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逃离北上广” 二线明星城市更受关注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281发表于2014-03-27

[摘要]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了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可能已经不能用“难”来形容今年的毕业季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显示,这是史上“更难”就业季。

杭州、西安等二线明星城市受到更多毕业生关注

今年杭州市将接收高校毕业生7万人,目前已签约10730人,同比增长23.4%可能已经不能用“难”来形容今年的毕业季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信息显示,这是史上“更难”就业季。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人,相比2013年699万毕业生,增长了2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已被列为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相关部门的重点工作。即便如此,来自智联招聘的信息显示,在杭州,平均一个岗位就有56名应届生竞争,可谓惨烈。

一面是经济充满挑战的大环境,另一面,是每年都在增加的毕业生人数——应届毕业生们,你们的工作还好找吗?

应届生岗位竞争指数 杭州在二线城市中位列第七

智联招聘数据提供给记者的数据显示,“逃离北上广”的流行口号正逐渐成为现实,随着三星、阿里巴巴等企业知名度提升,毕业生转而关注如杭州、西安、天津、苏州等二线明星城市。

杭州有多受应届大学生的欢迎?有个数据或许能说明问题。去年9月,市人才服务局和市十大产业办组织“九校联盟”招聘活动,历时三个月,共收到求职简历2.4万余份,其中近五分之一的人,经过洽谈就达成了就业意向。

但对于求职者来说,越受欢迎的城市,也意味着更激烈的竞争。调查显示,在杭州,平均一个岗位有56名应届生竞争,除去北上广深,岗位竞争指数在二线城市中位列第七,与全国应届毕业生平均岗位竞争指数持平。

尽管竞争激烈,但今年杭州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总体良好。来自杭州市人才服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杭州今年已经签约接收非应届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1073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3.4%。不久前召开的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传出的信息,今年我市将接收高校毕业生7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将成为工作重点。

朝阳产业人才局部饱和 传统行业渐成高薪人才的“摇篮”

因为新媒体的渗透,今年杭州的春季人才交流会上,很多传统企业都推出了与电子商务、移动终端相关的岗位。

事实上,以高薪、高职、明星人物频出为优势的IT、信息、电子等行业,近年来一直受到广大求职者追捧。智联招聘杭州分公司总经理李强告诉记者,今年的毕业生简历仍然扎堆在这些朝阳产业,传统医药、制造、加工行业遇冷。

而百度指数2013年12月毕业生搜索最热门公司的数据也显示,TOP20也大多集中在互联网、金融两大行业。腾讯、华为、百度等成为校园招聘最受关注的公司。

受捧自然与这类“饭碗”的含金量有关。《2012年企业劳动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显示,房地产业的平均年薪高位数为22.61万元,金融业中的“货币金融服务”达到44.33万元,信息软件服务业达到27.15万元。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才热”现象导致朝阳产业人才局部饱和已经开始显现,“程序猿”、“IT民工”、“码农”等网络名词的出现,体现了这些行业人才过剩、职位低、压力大等特点。会计从业资格和初级会计证的热度相比2012年9月-2013年8月,有大幅下降。

而反观医药、制造、加工等传统行业出现技术、生产人才巨大缺口,近年来薪酬增长速度惊人,正成为高薪人才的“摇篮”。2012年,杭州的制造业为员工提供的平均年薪高位数已经达到11.70万元,而这个数字有望进一步提高。

高大上岗位厮杀激烈求职不易 民营企业存在更多机会和空间来自温州的张同学,学的是日语,择业目标是在杭州找到一份银行工作。为此,从大三开始,便开始自学相关的金融学,并顺利考出银行从业资格证。在给多家银行投递了简历后,终于获得工行的面试资格。不料,面试当天,却被吓坏了,“一个岗位,几十号人分在不同时间段,分批面试,据说多到要两三天时间才面试得完”,不得不放弃原先的职业规划。

李强告诉记者,毕业生们仍然看重财务、人力、贸易、高级管理等看上去“轻松”且“高大上”的职位,而忽视需求不断增加的服务类、销售类岗位;传统“精英”企业如国企、外企、上市公司、明星企业的竞争力居高不下,而市场需求量大的中小企业、民营企业鲜有人问津。其中,民营企业的岗位竞争指数为41,位列不同性质企业的岗位竞争指数之尾。

事实上,看似低端的业务类、销售类岗位能够提供较高的业绩提成,职位发展通道也相对宽广。一个普遍被忽略的事实就是,67%的企业高管由销售、业务岗位晋升而来,这类岗位能够帮助个人综合能力快速提高。而经过多年发展,多数民营企业已经走过创业阶段,资本积累和业务基础都在不断的提高,面对人才荒的瓶颈,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管理组织水平及薪酬福利待遇。

转变观念,放低身段 “就业难”或将成为“新机遇”

一方面是竞争激烈的一二线明星城市,另一方面是缺口仍然存在的其他二、三线城市;一方面,是数百人竞争一个岗位的热门行业,另一方面是觉得掉价的服务类、销售类岗位;一方面是挤破脑袋想进去的“精英企业”,另一方面是急需人才的中小、民营企业……很多年来,我们一路被灌输“精英”意识成长,过分强调自身价值而忽视社会需要,以至于造成今天与经济发展不相吻合的不良就业心态和择业观念。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固然需要自我分析,将兴趣与职业相结合,明确个人优势与选择方向。但自我定位还需依照市场价值,发展自我优势,避开人多拥挤,才能寻找到广阔天地。

当然,就业问题更需要国家、高校与企业合力解决。国家层面,要建立一系列能够激励大学生到中小城市、到基层、到中小企业就业的政策和机制。高校需要在专业、课程、技能、推荐渠道等方面更加“接地气”,企业也要创新人才管理方式,进一步了解新生代毕业生思维方式及诉求,用合适的方式吸引、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