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名师孙占河经典讲义之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下)

来源:考试点考研网浏览次数:1312发表于2014-06-13

[摘要] 本文仍然是政治名师孙占河讲解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与(上)是接连的,本文是下篇。学过仍有疑问,同学们可带着疑问参加7月11日的孙占河免费答疑课,老师会帮你答疑解惑。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的过程)

(一)从实践到认识: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1.感性认识的内涵【3】

(1)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各个局部和外部联系的认识。

(2)感性认识的形式有感觉、知觉和表象等。

(3)感性认识的内容(对象)是事物的现象、各个局部和外部联系;

(4)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其优点在于贴近现实;其缺点在于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和局部,即“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4】

(5)感性认识的局限性表明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也决定了它必须要上升到理性认识。

2.理性认识的内涵

(1)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大脑),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2)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概念、判断、推理、假说、理论等。

(3)理性认识的内容是事物的本质、整体和内部联系。

(4)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优点是深刻、全面,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缺点是容易脱离实际。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的。二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质的区别。二者所凭借的器官、所认识的内容、所采取的形式、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在认识过程中所居的地位,都不相同。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的。其一,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起点;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是无源之水。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只是认识的低级阶段。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

其二,在实际的过程中,二者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相互促进。一方面,感性认识促进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丰富的人与经验贫乏的人相比,对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样的。所以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促进感性认识。同样接触客观事物,由于理论准备不同,感受就可能大不一样。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5】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的。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就会走向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

4.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指导实践,使认识物化、对象化,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2)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才能使认识受到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条件

(1)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一般性的东西,实践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个别的、具体的事情。一般与个别、理论与实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必须从实际出发,把一般的理论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而不能从理论原则出发,不顾实际情况地生搬硬套,成语中的“量体裁衣”和“按图索骥”,就是两种正反的典型事例。

(2)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理论向实践转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就必须以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为基础,对客体的价值即它对人的有用性作出科学的评价,按照客观事物的尺度(外在尺度)和人自身尺度(内在尺度),在观念中建构起实践改造所应达到的理想客体,即形成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中介环节,也是决定性的环节。

(3)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

(4)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最终把实践观念和行动方案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人的实践活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三)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在认识活动中,实践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认识活动,都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和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1.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1)指导作用。人的认识活动是有目的地探求真理的活动,无论是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2)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可以对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现象作出系统的说明。(3)预见作用。以科学理论为依据的科学预见比起以日常经验为基础的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2.认识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作用

(1)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

(2)情惑、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动力作用。人总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积极的情感、情绪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力量。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意志对人的认识的发展也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②诱导作用。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极可贵的品质。列宁说:“以为只有诗人才需要想象,这是没有道理的,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上也需要想象,甚至微积分的发现没有想象也是不可能的。”

③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它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三)认识过程中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2.认识发展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是指,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是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运动的无限性是指,对整个客观世界的认识,由于客观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的认识运动也必然随之不断发展,没有终点。

(2)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第一,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第二,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的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企图去发现所谓的“永恒真理”、“终极真理”。

(四)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这一认识运动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人类的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认识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人们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一认识运动过程和基本规律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主观认识也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只有做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史的‘左’的或右的错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