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思修常考的8个问题

来源:考试点考研网浏览次数:1547发表于2014-05-07

[摘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在考研政治中约占16 %的分值,其重点主要分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时期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核心、基本原则、重点、本质要求)、网络道德;择业观、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宪法为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考试点考研网为大家整理了思修常考的8个问题。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怎么理解?

A: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最终取决于人与人关系的协调。脱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就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解决当代世界出现的尖锐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

人与自然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第一,人对自然有依存关系。在实践中人从自然中分化出来,又通过实践融入自然中。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第二,要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人是有意识、有意志、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能根据自身的需要利用和改造自然,人类本身也在对自然的改造中不断发展自己。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有限,一方面在劳动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破坏和掠夺了自然。因此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好自然,从而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责无旁贷的重任。

二、如何理解顺境和逆境的双重性?

A: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我们怎么样去认识和对待。顺境,确实有利于实现我们的理想,但顺境也容易让人滋生骄纵情绪,自满自足; 逆境,确实增加了实现理想的难度,但不代表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在逆境中奋斗,可能会有在顺境中所难以得到的收获。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处境顺利,则要善于利用,不能放松或者骄傲自满;如果深处逆境,不要回避,要勇于正视逆境,不能放弃,有战胜逆境的勇气和信心。

三、理想和显示存在什么必然关系?

第一,二者存在矛盾与冲突,假如理想与现实完全等同,那么理想的存在就没有意义。第二,二者又是统一的。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现实会转化为理想;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成未来的现实。

四、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标准怎么衡量?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已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五、如何坚持爱国主义?

第一,我们不能在经济全球化中迷失了自己的国籍和身份,不要以为已经世界大同。

第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应该理性,不能因为爱国就拒绝参与全球化,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应该积极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中去。

六、社会道德的本质是什么?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首先,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着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

其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决定着各种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

再次,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因此,道德也必然带有阶级属性。

最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七、道德与法律之间存在的关系怎么理解?

道德与法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在公共生活中,在家庭婚姻生活中,在网络生活中等等都离不开道德与法律,缺少任何一个都会影响日常生活。这个问题应该具体分析,而2010年考研真题中便涉及到公共秩序中的道德与法律的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八、公民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

诚信对各个主体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单位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诚信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