事件了,因此对于这两年比较火的事件大家都别放过,提前准备比较好。其实这种题目是可以考察出来学生能力的,不同于其他一些题目只要背熟了就好了。想拿高分的话,这部分要重视。

关于《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我只在暑假的时候看了一遍,然后再也没看过,一方面是因为新闻传播合卷之后一直没考过,我当时预测今年考的可能性不大,另一方面是后期没时间了。不过考试前几天,我还是从晚上下载了一份笔记,看了一下重要知识点,以防万一。好在考试时候也没有考到。不过回想起来,我不建议大家都这么干,考研风险很大,只要出现一道大题没看过就基本goodbye了,因此我还是建议大家把书里的重要知识点看一遍,不用太细,但重点要看。防止出了题目自己不会,而且真的一点不看的话心里也没底。

四、初试复习时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1.心态

这一部分最重要了,很多人说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夸大了。考研就是考研,不是战争,不会死人,不用流血,更何况直接工作还可能更有利。不管多重视考研,永远都不要把它当做你生活中唯一的事情,你还应该跟同学交往,还应该谈恋爱,看书,看电影,锻炼身体。要是为了考研透支了健康,丢弃了友情和爱情,抛弃了爱好,那太划不来了。

考研绝不是生活的全部,而只是生活中的一个部分而已,并不能决定你的前途。不要有那种“一定要考上”,“考不上一切都毁了”的心态,考不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干这行的出名的有几个是靠学历吃饭的呢,说到最后,还是靠能力。如果输不起的话,还是别玩比较好。

2.情绪

要有健康的心态,考研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在准备复习的过程中,毫无疑问的会占据我们生活中绝大部分时间,说完全没有压力是不可能的,只是说自己要理智,要学会面对这种压力。而因为这种压力的存在,很多时候我们无法保持心情平稳,这很影响复习。

每天早上要早起占座位,找不到座位很烦人(我要感谢我的同学每天早上大公无私帮我占座,我永远起不来……),复习的时候跟女朋友吵架很烦人,单词背不掉烦人,大学语文记不得烦人,夏天太热烦人,晚上宿舍外面噪音大烦人……总之会有一系列这种小事情来干扰自己的心情。我也没有什么良方,因为我自己也深受这些问题的困扰,加上自我压力比较大,也时常情绪不稳定。我只是告诉大家,尽量保持情绪稳定,至于怎么保持,我也不知道……

3.笔记

做笔记、买笔记是考研时候绕不开的一个话题,我当然也买了不少笔记,现在自己也想卖两份笔记来给自己买个Kindle Paper white,我在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吧。

自己做笔记的话,我觉得直接用电脑打字就可以,方便排版,看起来也远比手写清晰的多。最重要的是,节约时间。我《传播学教程》的笔记是手写的,实在太累了,花了很长时间,手都快写抽筋了,还是自己打字效率高。页边距什么的不用改,默认的页边距比较宽大,打印出来后可以在看笔记的时候补充内容,蛮方便的。我经过了传播学教程做笔记的摧残后,新闻的那份笔记就是这么做的,效率挺高,后期真的蛮管用。

如果要买笔记的话,不要淘宝!我的第一份笔记是从淘宝买的,就是那种大量卖货的商家,花了我400块,回来发现价值只值40块……我奉劝大家还是不要从淘宝上的笔记贩子那儿买,他们的笔记都是从师兄师姐那儿买来的,只顾笔记量,不懂考研复习什么的,质量堪忧,价格还很贵。我买回来之后光分类就让我焦躁了好久,分完类之后还发现有大量相似的内容,不少笔记还还是复印别人的复印版的,根本看不清楚,等于废纸。还是从师兄师姐那儿买比较好,质量有保证,还可以跟他们多问问考试经验,请教下复习中遇到的问题什么的。

我觉得最有用的笔记就是大学语文的笔记了,可以省去不少功夫,直接背诵。而这门课的笔记大同小异,内容都来源于同样的几本书,即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编》、《大学语文导读》和万能的度娘,大家只要找一份笔记内容充实,印刷清楚(最好是打印的,方便看)的,就好了。

新闻学笔记要做,做法因人而异,我自己是以《新闻学概论》为纲,和女朋友一起花了大概一周时间,分三个大专题,每个大专题下再分若干小专题,一共有几十个专题,内容涵盖了《新闻学概论》、《新闻理论十讲》、《新闻理论纲要》、《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而且每段都标明了来源于哪本书。由于内容详尽,所以后期完全依赖于这份笔记了。边距比较大也适合看补充论文上的内容。

传播学笔记我说过,我自己做了,但是后期并没有用上,是直接看书的。如果大家想要笔记的话,可以先下载一下网上的电子版,那个我觉得已经不错了,再自己改改就好了,不用再花钱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