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801经济学421分考研经验分享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2157发表于2014-09-30

[摘要]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我顺利被上财录取为2014届研究生,前一阵子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现在终于下定决心来写这篇帖子,想跟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少走些弯路,在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顺利进入上财。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我顺利被上财录取为2014届研究生,前一阵子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现在终于下定决心来写这篇帖子,想跟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少走些弯路,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顺利进入上财。

(一)基本情况

首先,我非985、211的财经院校出身,报一下我的初试成绩。数学(数三):150,专业课(801经济学):120,政治:81,英语(英一):70,总分421,初试排名第一。

其次,在学校的选择方面,上海离家较近且机会非常多,因而最初将学校初定在上海这一块,初选学校是: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后来逐渐了解到:复旦的水较深,更偏爱985、211院校;同济大学的经济类并不是强项,所以最终确定考上海财经大学。并且随着对于上财了解的加深,越发觉得自己选对了学校:

1、上财经管类在上海认可度非常高,很多相关知名企业在上财招聘,附近复旦大学的相关同学经常要到上财这边找工作,工资待遇非常好(本科生平均6000,研究生平均8000);

2、上财招生过程中相当公平透明,不会歧视非985、211,只要你有实力,被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3、上财很多专业都有博士点,入学后可以申请硕博连读,可以公费海外交流,回国之后属于海外引进人才,平台很好。

(二)各科复习安排

有不少学弟学妹问我,复习流程是什么,应该注意哪些,其实其中很多都是要靠自己慢慢体会琢磨的,每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要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边,我给大家大致介绍一下我当时的复习的流程(学硕都是英一、经济类对于数学的要求一般来讲是数三,除了个别学校的极个别专业之外),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吧。

1、数学(150分)

①复习流程

整个流程是:教材1遍+全书3遍+真题3遍+400题2遍+合工大5套题1遍

  

3-4月份

  

教材

1遍

\

5-6月份

李永乐复习全书

第1遍

\

7-8月份

第2遍

\

9月份

第3遍

\

10月份

李永乐历年真题

第1遍

3天1套,从99年到13年

11月1日—11月15日

李永乐400题

第1遍

1天1份,10套卷子

11月16日—12月5日

李永乐历年真题

第2、3遍

\

12月6日—12月20日

自己整理的笔记

1遍

\

12月21日—考试

合工大5套题

1遍

没有全部做完,大约3、4份

看起来资料好像有些少,我身边有同学在看完全书之后还做了660题,我没有做。我个人看来,660主要练得是选择、填空,但当教材、全书看完之后,各个知识点在脑海里还是很零碎,无法形成系统的框架,很混乱,云里雾里的,所以做整套卷(真题、400、合工大)比较适合我当时的状况,这个因人而异,不强求。也就是说在9月份看完全书之后,我所有的练习都是整套卷整套卷做的,长期坚持可以形成良好的做题节奏,容易构成整套卷的系统框架。

因为今年没有出超越135,所以最后只做了合工大的几套卷子,但是这些足够了,不在多而在精,把这些都做扎实数学也可以发挥的很好,今年数学我考了150满分。

②课后习题

书后的课后习题不需要做,数学确实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练习题做李永乐复习全书里面的就足够了,考研的的时间很宝贵,不要做无用功,耽误复习进度。

③数学真题

(1)真题是复习数学最为重要的一份资料,没有之一,我买的是主流的李永乐版的数学真题,用着觉得还可以。每次模拟掐准3h时间,就当做是正式考试,给自己考试的氛围。真题里面的每一道题目都需要自己去好好体会、琢磨,把握真题的出题方法和思路,随着对真题越来越熟悉,脑子里就会渐渐建构出整个脉络框架,自然也就知道考点在哪边,看到题目就晓得考的是什么了。

对于真题的重要性,我想这么来说,看教材的时候觉得教材是个宝;但做全书的时候有种感觉,好像教材白看了,因为全书里没讲到的教材内容都忘记了;做真题时,觉得全书又白做了,复习到最后,除了真题里面出现的题型,全书里面的差不多也忘掉了。我这么说,各位也不要误解:那教材也不看了,全书也不做,直接上真题,这是不符合实际的,数学也是一个慢慢积淀的过程,看好教材、做好全书可以帮助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

(2)做真题的时候,第一天做,第二天一定要总结,不要急着赶进度,查漏补缺,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章节再返回全书去看,把这个知识点弄通弄透,保证下次再做这个点时,要非常轻松地答出来。对于自己比较生疏、有难度的题目,坐上标记,方便第二遍,第三遍重点突破。

(3)目前可能会担心证明题做不出来,实际上真正试卷上的证明还是比较简单的,常考的也就是那么几个知识点,方法也比较固定,所以把真题上的关于证明的知识点掌握就差不多了。

④动手做

数学需要大量的练习,要自己亲自动手做,千万不要眼高手低,瞄一眼题目,觉得这也会做、那也会做,但不动笔,这是非常忌讳的。数学是练出来的,方法和解题思路实际上也就是熟能生巧的过程。

刚开始做数学真题时,会发现2个问题:

(1)明明自己会做的题目,但总是这边出错、那边出错,这并不是简单的“粗心”二字,

(2)3小时的答题时间有时候不够用,经常超出时间。

这两方面的问题本质上还是做题不熟练,所以我再次强调动笔做的重要性。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就要细心,避免犯低级错误,在考场上做到相关题目提醒自己,别栽了跟头,如果明明会做、最后却做错了,这是非常可惜的。有时候,进不进复试,录取or不录取,相差的就是这么1分、2分。

复习资料:同济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浙大的《概率论》

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历年真题》、《400题》

合工大5套题

个人笔记(自己整理的不错)

2、专业课/801经济学(120分)

①复习流程

准备工作:找好复习资料、历年真题、模拟题、题库、课本。

第一轮:主要复习思路是看课本,整理笔记,打牢基础

(1)看课本(学校指定参考),这一过程为读懂课本,回忆所学的阶段,同时兼做课后题习。

(2)深入学习课本,争取把书读厚,知道课本中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含义,知道各个理论的假设,主要思想、优缺点。不要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3)通读课本,把书读薄,争取达到对知识体系、理论框架了如指掌的地步,同时涉猎其他相关教材,整理笔记。

第二轮:主要复习思路是做练习题,强化对基础的巩固,同时找到做题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做题把不会的点整理到笔记本上

第三轮:做模拟和真题,熟记笔记,提高应试能力,安排答题布局,为高分做最后的努力。

(1)做最近几年真题,进一步了解出题特点,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同时适当的找出最近两年常考的计算题类型、未考的计算题类型,自己试着去想想解题思路,同时整理公式,解题步骤和经常出错的点。

(2)做模拟题,定时训练,通过大量的训练巩固考试能力(主要是时间安排、答题纸空间布局)

在上述过程中还要不断的记笔记,把所有的小知识点争取熟记,并对知识体系了如指掌。

②资料准备

——教材: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巴罗《宏观经济学》

(1)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格致出版社,第8版),这本书写的很好很细,里面每句话都要很仔细的看,很可能就是考点,当然有一定的难度,特别对于跨考以及经济学基础不太扎实的同学来讲,看这本书的确是比较吃劲的。书中有大量的案例,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案例既可以帮助大家更加牢固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点,而且也是考题的来源;

(2)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现在是第7版),不过第7版相较于第6版删去了“经济波动理论的最新发展”这一章,而这在考纲中是要求掌握的,要结合着一起看。曼昆这本书逻辑体系很好,把宏观经济学讲的通俗易懂,虽然知识点比较零碎,但比范里安的微观要简单很多,重点掌握几个宏观模型,大框架就把握住了。曼昆的附录部分,如:经济增长源泉、大型开放经济也是要掌握的。可以这么说,曼昆书上的所有内容都需要掌握。

(3)巴罗《宏观经济学》这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本书和曼昆的宏观思路完全不同,侧重于从微观推导的角度解析宏观中的概念,难度较大,有些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完全没看巴罗的宏观,这个就比较吃亏了,14年还好,只在选择、判断部分涉及到巴罗,分值较小;但13年出现了一道巴罗的大题,15分,很多考生云里雾里不晓得怎么回事,栽了一个大跟头。希望大家可以对巴罗引起高度重视,因为每年的命题人不同,对于巴罗偏好不同,今年很有可能会出大题。

虽然只有3本书,但都是中宏中微的内容,难度系数较高,很多同学考上财栽在了专业课上,其实最后的考试内容都来自于书本,所以这3本书一定要好好看。

对于这3本书的书后习题方面,曼昆的书后习题一定要好好做,要非常熟练,有好几年大题都有考到原题的,如果因为自己没做而最后考试考到了这就比较吃亏了。范里安的课后习题不用做,题目类型和真题有很大的差别,也就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巴罗的课后习题要做,便于巩固对于书上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1遍差不多也就够了。

——习题册:钟根元《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胡永刚《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

翔高《巴罗学习精要》

非常重要,尤其是前面2本,非常重要,这些书在网上都是可以买到的。

专业课真题中微观部分的很多题目都来自于钟根元,第1遍做钟根元的时候是有难度的,很多题目都不晓得如何下手,但里面会提供比较巧妙的解题方法思路,所以做或不做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本书一定要好好做;我当时一边做也在笔记上标注出重点以及注意事项。

胡永刚的宏观,今年更新到第3版了,我去年用的时候还只有第2版,这本书的题量非常大,有大量的重复题,所以要注意做题方法,对于第1遍自己很容易就能做对and重复的题目把它划去,到第2遍的时候就不用再做了,节约时间,因为越到后期你会越觉得时间不够用,要保证效率,避免无用功。还有就是网上很多人都说胡永刚里面很多答案都是错的,我做第1遍的时候也这么觉得,但对于宏观的知识点掌握的比较透彻之后,觉得很多都是开始我们自己想错了,有错的答案,但不多,遇到自己做出的结果和它提供的答案不一致的时候,要多思考,看是不是自己想错了。

巴罗的习题册用来练练手,掌握几个常考点,便于对书本的理解。

3本习题册题量、难度都是很大的,也没有必要找其他的习题来做,跳脱了重点,收效还比较低。我今年就只用了这3本,801经济学考了120分。

——真题和模拟题:上财801模拟题和上财801真题。

真题并没有用主流的圆梦和翔高,这两家机构真题在最近几年的只有大题。我当时用的真题涵盖了前面的填空、选择,更加详细,并且解析过程也非常详细,很容易理解。

在12月份买了翔高的最后3套卷,200多块钱只有3套卷子,还蛮贵的,还最后用来练手、培养做题的节奏非常好。

③时间安排

7月8日——7月24号:把三本教材看了一遍,并把曼昆的课后题做了一遍。

7月25号——8月25号:对照书本,参照金圣才辅导资料、2本配套习题、上财本科生PPT,在学姐笔记的基础上进行增减,形成自己的笔记套路。

9月1号——9月30号:完成钟根元习题册第1遍

10月1号——10月31号:完成胡永刚、翔高习题册第1遍

11月1号——11月15号:把历年真题认认真真做1遍,对照笔记总结知识点,特别是06年之后的要更加重视

11月16日——12月15日:三本习题册第2遍,并且在笔记上勾画重点、注意点

12月16日——考试:过2遍笔记,看之前真题做错的题目,翔高最后3套模拟题

(其实从11月就开始每天翻看笔记了)

④考点、题型、题目特点

(1)上财每年都会公布需要掌握的知识点,一般都是在每年9、10月份公布,几乎不会有什么变动,预计2015年的考试大纲应该和14年的相同,可以去上财的研究生官网下载2014年的考试大纲。

微观部分是按照范里安书本的顺序要求的,几乎涵盖了书上所有的知识点,在微观经济学整整37个章节中,只有第9章:购买和销售、第11章:资产市场、第13章:风险资产、第17章:拍卖、第30章:行为经济学、第35章:信息技术不用掌握,其余的都是重点。

宏观部分的考点是曼昆和巴罗这两本书的综合,看似曼昆这本书涵盖了所有考点,但是巴罗也不容忽视,13年大题考了一道政府债务方面的问题,在曼昆这本书上只略微提了提,几乎都是文字叙述方面的内容,但实际考的是李嘉图等价的推导,这个在巴罗这本书上写的很详细。所以巴罗这本书也很重要。

(2)题型:20判断+40单选+6道大题,微、宏各占一半

(3)题目特点:专业课考的很全很细,没有文字叙述题,死记硬背的很少,几乎都需要理解

复习资料:①个人笔记(自己感觉整理的还不错)(几百页)

上财历年真题(非常重要)(2001年-2014年)

个人整理的知识点脉络+真题大题分布

②教材:范里安《微观经济学》、曼昆《宏观经济学》、巴罗《宏观经济学》

③配套习题:钟根元《中级微观经济学学习指南》

胡永刚《西方经济学学习精要与习题集》

翔高《巴罗学习精要》

④模拟题:翔高2014年密押3套卷

⑤上财老师上课用的PPT

3、政治(81分)

因为政治每年考点的变动都比较大,所以建议下学期开学后,也就是9月末10月初,等政治考纲出来之后,再开始复习政治。

①教辅书目

红宝书/风中劲草+风中劲草习题册+肖秀荣系列(1000题,最后8套卷,时政,最后3套卷)+20天20题

政治是复习方式最多的一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点。教材方面,有人看的是红宝书,我的话把风中劲草当做教材在用的,风中劲草按照当年的考纲编写的,所以与当年的政治考察范围一致,且重点突出,用不同颜色、大小的字体标注,清晰明了。所以都可以,自己觉得怎么舒服怎么来就可以。

②选择

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习题(多选的正确率是政治能否得高分的关键,来来回回做了5遍,一些概念性的、比较死的东西一定要熟记)

③大题

肖秀荣最后3套卷,20天20题(肖一定要好好看,今年除了最后一道大题,其余大题在最后3套卷中都有,不过肖的答案都是一整段一整段的,背起来稍微有些僵硬,但押题押的很准,千万不能忽视;任汝芬4套卷的大题比较偏,不建议背,选择可以做一做。20天20题是按照不同的主题编了20个题目,就是一本小册子,200多页左右,也不错。政治大题部分是付出回报比最高的部分,我是在最后一星期开始背的,强行记忆,最后政治考了81分,我有算过选择:单选+多选一共扣了11分,也就是说大题只扣了8分)

④模拟题

肖八,任汝芬4套卷……看一套做一套选择,大题不用做

⑤真题

鸡肋,一般考过的不会再考,不用特意做

4、英语(70分)

①教辅书目:单词+张剑黄皮书150篇(上)+张剑真题(05-14)+新东方阅读题

真题有基础版(99-04,阅读可以做,其他的没什么必要做)、珍藏版(05-14)

——单词来来回回背了有10遍左右,阅读一天做2篇。背单词其实没什么诀窍,关键还是在勤奋,一遍背完回头再背第二遍,很多都不记得是正常的,反复巩固才能形成比较长久的记忆,牢牢记在脑子里,这样做真题的时候,才能顺利跨过单词关,不会因为某个单词认不得而影响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单词版本方面,也没有太大讲究,新东方+星火+红宝,只要能坚持不懈地背下来就行。要学会方法,把每一遍不会的单词标注出来,下一遍着重背这些标注单词,其他已经掌握的直接过,节约时间。

——张剑的阅读错误率会比较高,一篇错2个、3个也是很正常的,这没关系,主要就是培养语感,练练手,虽然张剑版阅读题型最贴近真题,但是和真题还是有比较大差距的,也不需要一定要探寻一个究竟,把握住出题思路,好好研究真题的阅读才是王道。

——真题不用急着做,建议暑期过后再进行,英语真题做起来比较快,如果做得太早会发现后期没有东西可以做,所以前期打基础比较重要。

②题型

——完型填空:0.5分/题,分值很小,不用花费时间练习,在分数并不会有很大的提升

——阅读:得阅读者得天下,真题的阅读张剑版有非常详细的解析,自己好好理解揣摩。建议真题里面的阅读做3遍就差不多了,因为很容易记住答案,没有太大意义。真题阅读做得差不多,还需要多联系阅读,张剑150篇下+新东方,都可以,关键还是保持对于英语的感觉

——翻译:每天抽20分钟,练2个句子,把握翻译点,大约两周就能掌握的不错了,这一块也不会占用太多时间

——作文:临考前1-2个月,把历年真题里面的作文范文背熟,现在作文虽然强调去模板化,但是一些比较好的句式还是可以套用的,慢慢总结出自己的作文模板

(三)建议

1、和研友多交流,学会分享,缓解压力,共享经验心得,都彼此都有助益,即便考的是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要知道全国考这门专业的考生在几十人——几百人不等,你的竞争对手从来都只有你自己。数学证明题(3种方法,看完题目就迅速写出来了)

2、排除其余杂念,不要被找工作的同学影响,可以去参加一下11月份的公务员国考,和政治部分有重叠

3、坚持,作息规律:6:30——晚上11:30

4、状态不好,学会调整,而不是消极怠工

5、时间不够用,很赶,希望一天当三天用,NO求速度不求效率,火急火燎翻过一章,不管掌握情况

6、除了政治外,无论哪一科,真题都是最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