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今年招创意写作专业硕士 培养创意“写家”

来源:文汇报浏览次数:1519发表于2013-10-12

[摘要] 为适应硕士结构调整的大环境,许多学校专业都相应更改了招生计划。在今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招生目录上,“创意写作”作为专业硕士学位正式露面。“依托现有学科优势、培养写作高端人才,这是中文系正在尝试的一项人才培养战略。”

为适应硕士结构调整的大环境,许多学校专业都相应更改了招生计划。在今年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招生目录上,“创意写作”作为专业硕士学位正式露面。“依托现有学科优势、培养写作高端人才,这是中文系正在尝试的一项人才培养战略。”负责该专业规划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党委副书记金永兵对记者说。

因时制宜,满足文化事业与产业需求

创意写作专业在英美国家有着悠久传统。在美国,从1936年爱荷华大学创立第一个创意写作工坊开始,到2004年已拥有超过350个创意写作系统。而在中国,随着近年来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创意写作专业也在各高校纷纷出现。2010年复旦大学在硕士研究生阶段开设创意写作专业,此后,南京大学、上海大学等也开始进行探索。

金永兵向记者指出,随着整个国家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文化事业需要大量人才,文化产业市场也同样人才紧俏。“一方面,现有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能满足这两块需求。同时,包括在职的相关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训练的,也有再学习的需求。”因此,中文系依托现有的学科优势、师资优势,开设创意写作专业,目的在于培养高端写作人才,“也是正在尝试的一个战略。”

作家能不能靠专业训练培养?

“北大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这是曾担任北大中文系系主任的杨晦先生的名言。金永兵认为,在脱离语境后,如今对这句话的理解产生了偏差。“杨先生说的,并非想成为作家就不能来中文系,而是说优秀的作家是很难通过训练培养出来的。”

“其实,中文系要培养的是具有专业水平的‘写家’。”金永兵认为,“写家”比“作家”的定义更为宽泛,包含各类文体的写作。如果说成为作家需要依靠相当的天赋,具有一定的不可培养性,那么对于“写家”而言,首先,是否经过专业训练确实具有差异性;其次,其写作方式与技巧可以通过培训而获得。

“中文系希望开设这个专业有10多年时间了,其间也经过许多次讨论。”金永兵告诉记者,今年的开设,是利用研究生培养结构的调整,实现了长久以来的愿望。

因材施教,学术传统结合创意

实践从国际和国内开设创意写作专业的情况看,每个院校、专业都各有侧重、特点。那北大中文系的创意写作特点何在?

金永兵告诉记者,在课程上,将学术传统与创意实践相结合,在打好文化学科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型能力,包括多种文体(诗歌、散文、电影脚本等)的写作、大型文化活动、新媒体产品的策划与创意等。“我们会强调学术底子的培养,更希望能够针对学生个体设计课程,因材施教。”金永兵表示,每个人的创造力千姿百态,中文系将结合学科特征和个人创造力,探索如何根据学生的长处,挖掘他的能力。同时,专业训练将不局限于课堂之内,增加社会实习的实践学分。

至于师资问题,金永兵表示,中文系将在利用中文系师资的同时,整合国内一流的高端人才,包括不少毕业后从事相关文化创意工作的系友,“不会纯粹是学术型教师来上课。”他告诉记者,“已经与不少系友完成沟通。”其实,就在中文系内部,有教授诗歌的臧棣、姜涛,创作儿童文学的曹文轩,讲授古代诗词、应用文写作的钱志熙等等,能够提供创意写作训练的老师也不在少数。

招生目录显示,本届北大中文系共招收硕士90名,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生44名(含推免生25名),专业型硕士生(创意写作方向)40名(含推免生15名)。对于学术硕士与专业硕士的问题,金永兵表示,虽然学术硕士减少了,但直博生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因此“对专业兴趣浓厚的同学而言,中文系依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他强调,在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结构上,将保证现有的学术人才培养传统,“不会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