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复试备考指南:导师的论文要不要看?怎么看?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677发表于2022-02-15

[摘要] 更多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可进考研资料q群自行下载:780802910

当收到复试通知时,说明你已战胜百分之八十的对手,成功近在眼前,但还有专业笔试和面试两座大山摆在眼前。其中每年都有很多同学在问联系导师的相关问题,其中导师的论文要不要看也成为困扰多数同学的难题。

那么今天,学姐就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导师论文提前看

接到复试通知后,我们一定要提前联系导师,原因有二:

导师的主要作用是确定你的研究方向以及给你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学术资源和学习帮助。因为学生通常是跟随自己导师的研究方向,所以选导师就是选你的研究方向。

无论学校是直接分配导师还是入校双选,提前联系可以让你进入心仪老师学生名单的成功率增加。毕竟导师相比学生,选择权会更大一些,一位心仪的老师可以让你的读研生涯更加顺畅。

而提前阅读导师的论文和学术著作就是“联系导师”的关键步骤。通过了解老师的研究方向,著作,期刊论文等,我们可以了解当前导师的研究状况和兴趣点,从而有利于在与导师的沟通中表达自己的意向和看法,增加导师对你的印象和好感,也有利于面试时展现自我优势。

二、如何发挥导师论文的效用

在对导师的论文、著作具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如果能在面试中展现你自己的观点,可以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降低被刷率。并且我们可以根据导师论文的研究方向有目的地攥写学术简历,投其所好,也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为专业课面试做积累,一举两得。

1、撰写个人学术简历:对症下药。

根据导师的学术方向,相应地罗列你的获奖情况和学术成绩,有些老师特别喜欢英语好的学生,或者做ppt、报告写作能力强的学生。如果你刚好有这些特长,那么一定要在学术简历中展现自己的优势,有时候老师甚至会适当放宽学术要求选择你。

2、阅读导师研究方向相关的书籍。

这些了解不限于老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著作出版的书籍和主攻的学术方向。如果你能附上一两篇对于老师著作的读后感和思考,更加有助于导师提升对你的选择率。

三、如何看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学术期刊论文,这种类型论文篇幅大多较小,字数不多,核心思想突出,更易于总结;而学位论文著作相关类说明论文则篇幅较大,字数较多,核心思想较分散。针对不同类型的论文,阅读方法也不同。

1.期刊论文:由于篇幅小,建议通篇阅读,核心思想一般位于摘要、末尾和开头,中间部分多为论证说明。

2.学位论文及著作相关论文:篇幅较多,一般几万字到十万字,建议着重阅读文章摘要和文献总结等前几章,注意章节目录,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章节阅读。

阅读论文后,最好能形成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形成文档。

实际上大部分专业复试时基本都不会考到导师相关的学术成果,更不会以此为问题,但提前阅读导师相关的论文和著作,有助于博得导师的欢心,增大录取机率,百利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