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是浙江省萧山区大学生择优选聘面试的日子。一大早,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们纷纷赶到萧山,竞聘7名大学生村官职位。这些考生中不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大学等知名高校毕业生,其中硕士研究生学历更是比比皆是,占了近七成的比例。
相信农村的舞台更广阔
那么,这些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优秀学子,为何愿意到农村去当一名“村官”?他们是否真的做好了准备去农村一线锻炼?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这其中除了因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所迫之外,有很多毕业生对大学生村官怀着满腔的热情。
“可能是因为自己的成长环境,我是真的很想为农村做点事情。其实,如果今天能够录取,以后要做些什么事情,我都想好了。”浙江师范大学的小马坦言,因为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好,所以一直希望能够尽自己的能力去农村帮助那些困难的人做些事情。“其实想为农村做些事情其他途径也有,但是我觉得‘村官’这个平台更大,能做的事也更多。”小马说。
与她有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浙江大学硕士生薛同学。“我是预防兽医专业的,这个专业比较冷门,但是在农村的发展舞台则更广阔。”而北京大学法学专业的硕士生郑同学,更是放弃了在北京某银行的高薪岗位,选择了在“村官”这个岗位上得到更多锻炼。“我对农村一点也不了解,很好奇,我很想看一看中国的很多制度在农村是如何运行的,比如承包责任制。我希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服务基层,这也是一种责任感。”对于“村官”岗位,这位这同学显然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憧憬。
三道面试题都很“常规”
那么,考生们的准备是否得到认可?
这还得看看当天的三道面试题。
今年我区择优选聘岗位分成两类:一类是涉水类专业的岗位;一类是不分专业的岗位。两类岗位都是三道面试题,虽然题目不同,但考生们整体感觉都很“常规”。
“第一道题是对一段古诗词的理解,第二道题是考村官实务的能力,第三道题是从阅读日说起,一段材料,最后问你对阅读的理解。三道题考的都是基础能力,比如分析能力、逻辑性、思维发散性,还有问题处理能力。”宁波大学的华同学是此次涉水类岗位的考生之一,对于这样的考题他没有感觉太多意外。
而在同一时间,另一个不分专业岗位考场的考题也没有出现意外。第一道题是问考生对“诚信”的理解,第二道题是假设一个突发状况,让考生去应急处理,第三道题是一个漫画,要求考生谈一谈失败比成功收获更多的理解。“这三道题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考得比较常规,其实并不难。”面试结束后一位考生说。不过,题目虽不难,但也有考生表示,十分钟要答三道题,时间有些紧张,没有什么准备。
经过紧张的面试,昨天共有8名考生脱颖而出,入围体检。其中,涉水类专业的岗位有6人,不分专业的岗位有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