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名师孙占河经典讲义之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来源:考试点考研网浏览次数:1361发表于2014-06-16

[摘要] 本文由政治名师孙占河讲解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各位考生要认真学习;如有疑问,可将问题记下,之后可参加7月11日考试点独家孙占河免费答疑课,让老师给你答疑解惑。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结构)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它是思维和存在这一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在历史观上的贯彻和表现。

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

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问题谁是第一性、第二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1)唯心史观

唯心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由这一前提出发,其主要缺陷有:其一,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歩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其二,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所有哲学流派——无论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都是唯心史观。因为它们不理解实践(尤其是物质资料生产实践)在社会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所以不能正确地把握社会的本质。

(2)唯物史观

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进而唯物地、正确地揭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创立了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之一。它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的研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告别空想、成为科学。

(3)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主要区别

第一,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不同;第二,对社会及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认识不同;第三,对社会发展的动力的认识不同;第四、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不同;第五,对历史创造者的认识不同。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统一

(1)社会存在

①定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的过程,是以指生产方式为主的、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基本要素的总和,它构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并体现了社会的物质性。【1】

②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2】

第一,物质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这一特殊机体的物质担当者。

第二,物质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第三,物质生产方式的变化决定整个社会的历史变化,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社会意识可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宗教、艺术、宗教等观点。在阶级社会,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占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反映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包括语言学、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3)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关系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社会意识同语言一样,是在生产中由于交往活动的需要而产生的,并且,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②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决定了意识反映的能动性。所以,社会意识根源于社会存在,是对实践为基础的不断发展的现实世界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从而呈现出发展的特殊规律。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3】

③理论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其它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破天荒地破解了“历史之迷”,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把握这两个“划分”、两个“归结”的思想,对于认识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

1.生产力的含义和结构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4】

(2)生产力由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构成。劳动者是最活跃的主导因素。生产力的另一类因素包括科学技术、劳动组织、生产管理、智力资本等非独立的附着性、渗透性的因素。其中,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生产力的主要特征是物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2.生产关系的含义和结构

(1)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属于人与人的关系。生产关系是一种物质关系,这是因为生产关系实质上是物质利益关系;对于每一代人来说生产关系是由既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既不能自由选择,也不能随意改变。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5】

(2)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政治关系、家庭关系、宗教关系等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制约。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中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力赖以发展的社会形式,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也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1)内容。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阻碍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

(2)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马克思明确指出,判断一个变革时代不能以该时代的意识为依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

第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认识和把握这一规律,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社会基本矛盾)

1.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是指有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即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6】

2.上层建筑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7】

(2)上层建筑由观念(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第一,观念上层建筑即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其中政治法律思想是思想上层建筑的核心,哲学是其理论基础。第二,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制度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两大部分。制度性要素有: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行政制度等;实体性要素有: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

(3)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的关系

政治上层建筑是在一定的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是“思想的物质附属物”,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但政治上层建筑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影响并制约着人们的思想理论观点。

(4)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而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并且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它主要集中表现为上层建筑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其后果主要表现为: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消极力量。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以影响社会性质和历史进程,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8】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经济基础状况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的方向,决定上层建筑相应的调整或变革,而不允许上层建筑长时期落后于或不适应自己的发展;上层建筑的反作用,须取决于和服从于经济基础的性质和客观要求,而不允许上层建筑脱离经济基础的发展状况和水平。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1.社会形态的内涵

(1)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2)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经济基础)、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上层建筑),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其中经济形态即生产关系总和,是社会形态的基础。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则是社会形态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一定的社会形态总要以一定的社会制度形式表现出来,所以,社会制度也被视为社会形态的同义语。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就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4)社会形态的属性。其一,丰富性。社会形态既包括经济基础,又包括上层建筑,两者缺一不可,犹如“骨骼”和“血肉”。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上层建筑不过是经济基础的政治的和思想的表现形态。其二,复杂性。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民族中,由于历史条件和具体环境不同,有不同的特点;每一社会形态内部既有这个社会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又有旧社会的残余和新社会的萌芽。“纯粹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其三,历史性。社会形态是历史的,有它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9】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1)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依据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历史可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2)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

如同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样,社会形态的更替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的表现有:(1)同一种社会形态,在不同国家会显现出不同特点;(2)有的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所以列宁深刻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10】

(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也就是社会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由于社会内部的基本矛盾及其他矛盾与外部各种因素、条件的相互作用,使一个民族的发展表现为由多种可能性构成的“可能性空间”,哪种可能性能够实现,取决于主体的自觉选择。

(2)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一是取决于民族利益。民族利益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的直接动机。中国人民之所以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根本原因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二是取决于交往。处在转折点上的民族在国际交往中可以从处于先进社会形态的民族那里获得“历史的启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是一个民族进行历史选择、实现社会跨越的必要条件。中国人民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启示下,跨越典型的资本主义阶段经过新民主主义而直接走向社会主义,这是既合乎世界历史一般规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伟大抉择。三是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这种把握程度直接制约着其历史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向。

(3)中华民族选择了社会主义,这与中华民族对历史必然性及本民族特点的正确把握直接相关,这是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中所做的最佳选择,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选择。因此,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11】

社会形态的更替,还表现为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渐进性与跨越性的统一。

(1)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2)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列宁说:“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