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研究生搞起电子商务 演绎中国合伙人

来源:北晚新视觉浏览次数:1153发表于2014-06-06

[摘要] 张浩,北京工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别看还没毕业,他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创业者。他投身电子商务,把自己的网站命名为商渠网。说起为何另辟蹊径搞创业,张浩有自己的一套:“年轻人的选择没有正确与否,关键是敢不敢拼。”

2014年6月5日北京张浩,北京工业大学的在读研究生。别看还没毕业,他已经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创业者。他投身电子商务,把自己的网站命名为商渠网。说起张浩,学习成绩优异,同时也考了公务员,就业前景挺好,说起为何另辟蹊径搞创业,张浩有自己的一套:“年轻人的选择没有正确与否,关键是敢不敢拼。”

电子商务牛刀小试

早在大学2年级的时候,张浩就已经是个创业的苗子。那时候张浩在山东德州上学,在学校里做起了帮大学生求职的网站。到了大三下半学期,张浩开始投身电子商务中来。“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张浩特别喜欢马云的这句话。经过三个月的研究,张浩发现,C2C的市场早已被淘宝垄断,新人在这条路上成功机率不高;B2C市场则需要前期的大量投入,对于仅靠奖学金和父母供给的张浩来说,这条路过于“泥泞”,最终B2B成了张浩的选择,“它更注重网络和用户体验,很适合年轻人施展拳脚。”于是从那时候开始,也就有了商渠网的雏形。

“有了想法,还得有执行力!”张浩说,大三下半学期的他还不具备直接把网站搞起来的所有条件,他就先自学技术,靠自己的力量把网络的框架搭建起来,并开始试着小规模投放了广告。张浩来北京读研究生也是早有“预谋”,他坦言说,来北京的目的除了学位,更重要的是,要进到北京这块更为广阔的商务天地里来。

脸皮厚闯闯就有路

张浩说,年轻人怕的就是脸皮薄,被人家说两句就退缩。“其实说创业不如说‘闯’业啊。”

刚来北京的时候张浩就想,现在做电子商务不比以前做的求职网站,凭一己之力难以打拼出一片天地,现在更需要的是一个团队,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到了学校,眼望着宿舍楼里一张张陌生的面孔,谁是“关羽”,谁是“张飞”,谁是自己的合作伙伴,他需要一一沟通。他一间宿舍一间宿舍地找,还真有3位同学支持张浩的想法,并和张浩一起组建了团队。商渠网的“团队建设”工作渐成规模。

客户的积累更需要脚踏实地,既要动腿,更要动口,前提还是得豁得出去。张浩带着“小伙伴”们到很多写字楼谈合作,多次被当成推销人员拒之门外。张浩没有因此而放弃,有一次,一家公司的工作人员指着玻璃窗上的字条告诉张浩,这上不是写了吗,禁止发广告、推销人员进入。“我不是发广告的,我是来给贵公司带来生意的人!”张浩的回答非常认真。看着眼前这个干劲十足略带稚气的年轻人,公司的负责人反而有了兴趣,就这样,张浩还真就有了生意。

除了实地跑,最艰难的时候,打电话联系商户也让人头疼,那真是一天能打上百个电话,被直接挂掉的,开口便回绝甚至开骂的也有不少。但张浩发现,跟他想象得不一样的是,他没有越来越沮丧,而是越来越精神,渐渐地,语速流畅了,经验丰富了,生意也就有了。

说起谈生意,还有个挺好玩的细节,张浩如果不是西服革履的打扮,俨然还是个孩子,而张浩的财务人员年龄就更小了。每次去谈生意,张浩和另一个“孩子”站在人家面前,虽然精心打扮,有时还是难免被轻视。“第一印象我只要求勉强过关,只要让我张嘴说话,对方就会知道眼前的孩子到底多有劲!”

只为拿工资不叫创业

张浩跟小伙伴们研究,做生意就必须得作出个性来。他们决定,在用户体验这方面下功夫,于是商渠网的一站式服务,就这么诞生了,怎么利用新媒体帮人家用户宣传,怎么帮苗子企业贷款,如何帮人家实现物流,说起这些张浩真是一套一套的,俨然已经不是个在校生,而是个成熟的“中国合伙人”。

对于张浩来说,最幸运的是,身边能有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在经营上,目前大家都不求回报,要的是先把摊子撑起来。“只为拿工资来,不叫创业,那叫打工,我们每个人都是股东,我们都是创业者!”张浩说着,把一张名片递给记者,尚未毕业的张浩,头衔已经是总经理,他说他的公司马上就要注册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