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占河讲义之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考点与真题(下)

来源:考试点考研网浏览次数:1860发表于2014-07-01

[摘要] 本文由政治名师孙占河讲解毛中特第四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基本经验考点与真题(下) ; 童鞋们 若有疑问可参加7月11日孙占河免费答疑课,届时孙老师会为大家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这就是这三者的关系。”正确地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1】

1.统一战线

(1)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中的必要性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首先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所决定的。毛泽东指出:“中国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无产阶级和地主大资产阶级都只占少数,最广大的人民是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力量,要战胜作为地主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集中代表的国民党所领导的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就必须把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的中间阶级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2】

其次是由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所决定的。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也造成了革命发展的不平衡性,这就使得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有必要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把一切可以团结和利用的力量尽可能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以逐步从根本上改变敌强我弱的态势,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

(2)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现实可能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在客观上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利用各种矛盾建立和发展统一战线提供了可能性。

①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这一特点决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可以把一切爱国的、不愿受帝国主义奴役的人们团结在自己的周围。

②民族资产阶级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因而能够在一定时期中和一定程度上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

③在革命的锋芒主要是反对某一个帝国主义的时候,属于别的帝国主义系统的官僚资产阶级集团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参加统一战线。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的联盟,但也包括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者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但这两个联盟的地位是不同的。第一个联盟即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其他劳动者的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盟的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的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3】

(4)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形成和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策略方针和原则。主要有:

①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保持党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②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利用矛盾、团结多数的原则。

③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以及同顽固派的斗争,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④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起来的原则等。

(5)革命统一战线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内容及其最根本经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正确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实践证明,当党能够正确处理与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或被迫分裂统一战线时,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前进;反之,党的发展和巩固就会后退。【4】

2.武装斗争

中国革命的胜利,主要是依靠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与广大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完全新型的人民军队,通过长期人民战争战胜强大敌人取得的。坚持武装斗争必须建立一支人民军队,没有一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提出建立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这就开始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5】

(1)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和保持人民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这是因为:其一,无产阶级的军队,必须服从无产阶级的意志。其二,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使军队不断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其三,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才能保持和发扬红军的光荣传统,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人民军队一切行动的准则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归宿和宗旨,也是人民军队的生存基础和力量源泉。

(3)强调武装斗争,并不意味着忽视其他的斗争形式。武装斗争必须同其他战线上的斗争直接或间接地配合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但必须明确,其他斗争形式都要服从和服务于革命战争这个主要斗争形式。

3.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毛泽东在1939年10月发表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之为一项“伟大的工程”。【6】

(1)中国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的国度,无产阶级人数很少,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加之长期处于农村游击战争的环境,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特别是小资产阶级思想必然反映到党内来,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要建设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在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的同时,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必须把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紧密联系起来。这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7】

(3)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两个基本特点,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统一战线的中心支柱,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1949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经验作了集中概括:“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经验的总结,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革命的理论。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指导思想,具有伟大的意义。

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的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揭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极大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第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是20 世纪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改变世界面貌的伟大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