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研究生自费元年 专家解读教育改革措施

来源:北京考试报浏览次数:1198发表于2014-03-04

[摘要] 2013年,三部委提出“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标志着研究生“自费时代”的到来。在“自费时代”,研究生助学金和学费基本可以相抵消,奖学金和其他收入来源甚至可以让研究生“挣钱”。

对于2014级研究生来说,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他们将搭上研招改革的“头班车”。记者列述今年将实施的改革举措,并请有关专家深度解读。

“自费时代” 寒门学子照样“不差钱”

2014年入学的研究生该交学费了。

2013年,三部委提出“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标志着研究生“自费时代”的到来。

在“自费时代”,研究生助学金和学费基本可以相抵消,奖学金和其他收入来源甚至可以让研究生“挣钱”。一方面,三部委提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博士生的学费标准,现阶段分别按照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10000元确定”。另一方面,随后出台的《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按照博士生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生每生每年8000元的标准以及在校生人数的一定比例给予支持”。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还提出:“高校要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加大对‘三助’岗位的津贴资助力度。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除按规定享受上述政策外,还可享受减免学费、特殊困难补助、入学‘绿色通道’、国家助学贷款。”

北京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立勇表示,避免奖助政策“一刀切”后,如何让奖学金“用在刀刃上”是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通过“奖优”提高研究生质量。自费改革要改出“梯度”,学校将在现有基础上建立一个资助和奖励力度有较大提升的奖助体系。寒门学子不存在读不起书的情况,只要足够优秀,照样“不差钱”。

新增招生单位 考生选择更多

2014年全国新增40家研招单位,其中,北京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华女子学院和陆军航空兵学院3家,其余37家为外地招生单位,涉及天津、上海、河北、安徽等省市。据了解,这些学院所招收的硕士研究生既有学术型硕士也有专业型硕士。

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陈岚介绍,借国务院学位办“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的东风,学校于2012年底获批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2013年通过调剂接收第一批生源,2014年开始正式招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生就业办主任朱文帅表示,2014年是研考生以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第一年。大多数报考本校的考生对学校有更充分的了解,报考时有目的性,而不是盲目服从调剂。增加招生单位,不仅让考生有更多选择余地,也有利于更多招生单位选拔优质生源。

深化教育改革 研究生不再“严进宽出”

研究生教育被普遍认为是“严进宽出”,入门门槛高,而毕业相对宽松,有考生为了“混”学历而考研。在这种形势下,三部委发布《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要求“调整教育结构、推进分类选拔、鼓励联合培养”。

在教育结构方面,发展硕士专业学位、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持优势学科、基础学科、科技前沿学科和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学科发展。在招生选拔方面,取消国家计划和自筹经费“双轨制”,推进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生分类考试,建立博士生选拔“申请—审核”机制。在培养改革方面,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重点是科教结合和多学科交叉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加大实践教学比重,推进与有关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机衔接。

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相关负责人认为,无论是对于学术学位研究生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要建立中国特色研究生培养模式都“任重而道远”。对于学硕的培养,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强化导师的责任是当务之急。对于专硕的培养,要做到和学硕相区别、和实践相结合,更需要高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北大各学院已逐步出台培养计划,今年会逐渐渗透。

专硕“三把关” 不当学硕“备胎”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专业硕士“火”了起来。今年研考中,专硕报考人数占4成,这离教育部学硕和专硕“平分秋色”的目标越来越近。然而,社会上也出现一些质疑:专硕和学硕含金量能否相当?专硕入学考试分数线低、培养时间短、教学课程少,能否保证培养质量?

三部委出台《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进”、“培养”、“出”进行“三把关”,从招生制度、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实践基地、论文应用、职业资格、研究生积极性、质量保障、联合培养、改革试点等10个方面改革。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弛告诉记者,今年各院校将结合学校情况制定新的培养政策。北师大招生将从“源头”上集中分类,每个学院都将制定自身培养规划。招生不再是学硕、专硕兼顾,而是根据培养方向重新分类。培养也将进一步加强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且具体到授课、实践、评审等环节。有些考生对专硕存在偏见,将其作为学硕的“备胎”,以为先报学硕,考不上可以再往专硕调剂。事实上,很多院校的专硕不存在调剂名额。专硕的质量将受到多方面把关。考生不要再把专硕当成“保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