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449分:数学147,专业课141分,政治81分,英语80分。
吃饭尽量不要吃带骨头的或是带刺的菜,比如说吃鱼,因为这样会比别人吃饭多用时15至20分钟,比如同吃鸡蛋糕的人相比,用时多出20分钟是绝对有余的,这是我对考研吃饭的经验总结。其实考研作为人生难得的拼搏过程,有很多想和大家一起交流,又不知如何说起,就从吃饭说起吧,但这决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种思维方式,节省大量时间,提高效率的行为方式(可以用于很多环境),事实上相信大家会在不断深入的学习过程里对这句话会有新的认识和体会。
前言
走过2012年的考研说实在我心中确实始终如一潭泉水,波澜不惊,没有很多人那种“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考研就是拼命”之类的激扬之感,也没有在选择学校时那种“非生即死”的英雄气概。我深感学习是一种平常事,是一件每天都有所收获的事,而不是依心情而定,想学有勇气时一学一整天,不想学时则无所事事、毫无目的。对于选择学校来说,我认为理智和实力最重要,虽然我欣喜于自己报考清华大学能打出449分的成绩,但我任然认为是否选择或者考上清华大学并不能定义未来,更不能决定一生的成与败,而理智的选择过程和默默奋斗的过程则是一生受用无穷的财富。之所以说学习过程是一个波澜不惊的过程,这是我想和大家交流的内容。有很多人不知道考研是什么、数学要求怎样的思维方式、英语又是什么样的思维方法。这很正常的,其实开始时我也不知道。一开始我还以为数学仅仅指高数,后来才知道共有三科:高数、线数、概率,现在想来是何等可笑。当然我希望大家不要一笑了之,要看到无论基础如何,学习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都是一个由“无知”变“有知”的过程。因此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则显得至关重要。事实上我从大一寒假后就决定考研,并希望最好能考上清华,因此从那时起我就开始搜集材料。这是一个大量浪费时间的过程,很辛苦,有时候从上百个所谓的着名的老师或辅导班材料中也找不到一个真正传授思维方式和知识的材料,而多数材料的中心主题都是“你报我的班没错、我最了解考研”之类的思想,并且传递虚无缥缈、豪情万丈之类的思想,当然能否看出这一层也要看个人的智慧。我身边就不乏这样的同学,直到成绩出来之后他才大叫后悔,可是青春之年已逝,22到28岁总共才6个一年,又哪里来的年复一年呢。还有的就是成绩出来之后也没有意识到哪里错了,可悲之极。当然可以肯定的是我并不比他们聪明,但是最终之所以结果有所不同,而是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选择材料并进行比较。感谢那两年半的时间,在别人游戏和谈情说爱的时候,我排除了一个又一个的无益资料,掌握了各科理应具备的思维方法和真正传授知识的材料,那段时期我虽然没有进行学习,但对我大四能平稳、正常、按部就班的度过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一、英语
首先说说英语吧,因为英语的误区最多,单科不过线的最多,结果就是很多人失败于此,或是没有考上或是放弃自己期望的学校。这里我要强调的是:英语等同于实力,而绝非技巧。有很多人都信奉于某些辅导班,相信辅导班能给他们成功的技巧,不用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拥有高分的能力。在这里我劝大家踏踏实实、脚踏实地的学,英语绝对是实力的象征,没有真正读懂的实力,任何技巧都是花拳绣腿、表面功夫,不会对取得成绩有任何帮助,当然信不信都在大家,事实上总有一天大家会知道谁对谁错,只是代价沉重罢了。下面我要说说方法与材料,从英语的本质出发,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必然应当每天都要坚持学,我曾经和很多人一样非常痛苦的思考如何学习英语,我得到一个结论:从语言的目的是交流的工具,语言的发展过程是在交流中不断演化的过程来看,语言不可能像科学一样经得起理论推导,也更不可能是某天头脑一时明智起来,领悟了语言的真谛,从而在考场上获得高分,而正确的学习应当是每天坚持学、学一点,不要多,一两篇而已的过程。
在这里我要感谢一个老师,是他的思想、他的视频教程让我真正了解了英语、了解了英语本质、真正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取得真实能力的途径。下面我说一下取得英语高分的保证。英语=单词+语法+真实实力,单词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没有一定单词量是不可能读懂文章,但单词学习的过程且不可采用买一本单词书辛苦背的过程,而应当是每一天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单词查找的过程,查多了也就会了。要知道一个单词本身没有意义,只有融入环境才有意义,背单词只能使你记住开头的那一两个意思。即便这样也没有几个人能从头背到尾(即使背完了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知道你不信,其实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别人牛气的多,人的失败估计也多出于此吧。不过就算让一步说,坚持正确的方向也肯定比坚持错误的方向达到成功要容易的多。只有融入环境,单词才能具有具体的、最合适的、最正确的意思(教育部考试大纲中所列英文单词没有给出中文解释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此),所以对于单词不仅应认识而且应有能够从环境中推得最合适意思的能力才最为重要。这里我建议大家买一本朗文或牛津词典就好,除此之外,要报辅导班进行系统化的复习(该花的钱一定要花,我就为此买了一本全新的朗文字典,事实证明这一策略非常实用)。最为重要的是不走弯路和没有浪费青春年华,要知道考研失败的结果就是一年的青春时光的浪费。
语法很重要,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是不能进行快速断句、快速区分句子结构、快速获取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更不能解决英译汉的试题,要知道每年真题的话题各不相同,每篇论述中心思想各不相同,但每篇都是借助相似的语言结构表达中心思想而已,如果有区分句子结构即句子关系的能力,即语法能力,那文章是什么话题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用一套老外出版的全英文的视频教程,事实上这是我看过的最好的语法视频教程、最好的传授知识的课程,远比以前我所有的英文老师都要优秀,而且就是用了一位老语言学家写的语法手册,我用TXT格式打印出来仅有几十页,却非常适合有语言问题的时候使用,如阅读、作文、语言拿不准的时候进行翻阅,当然现在书店有卖他的语法书,只不过都在1800-2600页之间(是出版社故意为之的),是根本没法进行学习的,因为语法的本质绝不是通过页数传递的,而且没有重点,过多条目只会是你心烦意乱、不知所看,当然2000左右的页码对于那些用时间和力气来衡量学习成果的同学还是有点用处的,可以用来增加虚假的学习成就感。
对于作文来说,我劝大家不要背所谓的高分作文,而应当在每天阅读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好的句子,适合的句子,从而形成自己的作文风格,并且多写多改,我从8月份开始每周写2篇,坚持到考前一周,周二一篇,周五一篇,现在看来这是非常合理的、可行的、并且具有具体的可操作性。
有了上述的学习过程能必然使实力大幅度提高,但同时需要一定量的试题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就是真题,这里我建议大家做真题,千万不要采用一做做四篇或更多、然后对答案、然后看解析的方式,有时多对2个题开心的不行,少对2个题则懊悔的不行,其实在短时间内一个人的能力是不会有什么变化的,你看解析的过程就是放弃分析、放弃提高的过程、没有自己分析提高的过程,一个人的能力是不能增长的,更不可能提高自己真实的实力。我当时对待真题的策略是每天一篇,绝不多做(这也是从那位老师那里学来的),每篇都要仔细分析,包括单词、语法、句子结构、表达方式、行文思路、文章结构、文章背景(甚至有时候我能推测作者的阶级背景、时代背景、国家、国情、家庭等等),并且开始我也对不了几个,但我从没有看过解析,因为我知道学习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不追求一天就都会了,这些所有暴露出来的问题都在我的头脑中陪着我一起学习并不断提高能力,有时候我回头看以前错误的题突然都会了。学习从来不是一天的事,其实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想法却给了我很多收获,现在想想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我做的真的不错。
二、政治
政治我感到是我付出最少的一科,从成绩看我自己还是满意的。我之所以付出的少我觉得是因为我用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我看到很多人从早学到晚,学的特别累,特别困,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痛苦,因为他们没能把握政治的本质并且没有把政治的学习融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而是把政治看成了单纯记忆的过程或是靠最后三个月的过程或是靠押题的过程或是靠点题的过程或是靠种种不合实际的方法的过程,而我认为政治是一门人达到对事物正确分析的过程和方法,理解并具备真正分析的能力才是这一科的真正目的(即便其中很少的一部分章节包含着很强的政策性,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但政策背后也有其深刻的背景),所以每天当我不想学眼前的科目的时候我总会拿出手机听一听政治大纲解析(即政治红宝书)的MP3,其实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想法和方法就几乎没让我花什么力气在政治上,我现在还有政治大纲解析(即政治红宝书)的MP3文件,大家如果想要可以联系我,我送给大家,其中包括我具体的政治学习方法和其他资料和学习进程及安排。当然理解的东西不一定正确,所以还要有一个检验和修正的过程,推荐用肖秀荣1000题来进行检验,可以看出方向明确之后学习过程简单easy且省力,最重要的是节省时间,因为考研比的就是时间利用效率,谁能在单位时间获取最好的资料、实现最高学习效率、收获的更多一些,则就会胜出一步。
三、数学
数学就是考研中成就高分最重要的一环,没有数学的高分就不可能得到理想的成绩,那么要如何学习数学呢:数学真正重要的是其理论本质和所传递的思维方法与能力,这里也希望大家有意识的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概念没有彻底搞清楚一知半解则做题就把握不准、定理公式只记形式不识本质则会在关键的地方出现重大原则性错误。这里我要感谢北大数学系的学姐,她给的视频教程资料让我理清了数学的体系、学到了数学的思维方法、理论本质、论推理,那段时间的学习形成了数学成绩的所有基础。其实我认为对数学的学习过程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很重要,因为这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要知道时间对于考研来说就是生命(这里不但指时间长短更为重要是指时间的利水平和效率),也可以节省大量的精力,要知道当你花了大把的精力却没有收获的时候是会打击信心的,甚至可能放弃你所期望的学校,那么数学的学习过程应当如何呢?从学姐给我的视频教程及资料及我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由重到轻的顺序我概括出应按如下6点予以加强:
(一)建立数学的理论体系,这里要强调高数、线数、概率都自成一体,其分析的思维方法各不相同,当然也不能人为割裂其内部联系;
(二)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我在学习过程中看到很多人每天不停地计算浪费大量的时间,要知道算对不等于学会,计算永远都是为思维服务的,没有数学思维能力有意识的提高即便得到相同的成绩也要比别人多付出2到3个月的时间;
(三)注重各学科中起支撑理论体系的章节;
(四)注重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要知道这不仅是考研中考察的主要内容也是处理难题的基础,以上四点是我从高数、线数、概率的实际学习中、视频教程中总结的,并不断形成和提高了数学方面的能力。
(五)在此基础上要有适当的习题加以练习,李永乐或是陈文灯的题都可,因为这两个人的题都出于同一根本,谁的又能有多大区别,如同我们用的高等数学、概率、线数教材的第一版都在1970年到1980年之间出版,远早于我们出生时间,到今天也任然是必备教材,现在我们用的不过就是版面和纸张变化了的教材而已。而我看到很多人都要买最新出版的书,拿到新书似乎有了成绩的保障,这使我想起弥勒佛的“大肚能容,容尽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尽世间可笑之人”其实“新”只不过给他们带来心理的安慰罢了,远非正确的方法、正确的思维方式更不是成绩。
(六)上述过程不是孤立的或单一的学习过程,而是在同一学习过程中都要加以考虑,在意识的参与下轻重分明的进行学习,最终形成完备的数学思维和真正的强大能力。
四、专业课
专业课:机械设计与机械原理(非机类跳过本节,不予阅读),这里我想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清华大学的专业课是最难的,这倒不是说清华比其他学校科研水平高一些,而我认为主要是因报的人多招的人又少,关键在每一个报的人都能考出较高的成绩,那么题不出难一些又怎么能区分成绩呢,所以题难是十分合理的,这一点我从大一开始心里就想的十分明白。如果说我今年专业课考的可以,那么我要感谢3个人,其中2个是同一年分别考到华中科技和上海交大的学长,我和他们的交流使我不仅明确了人生可能的发展方向,更得到了合适的资料和宝贵的视频,其中一份文本我打印出来是我专业课全部成绩起基础支撑作用,从这方面看我能联系到2位学长是苍天对我的厚爱,是我一生最幸运的事,没有认识他们也许就没有我现在的成绩,也就没有去清华大学的机会。还有一个人我觉得可以把自己算上,因为清华大学不给任何专业课的资料,也不提供真题,而为了研究出题方向和侧重点获得真题就成为必须的了。我从大二开始连续参加了3次考试,我将真题连同其它的资料整理出来,并且这些真题对我十月份后期开始的针对清华大学专业课的针对性学习起了关键作用(事实上如果我从大一开始就参加考试多获得一年真题那就更好了,可惜的是我那时不了解考研的流程),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想要取得专业课的好成绩也应当获得真题,从而把握出题方向和侧重点。然而这里有一个误区是学长告诉我的,也是经实践检验也是正确的,那就是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初期不应当过分注重选择的学校的专业课试题,而应当注重基础、注重理论,做到真正的掌握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否则整个学习过程就变成本末倒置,得不到好的成绩。大家也应当知道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是很多专业的专业课,比如对华中科技来说就是设计、制造、船舶、海洋结构物、航空航天等几乎所有的机械类的专业课试题,就凭这两个专业课就可以去任意你所想学的专业,所以我建议大家在十月份确定具体方向之前注重对基础课程、基本知识的学习。
五、清华
关于是否考清华,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理性至关重要,如同开始我说的一样,清华并不能代表未来,也不能指明一生到底怎样,当就短期努力并有所收获而言能去清华那肯定是一种成就,但我认为理性的分析未来的路是对一生有帮助的。估计我的选择过程是出于大家想象的,在十月之前(十月中旬报名)我一直没有最终确定报清华,不过在英语、政治、数学上我知道自己已经基本具备这样的实力,而对于专业课而言,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真实能力的提高,没有针对清华大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所以成绩并不太理想,但我做华中科技和上海交大的专业课试题都能打到140分以上的成绩,这使我感到我对机械设计和机械原理的基础有了充分了解和深刻的把握。而且我对自己手里的真题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之所以成绩并不理想,不是因为不会,而是因为侧重点有所偏差、答题不全面等原因,比如材料代号、使用场合、热处理方式、力学性能的系统性等侧重点不突出。经过仔细的分析得出结论是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问题,并且没有脱离我所掌握的基本能力范畴,所以我最终确定了报考清华大学。同时我也把手里掌握的清华大学专业课试题的学习和研究提上学习日程。
六、关于人
什么样的人生可以成功或者说可以过得好一些,这样的问题几乎从我入学那一天开始就伴随我学习生活的每一天,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也许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吧,然而家境确实没有留给我选择的机会,不过我已经感到十分幸运了,因为以我这样的出身高中阶段没有任何教育资源可以占用,不要说省重点、市重点就算是县重点也没有多少机会,我认为人都是过去教育出身、家教家境、现实环境的集合体,特别是年轻的时候更是如此,所以当我知道考研对于所有人都处于同一地位、公平竞争,并且还有改变命运机会的时候,我早已是欣喜若狂。说到人生的成功或过得好一些我曾经和很多人进行交流、探讨、并且利用可以利用的渠道进行探索,透过纷繁的外表和表象我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之所以成功不是因为他有多么聪明、多么智慧,而是因为少走弯路或是不走弯路,要知道我们的生命太过短暂,特别是最重要的年轻时光只有6年左右的时间,并且有些弯路再也无法回头。
如果此篇文章对朋友们能有些许帮助的话,我只希望能帮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
前几天我的一个学弟找到我和我交流了很多,这使我想起当年的我、想起了我的学长们,我把我自己掌握的所有资料都给了学弟,只希望他能少走一些弯路,能考上自己想去的学校就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吧!
我也想起了我的老父亲老母亲,大学四年今年终于有时间给他们再种一种地,那辛苦付出却少有收获的土地,有时我也回想这进三年时光的探索和付出是否有必要,这样始终如一日的付出。有时也伤感于四年的单调生活,如果有轻松的时间也是在足球场上度过的。但无论怎样我坚强的度过那日日夜夜。用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话,我还是认为自己是一个“此处略去三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