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 PK MBA 管理学硕士项目正走红

来源:国际金融报浏览次数:2567发表于2014-07-03

[摘要] 当前,世界各地商学院学生的平均年龄正在下降。然而,MBA由于有着较为严格的工作年限门槛,因此无需工作经验的硕士学位项目MiM(管理学硕士,是Masters in Management的缩写)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MiM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应届毕业生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就业力,扩大关系网络的助推器。而商学院本身就有数不胜数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在各行各业都搭建起了一定的联系,为MiM的毕业生打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

中国硕士教育正在从学术研究型硕士向应用型硕士转型的改革道路上。这是趋势使然,硕士不再是研究型,而是应用型。

“当我发现公司刚入职的新人都有商学院硕士背景时,我感到了深深的危机感。”Linda Cho在美国一家着名快消品牌中担任中国区的渠道经理。虽然Linda也手持美国凯斯西储大学MBA的文凭,但看着周围越来越多的商学院毕业生,Linda抿了抿口中的咖啡,一脸苦笑地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感叹,“看来我们真的是老了。”

Linda的感叹并不是个案。当前,世界各地商学院学生的平均年龄正在下降。然而,MBA由于有着较为严格的工作年限门槛,因此无需工作经验的硕士学位项目MiM(管理学硕士,是Masters in Management的缩写)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欧洲血统”大器晚成

“目前,在全球商学院的各式各样的项目内,MiM恐怕是增长最快的一个领域。市场对MiM项目的需求非常大。”伦敦商学院院长安德鲁·李柯曼(Andrew Likierman)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非常惊讶中国对MiM项目的陌生。“它非常流行,与MBA有着非常大的市场价值和发展潜力。”

事实上,MiM并不是商学院最近几年开发出的新项目,它有着古老的欧洲血统。

MiM项目的领导者是管理硕士国际联盟(CEMS),最初是由西班牙艾赛德商学院、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意大利博科尼大学和德国科隆大学这4所欧洲一流名校于1988年2月组成。

1988年那时,还没有欧盟,甚至连柏林墙都没有倒塌,许多企业还没有国际贸易业务。而就在那个年代,管理硕士国际联盟便开设了MiM课程。

而如今,管理硕士国际联盟已经发展成全球性联盟,包含了29所全球最知名的商学院,今年招收了来自67个国家的1053名MiM,比哈佛商学院和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MBA规模更大。

然而,十几年来,MiM的主要根据地依然在欧洲,对美洲、亚洲而言,它仍然显得陌生。

随着市场节奏的逐步加快,人们对于商学硕士项目的性价比愈发看重。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尽快、尽早地拥有硕士学位,同时学习的内容又可以更加贴合市场实际。这样可以在经济环境不佳的大背景下,在就业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

因此,MiM项目开始在全球范围间火了起来。美国,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发展地。

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福库商学院(Fuqua school at Duke University)院长布莱尔·谢泼德(Blair Sheppard)便是一个敢于尝鲜的人。

2009年,这位商学院界最智谋百出的思想家决定试行福库商学院的又一个“第一”——推出一年制MiM项目,旨在让哲学、现代语言学与数学等学科新近毕业的大学生了解一些商业知识。

谢波德表示,项目试行的第一年非常成功。尤其是,教职人员对该项目非常热心,他们普遍反映“学生很聪明,愿意追随这种理念”。

事实上,福库商学院并不是第一个推出MiM的美国商学院,雷鸟(Thunderbird)、凯斯西储大学(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南加州大学(Universities of Southern California)及罗切斯特大学(Rochester)都已经在教授类似项目。

据美国研究生入学管理委员会(GMAC)的商学专业申请取向调查,2013—2014届MiM的申请数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