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考研招生人数下降?说好的扩招呢?!
[摘要] 更多考研复习备考资料,可进考研资料q群自行下载:576027530
伴随着近些年考研人数的增加,竞争压力也是一年比一年大。
面对用人单位的“学历高门槛”,大家只好通过“继续深造”的方式,来应对“学历贬值”的现实,而且还有大批往届生和职场人也相继加入到了“考研大军”中,让原本就不容乐观的考研上岸率更是“难上加难”。
2022考研招生人数110.7万人,相较去年稍有减少(21考研招生人数:111.4万)。但报名人数每年有增无减,今年(22考研)报考人数很可能会突破400万,竞争难度很可能会更大了。
在如今的教育现状下,考研已经是大势所趋。
考研热度高居不下,报名人数连年攀升,但招生人数却跟不上考研人数。
由于年年都在提倡扩招政策,这几年的研究生招生人数一直处于增长状态,但根据统计数据来看,虽有增长但走势比较平稳。
眼看着离考研的日子所剩不多,关于今年的各项数据也是很多考生所关注的,只有知道今年的考研大背景之后,才能明确自己的位置和目标。
前段时间官方发布的《报告》显示
2022考研的招生人数为110.7万人
看到这个数字,很多正在备战考研的学生是“一片哀嚎”。
因为对比去年的数据来看,今年的招生人数不增反降了?这也就意味着,考研人们之间的竞争难度更大了。
虽然只减少了不到一万人,但对于考研人来说每个名额都是“无敌宝贵”,多一个名额,就少一点竞争压力、多一丝上岸的希望。
去年为了应对疫情带来的各项冲击,在考研方面相对有所“放宽”,2021考研招生人数达到了111.4万,首次突破了百万大关。
2022考研虽然处于扩招进行中,但是相比去年还是稍有减少。面对近些年研究生招生人数迎来的“首次下跌”,意味着今年的考研竞争难度“只增不减”,这届考生可太难了!
对于2022“考研党”来说,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需要面对三大“难关”:
▲考研报名人数“持续上涨”
前三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分别为290万、341万、377万人,每年以三四十万人的速度增长。
照此趋势下去,相关人士预测2022考研人数将突破400万人大关。
四百万人,这个数字是一个什么概念?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全国总计1078万人,也就是说,考研人数相当于高考人数的40%。这个类比虽然不是非常恰当,但是可以比较清楚直观地帮大家了解到考研人数之多。
在考研人数持续上涨的情况下,考生们面对的竞争难度和压力,都在随之增加。
▲往届生的占比“逐年增大”
2021年报考云南大学的考生中,有63%的人都是往届生。
以前,考研二战是一件非常罕见的事情,而现在的考研战役中,为了考个985、211大学不惜二战、三战,还有很多在毕业甚至工作几年之后,再继续考研。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2017~2020这几年中考研的往届生占比逐年增大,2021年早已突破了半数,按照这样下去,今年考研中往届生会占据绝大多数。
比起在校大学生来说,往届生们的复习时间长、备考经验足,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更占优势,这就无形中“缩减”了应届考研生的上岸率。
▲推免生和统招生的比例“差异较大”
考研人数增多、难度加大,这些基本的情况相信很多考生都已悉知,但还有一点值得大家关注——推免率。
国内很多高校尤其是知名高校的热门专业,其推免率也在逐年增加,比如最高的北京大学推免率达到了56%,南京大学为34%。
院校某个专业的推免率增加,也就意味着统招生上岸机会减少了,这就让推免生和统招生之间的比例差异越来越大。
考研形势日益严峻,我们该如何高效备考?
01关注考研资讯
以往遇到不少同学,都是一门心思钻进复习资料里,两耳不闻窗外事。
但其实,这样的做法很危险。
虽然每年的考研流程都大致相同,但是不能排除有特殊情况,比如去年的疫情,初试需要提前居家隔离、线下复试改成线上复试等等变化。
所以,关注考研资讯非常有必要。
如果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自己考研落榜,这也太亏了。
02专心备考
9月份了,想必很多同学已经完成了第一轮复习,开始第二轮复习,并搭配刷题,来巩固自己的知识。
这时候开始,就要格外注意自己的错题了。
错题题目为什么会错?再遇到了要怎么应对?
或者是不是反映了自己某块领域更薄弱一些?怎么加强?
思考这些问题,比埋头复习有用得多。
最后
对于2022考研党来说
备考时间已经不多了
这时候,也会有很多同学开始动摇
如果你也有些动摇,不妨想想自己为什么开始
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
再难也要坚持走下去,期待大家的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