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政治经济学疑点解析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086发表于2014-09-20

[摘要] 对于马原里的哲学来说,政治经济学的考点在量上少了很多,但是同样抽象的思考力度也常常让同学们犯难:一方面大家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复习整理这部分知识;另一方面这部分又是绕不过去的坎,一遇到这部分的真题就很容易出错。

相对于马原里的哲学来说,政治经济学的考点在量上少了很多,但是同样抽象的思考力度也常常让同学们犯难:一方面大家不可能有太多时间去复习整理这部分知识;另一方面这部分又是绕不过去的坎,一遇到这部分的真题就很容易出错。下面将疑虑集中在一起梳理下。

【疑点1】为什么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一定有价值?

在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这个考点中,对于关系中的“对立性”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这是相对于“人”来说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二者关系的“统一性”则很容易让人理解不透。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个也很好理解。但问题在于为什么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即使倾注了人类的劳动,也没有价值,甚至有些物品有人类劳动也有使用价值,但它依然不具备价值,比如自己织了件毛衣给自己穿。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必须交代一点,就是价值的具备必须经过两个步骤:一是倾注了人类劳动在某个物品中,这是“创造”价值的过程;二是这个物品经过了交换,通俗的说就是“卖”出去了,这是“实现”价值的过程。只有这两个过程同时具备了,才能说这个物品具备了价值,它才成为了商品。所以自己织给自己的毛衣,虽然具备了人类劳动,但没有通过“交换”实现价值的第二步,它依然不具备价值,也不是商品。

【疑点2】为什么要把人类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个部分?

政治经济学中,但凡涉及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题目是很多同学都特别头疼的。平时也背过他们的定义和一些特征,但是题目稍微一变形,大家就会犯难。首先,要弄清楚的一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两次劳动,而是同一个劳动的两个方面,换言之,我们找不出哪种劳动只是具体劳动,哪种劳动只是抽象劳动。其次,我们真正弄懂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过程中是如何发现抽象劳动的,就会豁然开朗。大家平时能够想出说出的那些劳动,都是“具体劳动”,比如种田、讲课、蒸包子……所谓,“抽象劳动”也不是马克思故意为难大家创立的理论。那是因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实实在在的出现了这个问题。大家都知道“分工”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到了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分工达到了极度“精细化”的程度,每一个工人只在重复不断的做一个动作,这样一来生产力水平肯定大大提高,但问题是,工人不可能也没必要知道他的这个重复不断的工作有什么具体意义,他所拧的这个螺丝是用在汽车上还是飞机上。在资本家的眼里,工人作为一个人,他的具体特征、具体劳动都不再重要,资本家把工人的劳动抽象成一个他最在乎的东西,就是工人拧一个螺丝要用多少“时间”。至此,我们如果看到“抽象劳动”就把它和“时间”联系在一起,问题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疑点3】为什么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使资本周转速度放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简单说下不变资本(C)与可变资本(V)的差异。顾名思义,可变资本就是可以在量上改变的资本,所谓可以改变即可以增殖。在资本的众多形态中只有一种资本是可以增殖的,即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因为购买劳动力后劳动力会通过剩余劳动来为资本增殖,那么剩下的就都是不变资本了,比如购买厂房、设备、原材料的资本。其次,所谓资本的有机构成即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那么,资本的有机构成提高了,即C:V提高了,它意味着C的“比例”提高了,而C购买的是厂房、设备等,这些购买生产资料的资本不会一下子转移到商品中去,而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也即厂房和设备折旧的方式“逐渐”转移,所以这部分的资本比例增大,资本周转速度当然会放慢。有同学会在这里提出一个疑问,就是资本家为了加大剥削的力度,怎么会减少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呢?请注意,这里资本家减少的只是购买劳动力的资本“比例”而非总额。

【疑点4】为什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的相对过剩?

说起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同学们马上会想到的是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最形象的就是由于没人购买而倾倒向大海的牛奶,资本家宁可扔掉卖不出去的大量食品也不会送给饥肠辘辘的穷人,最不能理解的是这样的经济危机还具有“周期性”。并且考点解析里明确的告诉大家引起经济危机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条件下无法根除。首先,这个问题源于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如果一个社会中总需求等于总供给,那么它的运作就会很健康完善,但是资本主义社会内含的矛盾使得它的总需求与总供给总是不平衡的,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爆发危机。归根结底,这是由工人的剩余劳动决定的,因为工人所得的收入永远低于他生产出的财富,这就使得总需求一直小于总供给。也许有人会说,那剩余价值不是被资本家占有了么,他拿着这笔财富不会成为需求么?事实上,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大部分都会用于扩大再生产,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相对过剩的原因。所谓“相对”过剩指的是相对于工人的需求来说过剩,而不是真的物质财富太丰富了导致的商品无人可买。这里还有个容易误会的小点,就是需求这个概念。需求指的不是人的主观需要,而是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价值总量。“能够”这个关键词告诉我们,“需求”往往和人们实际获得的货币量有关,而不是仅指人们“想要”购买的价值总量。

通过这四点的解析,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廓清政治经济学学习中的疑惑。大家也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多思考多提问,才可以拨开抽象理论的层层迷雾,使我们的复习有实实在在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