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介绍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浏览次数:3779发表于2014-08-18

[摘要]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由原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西北工学院土木系、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系科合并组成,时为建筑工程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由原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西北工学院土木系、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系科合并组成,时为建筑工程系。1999年在原建筑工程系和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专业基础上组建了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三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已连续四次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专业评估。交通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10年,土木工程专业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2011年,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专业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学科拥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六个陕西省重点学科(后两个学科隶属于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同时,结构工程也是国家重点学科。自主设置了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现代结构理论及建筑智能信息技术等二级学科。2010年,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院现有教职工183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55人;博士生导师38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首批“国家特支计划”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划”2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陕西省科技新星5人。

实验室、地下结构与岩土工程实验室、道桥与交通实验室、计算中心四个实验室,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土木工程实验室。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856项,科研经费总计16342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7项;授权国家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出版专着15部,教材87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925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524篇。

结构工程

1、专业概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工程学科是1956年由原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西北工学院土木系、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系科合并而成,学科历史源远流长,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学科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招收研究生,“文革”期间中断,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被批准为原冶金工业部重点学科和陕西省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通过国家重点学科复评,是西北地区唯一的结构工程国家重点学科。1998年获准设立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

2、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科学研究人才;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服务工程实际的能力,具备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3、研究方向

本学科研究方向特色鲜明,学术水平较高,有较强的整体优势。多年来,围绕本领域发展的前沿问题和国家及西北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4个相对稳定、富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钢结构、工程结构耐久性、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以及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结构。

本学科学术梯队层次较高、结构合理、整体实力强,逐步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的学术团队。目前,学科团队共43人,教授16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21人,其中博士学位占总人数的80%以上。组建了钢结构、工程结构耐久性与可靠性、混合-组合结构、结构振动控制及健康监测、混凝土结构与抗震等5个科研团队。2013年,本学科“现代混凝土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科研团队”获批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支持。学科拥有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和科技服务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土木工程实验研究中心。中心所属的结构与抗震实验室是原冶金工业部和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也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建设,土木工程实验研究中心已经成为我国学术水平高、技术力量强、功能齐全、设备先进、国内一流的结构工程学科研究基地。学校的现代化教学中心、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等配套教学科研平台,拥有完备的现代化信息环境,为本学科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4、标志性成果

近5年,学科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等纵向科研项目236项,总计科研经费3312万元,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子课题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等44项,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等12项;发表论文571 篇,其中三大检索收录论文254篇;出版学术专着及教材32 部;获国家、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1项;获准国家专利25项;主持或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12 部。

5、就业情况

主要从业领域为: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开发、项目管

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1、专业概述

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作为土木工程的二级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地震、风、洪水、滑坡、泥石流、爆炸等重大灾害的成灾机理、破坏作用和毁损效应,属土木工程学科中的交叉学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分别于1993年和2000年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并于1998年与结构工程获准设立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内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优势特色学科。

本学科有教授11人,副教授1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6人。近年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16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7项,出版学术专着和教材11部,发表学术论文367篇,主编和参编各类规范、标准、规程17部。

2、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科学研究人才。在专业方面应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服务工程实际的能力。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3、研究方向

围绕学科前沿问题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组合与混合结构体系抗震、工程结构健康诊断与智能控制、中国古建筑抗震与防灾保护及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体系抗震4个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同时着力发展工程结构抗火、绿色土木工程、特殊土工程等新方向。

4、标志性成果

建成4 m×4 m三维六自由度模拟地震台试验系统;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两项。

5、就业情况

主要从业领域为: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结构设计、技术开发、项目管

理等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

6、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招收导师

苏三庆: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工程结构加固

郝际平: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大跨结构;空间网壳成形及承载力分析;复杂钢结构施工过程分析;稳定方程求解

白国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混凝土、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体系抗震;高层建筑与复杂工业建筑体系灾变效应与设计方法;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与破坏准则

牛荻涛: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工程结构抗震

梁兴文: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混杂纤维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高层建筑结构抗倒塌理论与方法;高性能混凝土、混杂纤维混凝土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

王社良: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智能监控理论与工程应用技术;智能材料结构系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复杂结构消能减震及灾变保护理论

史庆轩: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超)高层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工程结构诊断与加固

郑山锁: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抗震;混合结构地震损伤分析与评估;基于结构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及应用建(构)筑物结构震害预测与加固方法

姚继涛: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结构安全评价及监测;结构可靠度

薛建阳: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抗震;组合结构抗火;古建筑结构加固与保护

苏明周: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及抗震;新型钢结构体系

杨应华: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工业钢结构及复杂钢结构

熊仲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大跨结构分析与研究;结构抗震设计;古建筑抗震与加固

黄炜: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新型结构体系;工程结构减震、隔震技术;强度理论

杨勇: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抗震研究;组合结构抗火

周铁钢: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工程结构抗震

李晓文: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惠宽堂: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及抗震;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

王先铁: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高层钢结构设计、计算及抗震;空间网架成型及分析;轻钢结构及建筑体系

朱丽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超)高层建筑与复杂工业建筑混合结构体系;新型建筑结构体系

李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高层钢结构设计、计算及抗震;空间网架成型及分析;轻钢结构及建筑体系

吴耀鹏: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

朱军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大跨结构优化分析与设计;智能材料及结构系统理论分析与应用

邓明科: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高性能结构材料与新型结构体系;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与方法;钢与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

李方圆: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理论与方法;钢与混凝土新型组合结构

门进杰: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超)高层建筑结构;高性能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谢启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新型组合结构及混合结构

李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筋混凝土设计;结构与地基共同作用研究

赵歆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程结构分析与智能控制

文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工程结构抗震性能研究;工程结构多灾种耦合作用下的性能研究

王威: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建筑结构安全诊断;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王林科:高工,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

曾珂: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优化设计

喻磊: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混凝土结构;新型结构体系

徐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新型结构体系;工程结构计算

陈向荣: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与抗震;钢结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新型结构体系

申红侠: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及抗震;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及抗震

申跃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与抗震;钢结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新型结构体系

冉红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与抗震;钢结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新型结构体系

董振平:高工,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与寿命预测;纤维复合材料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钟炜辉: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高层钢结构设计、计算及抗震;空间网架成型及分析;轻钢结构及建筑体系

杨俊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结构稳定与抗震;钢结构设计理论与设计方法;新型结构体系

徐亚洲: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

王秋维: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超)高层建筑结构;高性能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岩土工程

1、专业概述

岩土工程专业成立于1956年, 1981年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可授予岩土工程硕士学位,是全国首批硕士点之一。1998年获准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获准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获准岩土工程博士学位授予权。

2、培养目标

掌握岩土工程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基础理论扎实,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初步的了解;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具有应用第一外语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基本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教学、科研、设计或施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3、研究方向

1) 黄土地基与基础工程

2) 特殊土与环境岩土工程

3) 深层黄土地下空间结构

4、招收导师

现拥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7名;已培养博士毕业生10名,硕士毕业生320名。

王铁行

1968年0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数值分析,非饱和黄土力学与工程,冻土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韩晓雷

1957年04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与加固,地质灾害治理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邵珠山

1969年08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岩石力学与工程,隧道工程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曹卫平

1969年08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基础工程与地基处理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苏立君

1976年12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非饱和土力学与工程,岩土工程数值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冯志焱

1964年03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黄土地区地基处理,基坑支护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宋战平

1974年12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隧道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许健

1980年08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黄土地基处理与加固,特殊土与环境岩土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王平安

1968年04月生,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基处理与加固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5、标志性成果

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省部级项目、地方重点项目等72项,发表学术论文496 篇,出版学术专着及教材22 部,获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主持及参编国家及行业标准3 部。

6、就业情况

毕业生从业面宽,可从事建筑、市政、铁路、公路、水电、国防等行业中岩土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或监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到相应的高等院校或研究单位从事教学或科研工作。近年来,岩土工程硕士研究生就业率一直

保持在97%以上,在全校名列前茅。

桥梁与隧道工程

1、专业概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属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是陕西省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具有工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学科集设计、科研、施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工程实践性和专业实用性。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大发展、西部地区大开发以及交通行业在国外建设项目的增多,道路、桥梁和隧道建设人才供不应求,相关设计、研究、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开发单位和部门都需要引进新的专业人才,桥梁与隧道工专

业前景看好。

2、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甘心奉献,严谨求实,勇于探索;掌握全面系统的桥梁、道路和隧道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能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现代设计方法、工程施工技术、实验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手段,从事桥梁、道路和隧道工程项目的设计、研究、施工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

型创新人才。

3、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桥梁、道路和隧道工程的使用性能、设计理论和建造技术,探索

其在复杂环境和极端情况下的力学机理、抗灾能力和优化方法。

1) 桥梁抗震:大跨高墩桥梁结构体系与地震输入模式;桩-土-结构共同作用模型;桥梁地震响应、抗震性能和灾变机理;伸缩缝碰撞损伤及碰撞控制方法;超高桥墩动力失稳机理;桥梁性态传递理论;桥梁基于性能的抗震及减隔

震设计。

2 )道路防灾:路基路面病害机理;路基病害处治方法;特殊路基处理技术;边坡防护与加固;路面病害预防与处理技术;特殊自然条件下路面材料损坏机

制及防治措施;生态型路面一体化快速养护技术。

3)桥梁抗风:大跨高墩连续刚构双幅桥和斜拉桥的风致振动问题及其抗风分析方法;精细化动力模型与风振响应和抗风性能;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和数值

仿真;设计参数与气动干扰效应之关系;新型抗风和制振措施。

4 )道路性能:新型路面功能材料;酸性环境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衰变及受蚀机理;基于温度场和动态模量的沥青混合料车辙预估;沥青混合料微观结构的CT扫描识别;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沥青路面再生技术与层间处治

技术。

5 )桥梁理论:混凝土桥梁既有缺陷病害分析与评价方法;混凝土时变理论;有效预应力衰变机理及延续健康监测系统;多因素评估方法与指标体系;拉(吊)索损伤、破断机理及大跨吊拉协作体系桥梁的力学性能;结构易损性评价体系。

6)隧道抗灾:隧道检测、加固技术与可靠性分析;隧道地质环境及评估方法;硐室开挖后的力学监测及施工控制;隧道支护体系的设计及优化;盾构隧道结构形式、受力特征及设计分析方法;酸化环境下砂岩的腐蚀机理及其力学

特性劣化规律。

4、招收导师

李青宁

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城市及新型大跨桥梁体系、钢桥与组合结构桥梁、桥梁抗震抗灾

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童生家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路基路面结构设计、新型路面材料、

道路灾害防治、桥梁结构分析与抗震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霍润科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监测理论与数值模拟、

环境岩土力学与工程设计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高大峰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桥梁结构抗震、路基质量检测和桥梁

健康监测、古建筑抗震与保护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李进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桥梁结构抗震及优化设计、火灾防治

性能化设计、桥梁寿命分析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张倩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路损坏机制及防治、新型路面功能

材料、道路生态养护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郭琦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桥梁施工控制、混凝土桥梁预应力体

系、现代桥梁结构理论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刘丽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道路工程材料与结构、沥青路面再生

技术、路基路面病害防治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汪洁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桥梁结构抗震及减隔震设计、桥梁结

构抗风及振动控制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5、标志性成果

1) 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二等奖:“非规则高架桥梁抗震体系及其性态分

析理论”,2014年。

2) 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三等奖:“沙漠地区公路路基合理填土高度”,

2005年。

3)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沥青混凝土路面加铺层设计和施工技

术研究”,2009年。

4)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应用研究”,2012年。

5)西安市科学技术三等奖:“中国古代单层木结构文物古建筑的隔震、防

震与控振研究”,2010年。

6)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大跨径钢管混凝土劲性骨架箱肋拱桥施工控

制关键技术研究”, 2012年。

6、就业情况

近年研究生就业去向:

1)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2)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

3) 北京市交通设计院

4) 西安市政设计院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1、专业概述

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学科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可招收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学科拥有教授(教授级高工)11名,副教授(高级工程师)9名,讲师6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5名,7人次获校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人次获“师德标兵”称号,1人次获“教坛新秀”称号。

2、培养目标

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科学研究人才;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服务工程实际的能力,具备开展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

3、研究方向

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土木工程建造控制技术,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土木工程施工监测与安全控制,基于BIM的智能建筑施工与管理,城市地铁工程施工等。

4、招收导师

李慧民: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建造控制技术;项目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

胡长明: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施工力学及其应用;特种结构施工技术;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赵平: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武乾: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建造技术;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王建平: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全寿命质量控制与管理

蒋红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建造技术;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徐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

张成中: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建造技术;技术经济分析与决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王茹: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基于BIM的智能建筑施工与管理;施工过程性能监测及可视化控制

郭师虹: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监测与安全控制

5、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学科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近5年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论文200余篇,出版了各类教材着作30余部,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科研与教学成果斐然。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500余人,为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6、就业情况

学科积极联系建立了中冶集团等生产实践基地,拥有良好的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近年来,学生就业去向主要有知名房地产公司、设计院、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政府事业单位以及高校等,就业面广,就业满意度高。

交通运输工程(学术型、专业学位)

1、专业概述

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于2010年获准设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二级学科硕士点于2000年获准设立。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每年招生研究生近20名。在原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基础上,制定了较为完善的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系统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开设硕士生专业课程10余门,包括交通运输工程学、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理论、总图运输规划与设计理论、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交通运输经济学、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总图设计优化理论、工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专业课程。

2、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的学科专门知识,以及较为宽广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具有熟练运用各种分析、计算和实验方法开展创新性研究和工程实践的能力,能胜任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工程技术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3、研究方向

1)总图运输理论与方法

2)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

3)道路交通安全

4)工业区规划与总图设计

5)物流规划与管理

4、招收导师

1)王秋平,女,1962年8月生,教授,工学博士,博、硕士生导师。学术学科带头人,交通运输工程系主任,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负责人。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交通运规划与管理,总图运输理论与方法,工业园区规划与总图设计。

2)陈大鹏:男 ,1963年4月生,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交通运输工程系副主任,高级城市规划师,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主要研究方向:工业园区规划与总图设计,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乡村社区发展规划研究,旅游发展规划研究等。

3)杨秋侠,女,1970年8月生,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总图运输理论与方法,工业区规划与总图设计,物流规划与管理。

4)李锐,女,1975年8月生,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总图运输理论与方法,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物流规划与管理。

5)陈君,男,1977年6月生,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道路交通安全。

5、标志性成果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近年出版教材5本,参编规范2 部,2门课程获准省级精品课程建设,4门课程获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2010年“交通工程专业”获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获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厅局级以上项目十余项,横向研究项目多项,年科研到款额数百万元。1名教师获得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1名教师获得校级教学名师称号,2名教师获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3名教师获得校级“最受欢迎主讲教师”,多名教师获得各种教学奖励。

6、就业情况

目前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累计毕业硕士研究生70余人。历年来,本学科的硕士毕业生就业形式良好,每年就业率均达到100%,位列我校就业率及就业质量前茅,研究生毕业后主要进入国家大型规划设计研究院从事总图运输设

计和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工作。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

1、专业概述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要,培养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服务国民经济和国家城乡一体化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的模式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模式转变,我国从2009年起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2010年教育部启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下发了《关于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我校作为我国早期高校战略布局中一所西部地区重要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在土木、建筑及其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独特的行业渊源和地缘优势。为顺应国家研究生与学位教育改革的需求,我校于2010年10月获准开展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2013年4月该项目以优秀成绩通过试点验收。

2、培养目标

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胜任本领域前沿工程技术创新,了解工程技术的管理程序,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重在培养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重视综合素质、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的培养,以培养行业技术中坚和领军人才为目标。

结合我校土木工程学科的办学特色和优势,立足西部,面向行业,以土木工程全寿命周期的工程实际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培养从事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土木工程建造、土木工程检测评估的“三师人才”。

3、研究方向

1)岩土工程与地下结构

2)钢结构

3)混凝土结构与抗震

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

5)(超)高层建筑结构

6)工程结构耐久性及可靠性

7)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

8)砌体结构和木结构

9)工程结构隔振减震

10)村镇绿色建筑与防灾

11)桥梁工程及其抗风抗震

12)隧道工程

13)路基路面工程

14)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

4、导师情况

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学校从岗位考核与聘任、职称评定、出国进修等方面进一步完善现有师资引进和考核制度,通过采取“走出去、引进来、专兼结合”等措施,从引进、培训、外聘三个途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高水平的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导师队伍。本领域结合学科实际,在目前的科研团队基础上,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兼职导师为辅,组建了“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与抗震”、“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结构耐久性与检测鉴定加固”、“岩土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等多个专兼职结合“双师型”导师团队。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评聘的企业兼职导师一览表

5、就业情况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方面,学校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构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服务体系有关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10〕3号)要求,制定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关于切实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把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工作纳入到全校就业保障体系中,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就业特点给予就业、创业和个性化发展的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已全部完成就业,基本上都在大中型设计院、施工企业、工矿企业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