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意义、体现”类分析题答题思路

来源:考试点考研网浏览次数:1249发表于2014-07-01

[摘要] 考研政治分析题大致可分为意义类、体现类、措施类、启示类、原因类等五种基本类型,考生需根据不同的题型,选择不同的答题思路、技巧。下面考研小编对“意义”“体现”类题目解题思路整理如下,希望对各2015考研生有所帮助。

考研政治分析题大致可分为意义类、体现类、措施类、启示类、原因类等五种基本类型,考生需根据不同的题型,选择不同的答题思路、技巧。下面考研小编对“意义”“体现”类题目解题思路整理如下,希望对各2015考研生有所帮助。

一、“意义”类题型

【特点简析】:“意义”类设问往往以“意义”、“作用”、“影响”等词语为题眼,要求考生对材料中所呈现的事件、所采取的措施或提出的方案等所具有的意义、所具有的作用或所产生的影响作出具体分析。此类设问的指向都比较明确,就是要求考生分析“意义”,所以审题的难度相对较小。但具体答题过程中要用到什么知识,或要从什么角度来分析意义,在设问中往往是没有明确说明的,要求考生能够进行综合分析,所以对考生的分析能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思路点拨】:解答“意义”类设问,关键在于找到答题的切入点。一般可考虑如下四个切入点:

一是根据主体分析意义。即分析设问中的事件或措施对“谁”有意义?政治考试常见的主体有国家、人民、人民代表、公民、消费者、经营者、企业、国家、劳动者等。另外,有时我们还可把主体扩大,如有些题目中可考虑对“农民”的意义、对“农业”的意义、对“农村”的意义、对“产业结构”的意义、对“国民经济”的意义等。总之,考虑意义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到对“谁”有意义。

二是寻找角度分析意义,即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意义。如“简要说明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一题,我们可从科技本身的角度、农民的角度、农业的角度、农村的角度等来分析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作用。

三是确定范围分析意义。在答“意义”类设问时,一般可考虑两个范围,一是知识范围,即把问题分解成“经济意义”有哪些、“政治意义”有哪些、“文化意义”有哪些等小问题来分析;二是区域范围,即考虑对“地区”有何意义、对“世界”有何意义。当然,很多题目是两种范围要结合在一起分析。

四是回归教材(教材主要指两类:第一,根据当年考试大纲编写的各类对知识点讲解的基础类教材;第二,根据当年考试大纲编写的各类总结性讲义。以下同)分析意义。即把设问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寻找答题思路。

【失误提示】:“意义”类设问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往往只抓住一个切入点进行分析,极易导致漏答。其实,在具体设问当中,并不一定是一个问题一个切入点的,而是在一个设问中蕴含着多个切入点,需要我们全面考虑,不要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二、“体现”类题型

【特点简析】:“体现”类设问往往以“体现”、“反映”、“蕴含”等词语为题眼。其设问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是“材料是如何体现……道理的”,二是“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第一种设问模式的指向比较单一,在设问中明确了所要“体现”的知识;而第二种设问模式的指向相对比较开放,一般有“哪些”两字出现。“体现”类设问实现了背景材料和基础知识的有机结合,既能考查考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能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要求考生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思路点拨】:“体现”类设问的解题,关键有三点:

一是明确知识。即要明确设问中所体现的知识到底有哪些,要做到微观上准确到位,宏观上整体把握。“材料是如何体现……道理的”这类设问,易于从微观上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把握;而“材料体现了哪些道理”类设问更侧重于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宏观把握。在答此类问题时可先把相关知识在草稿纸上作出简要罗列。

三是比较分析。对先前所罗列的知识与材料的具体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弄清材料体现了哪些知识,或哪些知识在材料中得到了体现,找到一一对应关系。

在上面三点的基础上,再把有对应关系的知识点和材料的相关内容联系起来,组织成答案

【失误提示】:“体现”类设问在解题过程中,由于考生对所要求的知识不够明确,或者由于对材料的分析不够全面,容易导致漏答。另外,此类问题在答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归知识、材料归材料,知识和材料没有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形成“两张皮”的现象,易造成不必要的失分,需引起重视。

各位考研生一定要认真审题,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题思路。此外,最重要的是打好基础知识,再好的答题技巧,也是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依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