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生不爱考公务员 企业就业是主流

来源:重庆商报浏览次数:1646发表于2014-03-12

[摘要] 据重庆大学跟西南大学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两校的本科毕业生不爱考公务员,更愿意进入企业就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是哪里?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如何?继续深造的比例是多少?多少学生目前还处在待业状态?有什么就业趋势?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创纪录的699万人,当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现在时间已经过去8个多月,我市大学毕业生就业去向是哪里?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如何?继续深造的比例是多少?多少学生目前还处在待业状态?有什么就业趋势?

近日,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公布了各自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作为我市仅有的两所国家“211工程”和教育部直属高校,两校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不仅对高三学生填报志愿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对今年的毕业生就业乃至用人单位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就业率

本科生就业率95%左右

近年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左右,未就业本科毕业生中有部分选择自主择业或继续复习考研。毕业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7%左右。

在《重庆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重庆晚报记者注意到该校毕业生有11356人,其中本科生7319人,研究生4037人。截止2013年12月31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5.00%,已就业人数6953人;毕业研究生就业率为97.94%,已就业人数3954人。

在《西南大学2013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该校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2.7%,年底就业率为95.3%;毕业研究生初次就业率为84.1%,年底就业率为94.9%。

分析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昨日接受重庆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校95%这个就业率是比较真实客观的,但不同专业就业率也不同。比如重庆大学建筑、土木类专业,就业率可能接近100%,但表演等专业的就业率肯定就没有95%那么高。学生和家长在参考这一就业率数据时,务必要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影响。

就业结构 

公务员 

上万本科生275人当公务员

考公务员依然是毕业生就业的一条热门出路。不过在我市这两所211高校中,能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毕业生非常少。

重庆大学本科生成为公务员的占1.3%,研究生占2.7%。

2013年两校16812名本科毕业生,只有275名考上公务员。研究生考上公务员的人数稍多一些,两校7070名硕士毕业生,有358人考上公务员。

西南大学本科生考上公务员的占1.9%,研究生占8.2%。

从两校横向比较来看,西南大学考上公务员的毕业生稍多一些。

分析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数据与两所高校的专业相关,重庆大学的理工科专业就读人数相对较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多数进入了企业。西南大学文史类专业的毕业生,会较多地选择考公务员。

企事业 

进企业工作是就业主流

从两校统计来看,毕业生进入企业是就业主流。西南大学进入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重庆大学多。

数据显示,重庆大学本科生进入企业的比例为53.48%,3914人;研究生进入企业的比例与本科生区别不大,为51.87%,约2094人。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国企的比例分别为27.83%和30.57%,比进入其他性质企业的比例稍高。

相比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的比例稍低,其中本科生为44.9%,研究生为32%,比进入事业单位的毕业生比例45.4%和56.9%略低。重庆大学这一比例仅为3.22%和34.08%。

分析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南大学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的比例较高,与该校师范类专业多有一定关系,因为进入学校当教师也属于进入事业单位范畴。因此,重庆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比例,在毕业生中更具代表性。

出国出境 

本科生数量远超公务员

两校本科生选择出国出境的有449人,比考上公务员的多174人,多出63%。

重庆大学本科生中出国出境的占4.03%,约295人;研究生占3.29%,约133人。

西南大学本科生出国出境的占1.6%,约154人;研究生占0.9%,约30人。

分析本月初,本报报道了我市留学意向调查报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把出国作为升学主要途径之一。西南大学和重庆大学的就业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两校本科生出国出境的数量已经远超公务员,成为主流就业或升学渠道之一。

创业  

西大毕业生百人中5人创业

尽管国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愿意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仍然不多。

重庆大学虽然没有专门列出自主创业这一就业形式,但报告显示本科生中选择创业等其他就业方式的占6.92%,研究生中占1.02%,比例也不高。

在西南大学的就业报告中,对毕业生自主创业专门做了调查。其中,本科生中自主创业比例为5.7%,研究生为2.4%。这一数据远远低于到企业就业的比例。

月薪2500~4000元比例最大

收入在重庆大学的就业报告中,没有对毕业生的月收入做出统计。

西南大学部分学生月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西南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为1000~2500元仅占4.4%。月收入2500~4000元的最多,占到41.5%。月收入4000~5500元的占32.6%,月收入5500~7000元的占12.3%,7000元以上仅占8.9%。

分析西南大学的就业报告指出,参考该校毕业生有47.3%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现况,分析出41.5%的毕业生月收入在2500~4000元,与机关事业单位薪资水平相符。月收入4000元以上的占到53.8%,更有8.9%的毕业生达到7000元以上,这说明该校到企业或自雇就业的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比较高。

热门专业 

自动化电子机电能源等

两所高校的热门专业都比较偏向于理工科类。

重庆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该校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经管、建筑、土木、环保等优势学科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文理科毕业生中升学比例相对较高,文理科及艺术类毕业生因目前社会需求相对较少,就业形势相对紧张。从主要就业领域来看,该校从事制造业的本科生比例为20.2%,研究生为17.46%;从事信息产业的本科生比例为9.2%,研究生为6.59%;从事建筑业的本科生比例为21.7%,研究生为5.6%。此外还有从事能源行业、交通运输行业等领域的。

西南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该校2013届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为73.8%,表明该校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较高。其中,该校的自动化、电子工程信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工科专业最吃香,这些专业的学生也最多。比如工学中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物理、通信工程等专业,毕业生人数占30%。管理学中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会计学等专业,以及农学中的园艺、动物科学、园林、蚕学等专业,毕业生人数各占到20%左右。

工作流向

西大六成毕业生留重庆周边

西南大学本地学生大多数在重庆周边城市就业。

重庆大学的就业报告显示,该校毕业生去往制造业的主要分布在航天航空、汽车制造、材料加工、电子通讯设备制造等领域;去往信息产业的主要集中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华为、腾讯、中兴等单位;去往能源行业的主要集中在国家电力公司;去往建筑业的主要集中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属的其他大型企业。

在毕业生就业流向方面,西南大学的就业报告把内地31个省区市划分为8个区域经济体,包括泛东北、泛渤海湾、陕甘宁、中原、泛长三角、泛珠三角、西南、西部。

其中,该校毕业研究生留在重庆周边城市工作的占62.0%,人数最多;到其他7个经济体就业人数最高的北京周边城市,只有10.3%;到西藏、新疆和黑龙江周边城市工作的人数最少,仅0.8%。本科生留在重庆周边城市工作的也最多,占59.9%。

分析西南大学的就业报告称,该校大部分毕业生都回生源所在区域就业,学校所在地的便利环境对毕业生就业具有较大影响,经济发达地区对毕业生就业仍具有吸引力。对该校毕业生而言,重庆周边城市比北上广等城市更具吸引力。

满意度

重大毕业生达到98.52%

两所高校毕业生对所签工作的满意率在80%以上。

重庆大学就业报告中指出,根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该校2013届毕业生对所签工作的满意度为98.52%;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较高,达到99.10%。

西南大学就业报告显示,毕业生对半年后就业现状持基本满意态度以上的占81.4%。此外,该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内更换工作单位1次(含)以上的数据为12.8%。重庆大学并未公布该数据。

分析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就业满意度在80%以上已经非常高了,而半年内跳槽率12.8%算是非常低了。“企业中人员流动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对于毕业生来说,跳槽是调整自己职业目标、实现理想的方式。”该负责人说。

专业机构调查全国本科专业就业前景

最被看好:地质  港口  船舶

最不看好:动画  法学  生物

广州南方人才市场近期的一次调查发现,英语、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专业,连续3年蝉联全国本科生失业人数最多专业前10位。

作为一家专业的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咨询公司,麦可思研究院2013年发布的《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称,就业前景最被看好的本科专业为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矿工程、油气储运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审计学;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本科专业为动画、法学、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英语、美术学等。

高职高专毕业生近年来占了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半壁江山。麦可思报告称,高职高专就业绿牌发展专业包括: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高职高专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包括:法律文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等,这些专业已连续三年被亮红牌。

就业数据只是参考

考生和家长是否可以直接依据就业报告来挑选热门专业呢?市大学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数据只是作为一种参考,并不能代表四年之后的就业趋势。选择专业不能盲目,要结合自身兴趣、专业实力强弱、职业理想以及职业发展状况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不能只看就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