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伴随着一树一树花开,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迎来了硕士研究生复试。
记者走进北工大,坐在复试教室里,观摩导师和考生的互动,聆听他们的交流,感觉这场景仿佛在哪儿见过……哦,原来是复试版“好声音”。
无论远近,都是心与心的距离
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的复试分为13个小组,记者来到3楼的314教室。在这间计算机教室里,每位导师面前都有一个计算机屏幕,教室最前边放了一把椅子,和第一排有1米以上的距离。
“我们担心考生紧张,就事先摆好了一把椅子,让考生坐着说话。椅子放在1米开外,与导师保持最佳安全距离,而且有计算机屏幕挡着,‘三重保护’让考生不要有‘安全隐患’。”一位导师幽默地说。
13时30分,第一个考生走进来,目光一扫,虽然屋里坐着6位导师,但都“藏”在教室的各个角落。考生长吁一口气,看似缓解了不少紧张情绪。这时,计算机屏幕后边仍是一双双微笑的眼睛、一张张和蔼的脸。“Sit down please. Introduce yourself first。”第一排的导师纪常伟彬彬有礼地请考生坐下并介绍自己。随后是考生展示自己专业知识的时间。当考生回答问题讲到精彩之处时,导师不禁点头赞叹,和“中国好声音”的“转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同学,请你离近点儿,我年纪大了听不清。”310教室是“圆桌会谈”的形式,考生站在最前边,但环能学院院长刘中良更希望考生和导师之间“零距离”。“你和导师那么近,不紧张吗?”见考生走出教室后,记者不禁问道。“一开始有点儿,但没想到学术界的‘大牛’也这么平易近人,聊着聊着我就有点儿忘我了。”考生笑着说。“不问倒你们,我们还是导师吗?”刘中良打趣说,导师不会为难考生,无论是给考生一个轻松的环境还是多问几个问题,都是希望听到“最好的声音”。
我们要的“好声音”是真才实学
与“中国好声音”舞台不同的是,在这里,让导师为之动情的并不是考试背后苦难的故事,而是考生对自己所学的真实陈述。
“我毕业第1年边工作边考研,失败了;第2年辞职考研,又失败了;第3年才过线。”听完这名女生的介绍,导师们并没把焦点放在“考了3年”上,而是对她的工作经历和所阅读书籍感兴趣。即使女生回答问题时讲得头头是道,记者也仍为她捏把汗:“3次考试才过线,不会被认为是差生吧?比其他考生晚了3年,还能赶上吗?”没想到女生刚走出门,导师们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她专业基础很扎实,3年都不忘,这个学生我看好。”“她工作实践和我的研究方向一致,动手能力不错,我要了。”“她想法很新颖,在我课题组会有更好的发展。”导师们纷纷“按灯”。门外,女孩在焦急地等待结果,殊不知她的“好声音”给每位导师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考察考生的真才实学时,每位导师都有自己的方法。“你们学校图书馆有哪些数据库?”导师张红光很注重考生的阅读量。当考生提到一个书名时,张红光能具体到每个章节的每个概念。在他看来,专业知识是研究的基石。“你熟悉电厂,那我这有一套方案,你看能否达到100%的电厂效应?”刘中良更喜欢提出问题,让考生解释原理或者提出解决方案。“你家房顶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流可以用到哪些家电上?”导师刘忠宝希望考生能将所学用到日常生活中。“I want you。”每位导师都在寻找自己想要的“好声音”。
选好导师,登大舞台
“考我英语的老师,英语说得真溜儿,一看就是‘海归’。”“原来热力学第二定律还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我可长见识了!”“老师挺爱观察生活的,‘格力是不用电的空调’这句广告语我怎么都没想到呢!”从复试现场出来,考生纷纷议论各位导师的特色,个个脸上都洋溢着一番“胜读十年书”的钦佩。
考生虽然在复试前已经根据自己的专业方向选择了导师,但复试之后还是会有所改变。对于他们来说,能否被最终录取已不是现在最担心的问题,而能否被自己喜欢的导师选上才是最关注的事情。“如果不能被喜欢的导师选上,我宁愿再考一年。”
环能学院和其他学院一样,复试比例在1∶1.2至1∶1.5之间,总有一部分考生会被淘汰。但这些考生经历了严酷的初试、激烈的复试之后,看重的已不再是结果,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些什么。
和“中国好声音”一样,考生也有“反选”的权力,如果最后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向,可以再次申请或者放弃。“只要你具备研究的素质,拥有拼搏奋斗的决心,心怀壮志凌云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北京工业大学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北工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立勇说,复试不是选秀,但和“中国好声音”一样,只有选对导师,才能在以后的舞台上“唱响”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