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权威和尊严,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个公民都有义务和责任树立并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一、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
1.法律权威的内涵
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1】
真题回眸
【1】(B,2011年第11题)社会主义法律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和尊严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条件。法律权威是就国家和社会管理过程中法律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 )
A.法的强制性 B.法的不可违抗性 C.法的合理性 D.法的规范性
名师详解
【解析】考点:法律权威的内涵
本题正确选项是B。本题由由“权威”二字可以推知应该选B,另,法律的权威主要是指法的不可违抗性。本题属直接命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能力。
2.法律权威的树立主要依靠法律的外在强制力和内在说服力
(1)法律的外在强制力是法律权威的外在条件,主要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尽管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但必要的外在强制力,是树立法律权威不可缺少的条件。
(2)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如果仅仅依赖外在强制力,法律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权威。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既来源于法律本身的内在合理性,如法律合乎情理、维护正义、促进效率、通俗易懂,也来源于法律实施过程的合理性,如执法公平、司法公正。正是由于法律本身及法律实施具有这些内在合理性,法律才受人尊重,被人信赖,为人遵守。【2】
真题回眸
【2】(AB,2011年第31题)有位科学家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等于形同虚设。”这句话表明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由此可得( )
A.法律的内在说服力是法律权威的内在基础
B.法律权威不可能完全建立在外在强制力的基础之上
C.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的区别
D.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
名师详解
【解析】考点:法律权威与信仰
本题正确选项是AB。选项C项法律信仰与宗教信仰没有本质区别,明显错误。选项D法律信仰是法律制定和执行的根本依据,也很容易排除,由题目当中的原话可以知道AB为正确选项。本题属间接命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
3.树立法律权威的重大意义
在当代中国,树立法律权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法律权威是国家稳定的坚实基础。当国家的最高权威是领导者个人时,政治的稳定、国家的兴衰就将寄托于领导者个人身上。随着领导者的更迭,国家的政局就有可能大起大落,政策与法律也会频繁变动。而当 国家的最高权威是法律时,由于法律是一种超越于任何个人之上的普遍性规则,并且具有稳定性和连续 性,尽管领导者会变动和更迭,但政治统治与社会秩序仍将会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
保证法律的至上地位,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神圣使命。对于执政党的国家机关而言,不仅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更要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切实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其具体要求是:第一,推进依法行政。第二,提高立法质量。第三,严格规范公正执法。第四,提高司法公信力。第五,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三、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社会主义法律权威的树立,既有赖于国家的努力,也有赖于公民个人的努力。从个人角度来说,应当通过各种方式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应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努力树立法律信仰。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信任和信仰法律,才会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第二,积极宣传法律知识。第三,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既包括事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也包括事中和事后制止、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