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报考西外大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浏览次数:1336发表于2014-09-06

[摘要] 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正式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授予权,将于2015年起正式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西安外国语大学2014年正式获得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MJC)授予权,将于2015年起正式招收新闻与传播硕士(MJC)。

我校新闻与传播硕士学位(MJC)设有国际新闻采编、国际广告公关等专业方向,旨在培养精通外语,精通国际传播规则,精通国际新闻传播业务,能够在境内外新闻媒体、政府外宣部门、国际4A广告公司、跨国企业等从事国际新闻采写、编译、国际广告公关等国际化新闻传播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我校MJC教育强调整合学校多语种教育资源,突出高层次新闻与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特性与国际视野,注重外语和新闻传播专业素养的有机融合与双重提升。针对不同外语水平学生,实施因材施教、分类培养的办学方针。经过独具特色的语言训练,使原先外语基础偏弱的学生亦能够熟练使用外语进行日常沟通与工作,而具备一定外语基础的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可以使用外语进行专业写作与编译;专业素养的提升注重与国际接轨,注重引进国际先进的专业理念与操作规则,使学生能够按照国际新闻传播规则从事专业工作。无论是语言教学还是专业教学,课程设置都侧重实践,以“从做中学”的密苏里新闻教育为模式,通过系统化的实践课程体系与全真式实务训练,培养外语水平高、具有国际视野、动手能力强的新闻传播精英,实现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我校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中,将按照“1+1+1”的模式配备三人导师组,这三个“1”分别是1位新闻与传播专业导师加1位精通外语的专业导师再加1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新闻传播业界导师。通过三人导师组的联合培养,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MJC的专业教学实践活动秉承“国际特色、平台多元、行业同步、层次一流”的培养理念,强调全真化实践训练模式,校内组建多个实践平台,形成学院牵头,教师带队,学生团队主创,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培养机制,校外同美国佛蒙特州社区新闻中心、人民日报国际部、环球网、中国青年报陕西记者站、西安麦道品牌传播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单位共建实训基地,实现校内实践与校外实习无缝对接、实习与就业无缝对接的双对接模式。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已先后与美国肯特大学、密苏里州立大学、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等十多所国际知名高校签订多种形式的合作培养协议,为学生在校期间提供海外学习机会和海外实习实践机会。我校2014年申报的“西部地区多语种传媒人才培养项目”已被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批准,自2014年起,我校将选派研究生赴美国肯特州立大学(Kent State University)、加州州立大学圣伯纳蒂诺分校(CaliforniaState University, San Bernardino)学习,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一次往返国际旅费、不超过2年的奖学金生活费和学费。

核心导师推荐:

彭增军教授: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西安外国语大学讲座教授、硕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外文系,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在美国密苏里大学获得新闻学博士学位,美国圣克劳德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香港浸会大学访问学者。研究领域涉及新闻理论与实践,国际新闻采编,传播学研究方法等。彭增军教授为国际中华传播学会理事,曾任《北京周报》(英文)执行主编。留美期间任《密苏里人日报》记者,密苏里新闻学院科技新闻研究中心《科技报道通讯》编辑。他具有在中外媒体十余年从业经验,在国际重点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5篇,其中3篇获一等奖,另有中文着作(译着)4部。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媒体、高校做学术讲座、报告。

党争胜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2011年中美富布莱特研究学者,长期以来从事翻译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讲授“英译汉”、“汉译英”、“文学翻译名篇欣赏”等课程,给研究生讲授“文体与翻译”和“翻译理论批评”等课程。

党争胜教授主要从事文学翻译理论和翻译批评研究,出版《文学翻译鉴赏导论》、《<红楼梦>英译艺术比较研究》、《翻译新究》、《翻译名篇欣赏》、《TEM测试语用效度研究》等着作5部,《罗宾汉》、《苏格兰场的故事》、《报童》等译作6册;发表《论文学翻译的文学性》、《许渊冲英译<西厢记>·哭宴赏评》、《中国古典代表小说在国外的译介与影响》等论文18篇;主持和参与省部、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校级研究项目3项。专着《文学翻译鉴赏导论》获2009年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教材《翻译名篇欣赏》获2012年“陕西省研究生外语教育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专着《<红楼梦>英译艺术比较研究》获2013年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姜亚军教授: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2-2013年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长期从事于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为教育部“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负责人,陕西省教学团队“英语写作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英语写作”主要参与人。

姜亚军教授主要从事语篇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英语变体和翻译学研究,熟悉媒介话语分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领导人政治演讲语篇中的文化蕴含和翻译研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着《世界英语变体的元学科研究》(2008),编写“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英语写作教程》(2007),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论丛》(2007),参编《通用英文口译教程》(2007)和《新世纪汉英大辞典》(2004)。出版译着Penjing:The Chinese Art of Bonsai(2011)、ContemporaryArchitecture in China(2010)和TheBeginner's Guide to Chinese Calligraphy(2008)等6部。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专着《世界英语变体的元学科研究》获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王天定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为媒介伦理与法规、新闻传播实务。198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在甘肃日报社从事新闻编辑工作七年,参与过多家都市类报纸的创办。1995年后在兰州大学任教,曾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2005年进入西安外国语大学工作。王天定教授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出版《广播电视法规与职业道德》、《新闻职业道德与法规》、《媒介创新》等着作3部,其中《媒介创新》一书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王天定教授长期跟踪业界发展最新动态,为多家媒体撰写行业评论,熟悉业界动态。

张建中:陕西省“百人计划”专家,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后。张建中博士先后师从着名学者陈卫星教授和陈力丹教授,近年来专注于世界各国媒体与社会变迁的转型研究,以及国际广播与公共外交政策研究,是国内学界从事国际传播研究领域有影响的学术新秀,他关于墨西哥、泰国、缅甸等国家媒介与社会转型的研究发表过一些颇有影响的论文。主持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一项,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论文9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出版着作《大众媒介与社会转型:墨西哥个案考》、《新闻理论教程》,翻译出版《童年之死》。

贺莺: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美富布赖特访问学者,人民日报-环球网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主要负责人,中国译协理事,西安市公共场所中英文译写翻译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新闻翻译、机器翻译。主讲课程:数字媒体新闻编译、应用文本翻译等。主持陕西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改重点项目2项。在《中国翻译》、《外语教学》、《中国图书评论》等刊物发表了“网络论坛与笔译实践教学研究”、“新历史主义视阈下的阅读隐喻”等论文十余篇;出版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英语习语辞典》等译着3部。获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陕西省第十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近年来指导学生出版译着、译文多篇,完成《中国陕西》、丝绸之路市长论坛、柬埔寨奉辛比克党访华专题片等大型项目笔译工作。

吴丹,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克莱姆森大学修辞学、传播学与信息设计专业博士。美国学术期刊Computers& Composition编委,美国学术出版网站TheWAC Clearinghouse出版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国际传播、修辞理论、口译理论与实践。主讲课程:国际新闻报道研究、技术写作、第二语言写作研究。近年来,主持并完成西安市社科规划项目1项、西外大校级重点科研项目1项,出版学术专着1部(施普林格出版社),主编教材1部(西工大出版社),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国际发表4篇,“Nationalistic Notions of the Superpowers: ComparativeAnalyses of the American and Chinese Telecasts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ad”一文发表在SSCI收录期刊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上,核心期刊收录2篇。多次参加陕西省教育厅、省外办等单位组织的“世行贷款”及“中国东西部贸易洽谈会”等项目的翻译工作。2005年带队参加“亚欧财长副手会议”,主要负责口笔译及外宾接待,受陕西省外办书面表扬。2010年获美国克莱姆森大学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奖,2011年获西外大标志性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