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名师孙占河经典讲义之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四)

来源:考试点考研网浏览次数:5157发表于2014-07-30

[摘要] 本文由政治名师孙占河讲解毛中特第三篇第七讲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帮同学门巩固知识点加强记忆;童鞋们若有疑问可以关注孙占河老师的免费答疑课,孙老师会热心为大家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的。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考点与真题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

1.实行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如何坚持抗战、争取抗战的胜利?这是必须首先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

中国共产党确信,只有动员和依靠群众,才能坚持抗战,并使抗战的胜利成为人民的胜利。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人民战争的全面抗战路线。这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存在,“就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1】

在中国,农民是人民群众的主体。进行人民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要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和群众工作,创建抗日民主政权,逐步把落后的农村建设成为先进的革命阵地。中国共产党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真题回眸

【1】(B,1997年理第7题)1937年中共洛川政治局扩大会议指出,争取全民族抗战胜利的关键是

A.坚持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B.实行全面抗战路线,反对片面抗战路线

C.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

D.放手发动群众,争取抗日民主

名师详解

【解析】考点: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2.取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938年5月至6月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的讲演,总结抗战10个月来的经验,集中全党智慧,系统阐明了持久抗战的总方针。

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20世纪30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一方面,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国弱国的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另一方面,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的。

毛泽东还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进程。即: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键的阶段。只要坚持持久抗战、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将在这个阶段中获得转弱为强的力量。

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真题回眸

【材料精读】

1.(1994年理第29题)在回答“抗日战争为什么是持久战?最后胜利为什么是中国的呢?根据是什么等问题时”,毛泽东指出:“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在这里。……”

如何理解毛泽东所说的“全部问题的根据”井由此得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是中国的”结论?(12分)

2.(ABDE,1999年理第24题)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

A.批驳了亡国论和速胜论                  B.分析了中日双方相互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

C.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D.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

E.阐发了兵民是胜利之本的思想

【答案要点】

1.毛泽东所说的“全部问题的根据”,含指中日双方四个矛盾的特点,即敌强我弱、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我多助。(2分)帝国主义的日本是强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是弱国,强弱的对比,规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速胜论是错误的。(3分)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处在进步的时代,已有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和已经觉悟的人民;中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必将得到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援助。日本进行的是退步的野蛮的侵略战争,必然遭到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反对。小国、退步、寡助和大国、进步、多助的对比,规定了日本必然失败,中国不会灭亡。亡国论是错误的。(5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抗日战争是持久的,它将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胜利是属于中国的。(2分)

【名师详解】

考点:《论持久战》的主旨内容。

回答脚注题【4】(1)的关键在于认清题干中提到的“全部问题的依据”是指中日双方四个矛盾的特点。基此,进而得出抗日战争所经历的三个阶段,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的结论。至于脚注题【4】(2)是对(1)的内容的进一步说明,不再赘述。

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为了贯彻执行全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开辟敌后战场的战略决策。

1.取得平型关战役胜利。1937年9月,八路军第一一五师主力在晋东北平型关附近伏击日军,歼敌1 000余人,击毁汽车100多辆。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2.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1937年11月太原失陷后,按照中央的部署,八路军在敌后实施战略展开,发动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先后开辟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山东和大青山等抗日根据地。在华北,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

3.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中国抗日战争逐渐形成战略上互相配合的两个战场,一个是主要由国民党军队担负的正面战场,一个是由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主担负的敌后战场。

4.在抗日战争的初期和中期,游击战被提到战略的地位,具有全局性的意义

第一,在战略防御阶段,对停止日军的进攻、减轻正面战场压力、使战争转入相持阶段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第二,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方式。削弱敌人、壮大自己,逐步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为实行战略反攻准备条件,这个任务主要是由人民军队进行的游击战来完成的。【2】

真题回眸

【2】(AC,2012年第28题)一般说来,游击战争是个战术问题。但是,在抗日战争中,游击战争具有战略地位,是因为它

A.主要是在外线单独作战,而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作战

B.是抗日战争的主要作战方式,而不是次要作战方式

C.是大规模的,而不是小规模的

D.是进攻战,而不是防御战

名师详解

【解析】考点: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

选项B和D不符合游击战的要求,是错误选项。故其正确选项是A、C。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1.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

中国共产党强调,必须在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既统一,又独立。为此,

(1)共产党必须保持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

(2)必须坚持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努力发展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

(3)必须对国民党采取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

(4)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已经取得的阵地,尤其是为了发展这些阵地,以动员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质上就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引向胜利的中心一环。

2.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

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团结抗战的局面逐步发生严重危机,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

针对这种情况,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坚决揭露打击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降活动,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

1939年冬至1940年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民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1941年1月,国民党发动第二次反共髙潮,制造了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除了在军事上坚决进行自卫反击外,还在政治上对其进行有力的揭露和声讨,赢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同情和支持。

在抗战情况下,民族斗争高于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与政治斗争表现出一致性。

3.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扩大和巩固,中国共产党总结反“磨擦”斗争的经验,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抗日战争的主要依靠力量。为了发展进步势力,就要冲破国民党的限制和束缚,放手发动人民群众主要是农民群众,扩大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抗日人民武装,创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在全国发展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全国民众的抗日运动。

中间势力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势力需要一定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并能一步一步地取得胜利。

顽固势力是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他们采取两面政策,既主张抗日,又限共、溶共、反共并摧残进步势力。为此,共产党必须以革命的两面政策来对付他们,即贯彻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斗争不忘统一,统一不忘斗争,二者不可偏废,而以统一为主。同顽固派作斗争时,应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

中国共产党上述原则和方针的提出和贯彻实施,对于坚持全民族抗战到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3】

真题回眸

【3】( ABD,2010年第28题) 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暴发后,《新华日报》刊出周恩来的题词手迹:“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坚持正确的方针和原则,避免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破裂,这些方针和原则包括

A.又联合又斗争

B.有理、有利、有节

C.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D.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名师详解

【解析】考点: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和原则。

选项C不符合统一战线的要求,这样做有可能导致统一战线的破裂。选项A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采取的政策;选项B是中国共产党与顽固派作斗争所采取的策略原则;选项D是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所采取的策略总方针,均符合题干要求,是正确选项。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抗日民主根据地是认真贯彻和实现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坚持抗战和争取胜利的坚强阵地。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等着作,比较完整地阐明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政策,为各抗日根据地的建设指明了方向。1941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全面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根据地建设的基本方针。

1.“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建设

加强政权建设,是抗日根据地建设的首要的、根本的任务。

中国共产党提出,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边区(省)、县参议会既是民意机关,也是立法机关;边区、县、乡抗日民主政府是行政机关;边区高等法院和县法院是司法机关。

抗日民主政府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各占1/3。这样做,可以容纳各方面的代表,团结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各阶级、阶层。【4】

真题回眸

【4】(C,2000年理第6题)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是指

A.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各占三分之一

B.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各占三分之一

C.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D.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各占三分之一

名师详解

【解析】考点: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是指共产党员、党外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干要求。正确选项是C。

2.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各地抗日民主政权十分重视根据地的经济建设。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以便使广大农民减轻负担,得到实惠,提高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又照顾地主的利益,有利于保障根据地的社会稳定。

为了克服根据地面临的严重困难局面,毛泽东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发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毛泽东、朱德等亲自参加生产。陕甘宁边区的八路军第三五九旅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将荒无人烟的南泥湾改造成为“陕北江南”。抗日民主政府还厉行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根据地军民终于战胜了困难,农业生产和工商业都得到恢复和发展,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真题回眸

【材料精读】

1.(辨析,1994年文第25题)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农村的土地改革政策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答案要点】

2.(分析,2007年第36题)减租减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减组,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超过10%,下表示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大行等五个抗日根据地调查的数据。

请回答:

①当地土地流向及农村阶级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简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③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此表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答案要点】

1.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但1927年后中共在不同历史时期实行不同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实行的是没收地主阶级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有利于全民抗战,将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政策。

2. ①从上表可以看出,作为农村直接的剥削者,地主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率明显降低;直接的被剥削者,广大贫雇农的户数在减少,土地占有量有所增加;中农的户数和土地占有量明显增加。上述土地流向及各阶级、各阶层户数的增减,表明封建势力在削弱,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阶级关系趋向缓和。

②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一方面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从而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抗日的民族战争;另一方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进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

③上表说明,封建势力虽然有所削弱,但封建的剥削关系仍然存在,少数地主仍然占有较多的土地,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占有的土地仍然较少,他们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减租减息政策是一项适用于抗日战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过渡性政策。要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

【名师详解】

【命题方式】考点一致,多角度重复命题

【解析】考点:抗日战争时期中共的土地政策

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基本任务之一,但中共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采取了不同政策。其中,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为有利于全民抗战,将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改为减租减息的过渡政策。这是回答以上问题的根本。

3.文化建设与干部教育

全民族抗战开始后,中共中央及时作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的决定,把发展抗日的革命文化运动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等一批干部学校和专门学校创办起来。1940年8月创办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开展自然科学教学与研究的专门机构。

五、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抗战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先是通过中共中央长江局具体领导,1939年1月以后,由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南方局具体领导。

1939年10月,国民参政会中一些党派的代表发起宪政座谈会,批评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宪政运动在国民党统治区普遍开展起来。

1944年9月,中共参政员林伯渠在国民参政会上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召开各党派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得到民主党派、民主人士和社会各界的热烈响应。

全民族抗战开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和影响下,文化界各抗敌协会相继成立,成为文化界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重要标志。

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是全民族抗日战争中的一条重要的战线,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积蓄革命力量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六、延安整风运动与中共七大

1.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5】

1941年5月,毛泽东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整风运动首先在党的高级干部中进行。1942年2月,毛泽东先后作了《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的讲演,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普遍展开。

(1)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其中,反对主观主义是整风运动最主要的任务。主观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内反复出现“左”、右倾错误的思想认识根源。主观主义的实质是理论脱离实际,它颠倒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实际工作中的唯心主义。当时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尤其教条主义是整风运动的重点。

毛泽东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所以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真题回眸

【5】(1)(A,2000年理第9题)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任务是

A.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B.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C.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D.反对官僚主义以整顿作风

(2)(A,2006年第8题)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毛泽东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用这副对联形象地讽刺了

A.主观主义的学风     B.宗派主义的党风

C.党八股的文风       D.官僚主义的作风

(3)①(D,2009年第9题)延安时期,毛泽东写下了着名的《实践论》《矛盾论》主要是为了克服党内严重的

A.经验主义 B.冒险主义 C.机会主义 D.教条主义

②(AC,2011年第28题) 延安整风运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

A.教条主义 B.形式主义  C.经验主义    D.宗派主义

名师详解

【命题方式】考点一致,转换题干、选项,重复命题

【解析】考点:延安整风的中心内容

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有三个方面,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宗派主义和党八股的思想根源就是主观主义。因此,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就成为延安整风运动的中心内容和中心任务。只要全党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得到了纠正,思想路线端正了,宗派主义和党八股也就迎刃而解了。故【5】(1)选项A项是正确答案。选项D不属于整风运动的内容,因而是错误的。在【5】(2)中,其题干引自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延安整风运动上所作《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毛泽东以此对联讽刺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只知背诵马恩列斯着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这是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根本对立的。故选项A是正确答案。【5】(3)是对以上问题的重复,不再说明。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

克服主观主义,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毛泽东对“实事求是”这个成语作了新的解释。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这样,实事求是就成了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的通俗而又生动的表述。

调查研究是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的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毛泽东强调,加强调查研究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6】

真题回眸

【6】(D,2012第9题)年毛泽东曾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谈到,调查研究有两种方法:一是走马看花、一是下马看花。走马看花,不深入,还必须用第二种方法,就时下马看花,过细看花,分析一朵花。毛泽东强调“下马看花”的实际意义在于

A.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有先进理论的指导    B.运用多种综合方法分析调查研究的材料

C.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适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D.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实际,才能找出规律

名师详解

【解析】考点:调查研究的实际意义

从题干中可以得出正确选项D。

3.整风运动的深远意义

在整风运动中,全党党员,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着作和党的整风运动文献,联系党的历史,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端正了思想路线,增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

整风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了起来。

4.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举行。七大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创造的理论成果,正式命名为毛泽东思想,并将毛泽东思想规定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