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相对过剩人口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趋势,这是由资本无限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决定 的。资本家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扩大生产规模,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可变资本相对量减少,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日益相对地减少,结果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大批工人失业,形成相对过剩人口。这种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并不是社会生产发展所绝对不需要的,而只是不为资本增殖所需要。因此,相对过剩人口就是劳动力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的过剩人口。【8】
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流动的过剩人口、潜伏的过剩人口、停滞的过剩人口。经常性的庞大失业人口的存在,是资本主义痼疾。
5.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胜利。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一方面,资本主义生产愈来愈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资本愈来愈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中,生产完全服从 于资本家追逐剩余价值的目的。这就使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的私人占有形式之间发生了深刻的矛盾。随着资本积累的不断增长,这一矛盾日益加剧,这是资本主义被新的、更能够适应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根本原因。
(四)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马克思对资本运动的研究,分别从个别(微观、企业)和整体(宏观、社会)两个视角展开。对个别资本运动,马克思从空间和时间出发,分别研究了资本的循环和周转;对社会资本运动,马克思重点研究了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个别资本的运动
资本作为一种自行增值的价值,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运动,而且也在流通过程内运动,要深刻认识资本价值增值的秘密,还必须考察资本的流通。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流通过程中,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个别资本的运动,即资本的循环和周转过程,揭示了资本循环周转规律。
(1)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承担为剩余价值的产生准备条件、生产剩余价值和实现剩余价值等三种职能,实现了价值增殖,最后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的过程。【9】
产业资本运动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也就是产业资本必须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二是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就是说,产业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必须保持时间上的依次连续性。产业资本的连续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也是它的所有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不是三种类型的独立资本,而是产业资本在它的运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不同形式。
(2)资本周转及其影响因素
资本是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循环,就叫资本的周转。如果每次资本周转带来的剩余价值一定,则资本周转越快,在一定时期内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二是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要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获得更多剩余价值,就要缩短资本周转时间,加快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2.社会资本的运动—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及实现条件
在对个别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规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对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也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所包含的对抗性矛盾。
(1)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10】
(2)考察社会资本运动的两大理论前提
理论前提之一: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
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可以被划分为: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社会总产品从物质形态上即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11】
理论前提之二:对社会生产单位进行划分。
社会生产单位可以被划分为两大部类(部门类别),第一部类(I)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总和(重工业);第二部类(Ⅱ)即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总和(轻工业、农业)。
(3)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条件
两大部类的生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是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条件。
第一,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12】
第二,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
消费资料的生产则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只有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当长时期内,由于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所决定,两大部类的生产都是在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自发进行的,具有严重的盲目性,这就导致了两大部类生产在规模上和结构上经常处于失衡状态,最严重的就是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实际上是资本主义条件下以强制的方式解决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的途径。这种强制性地恢复平衡,是以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混乱以及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极大浪费为代价的。
(五)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1.资本制度下工人工资的实质【13】
资本主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但它本质上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要认识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就要科学地区分劳动和劳动力。
(1)劳动力是劳动的能力,它在一定情况下可以成为商品。
(2)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它不是商品,没有价值或价格。
(3)劳动创造的价值与劳动力的价值是两个不同的量,其差额是剩余价值。
(4)资本主义的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使工人的全部劳动都表现为有偿劳动。
2.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的原因
当剩余价值被资本家看作是其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后,商品价格就转化为成本价格与利润之和。【14】
4.平均利润的形成及平均利润分割【16】
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为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率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起作用的必然结果,体现着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集团按照等量资本要求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来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的平均利润率。按照平均利润率来计算和获得的利润,叫做平均利润。
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产业资本家获得产业利润,商业资本家获得商业利润,银行资本家获得银行利润,土地所有者获得地租,这些不同部门的资本家瓜分到的利润只是平均利润。
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表明,平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总量对社会总资本的比率。每个资本家所得利润多少不仅取决于它对本企业工人的剥削程度,而且还取决于整个资本家阶级对整个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资本家之间在瓜分剩余价值上固然有着一定程度的利害冲突,但在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以榨取更大量的剩余价值这一点上,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
(六)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抛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四、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周期性【17】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相比的绝对过剩。
经济危机的抽象的一般的可能性,首先是由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引起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只要存在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危机就是不可避免的。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特点,使社会资本再生产也呈现了周期性的特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即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四个阶段是相互联系的,其中危机阶段是周期的基本阶段或决定阶段。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一定都经过四个阶段,但是危机阶段则是必经阶段,没有危机阶段,就不存在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