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会是考研大年吗?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807发表于2021-10-25

[摘要] 更多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可进考研资料q群自行下载:576027530

相信很多考研小伙伴都或多或少的耳闻过考研“大小年、奇偶年”一说,虽然这个说法从未被官方证实过,但多年来,一直被诸多考研学子津津乐道,甚至一些小伙伴信誓旦旦的断言道,考研就是大年难,小年容易。


说实话,考研难度的确会存在一定的年份波动,但如果将波动原因完全归结于大年或者小年,难免有些武断。毕竟,影响考研分数高低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当年报考人数、招生人数以及出题难度等。


不过,话说回来,从教育部考试中心公布的历年考研公共课的平均分来看,考研奇偶年一说也绝不是子虚乌有,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没有像考研小伙伴传的那样神乎其神罢了。


接下来,小编就将从网络收集整理的2012-2021年这10年间的考研公共课平均分呈现给考研小伙伴,以供大家参考。

2012-2021年考研公共课平均分一览表

注:数据从网络收集整理而来,仅供参考

首先,从表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考研数学的平均分基本上呈现出奇年偏高,偶年偏低的整体态势,但考研英语则恰恰相反,至于政治,高低分则在奇偶年交替出现。因此,笼统的概括考研难度就是偶年低,奇年高并不十分精准,顶多只能说某一门公共课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这样的规律。


其次,尽管从数据上来看,考研奇偶年现象的确客观存在,但是,这是否就如实反映了考研难度的真实面貌呢?我想,答案可能未必。很好理解,因为分数除了受试题难度影响外,还受报考人数的影响。


以考研数学为例,随着这些年研究生扩招,考研人数显著增加,那么如果新增考研人的数学基础达不到平均分以上,即使在相同试题难度下,考研平均分也会下降。同时,大家都有趋利避害之心,也就是说,一旦今年分数太高,势必会让一部分基础较差的人望而却步或选择报考其他专业,那么随着报考人数减少,考研平均分也会相应增加。所以可以这样说,只根据大小年来判定未来考试难度未免有点欠妥。


最后,相信更多的小伙伴会对今年的考研难度有所担心,毕竟,按照大小年规律,2022年属于大年,考试难度理应要上一台阶,这对备考小伙伴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但在这里,小编请大家不必过于担心,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题难大家都难,题简单大家都简单,所以我们始终处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其次,这两年,研究生依然呈现出扩招的态势,这对考研人是个天大的利好;最后,考研不同于高考,平均分的参考意义并不是太大,因为和我们竞争的只是少数人,只要我们胜过他们就可以上岸,而不必考虑竞争外的人。

所以,总结而言就是,无论今年是大年还是小年,既然选择了考研,就勇往直前,毕竟,大年、小年,都有一批心怀梦想的小伙伴步入心仪的目标院校,也许那个人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