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复试常见六大错误解析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浏览次数:1204发表于2014-03-03

[摘要] 2014考研成绩已经公布,考研复试在即,2014考研的学子如何赢得通往成功的“入场券”呢?在此总结了六条同学们在复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希望大家能够仔细阅读,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影响复试发挥。

2014考研成绩已经公布,考研复试在即,2014考研的学子如何赢得通往成功的“入场券”呢?在此总结了同学们在复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你有以下状况,则注定成功与你无缘。

第一:初试分数高,盲目自信

有的同学认为自己分数高,进复试完全没有问题,或者以为自己可以拿到公费的录取名额,这无疑是片面的,每年约20%进入复试的考生被淘汰,这无形中增加了复试的难度。复试偏重于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和科研潜力尤为重要。专家指出:在复试时,导师将通过交谈和提问,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应变与表达能力、创新意识进行全面考察。心理素质不好、科研能力不强或是专业知识面不广的考生就很有可能被淘汰。

考高分不一定排名高。即使排名高,照样被刷,尤其是非应届生和外校生。理由是:不懂专业知识,上了没法做研究,只会考试!所以,在等待复试或者调剂的过程中,建议大家主动联系导师,时刻关注招生动向。

第二:初试成绩擦边过,认为希望渺茫

差额制实行后,每年有120%的考生进入复试环节。即使你排名并不考前,只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获得录取资格也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不到最后千万不要放弃!据中国科学院研招办主任表示,好多同学以为复试表现不好,肯定录取不了了,其实这也不是一定的。有时候考生抽到的问题比较难,可能自己觉得自己回答的并不好,但是导师面试的时候比较看重的是考生回答问题的思路,对于比较难的问题,只要考生有一些思路,导师就会觉得这个学生很不错。那么他自己可能觉得回答得不好,但是导师已经很满意了。

研究生复试不仅考查考生对所学专业的关注,在某种程度上还要考查考生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职业素质,这是许多复试考生容易忽略的问题。导师喜欢学生既能踏实认真,又有创新精神。所以复试中,最重要的是让导师明白你是一个踏实肯干、值得信赖的人。考生面试时切忌伪装或掩饰,一定要展现自己的真正实力。另外,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考生还要注意创新精神的体现。

第三:联系导师,过于频繁

联系导师是讲究方法和技巧,并且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做到有礼有节。虽然考生确实有必要与导师联系,但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方式。例如,一些求学心切的学生会反复打电话与导师联系,假如有若干这样的同学与一位导师联系,必会影响导师的教学科研工作的进行,乃至影响导师的正常生活。比较合理的联系方式是通信。学生可在信中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年龄、性别、毕业学校(历届生可介绍工作单位与经历)、本科所学过的主要课程、毕业论文题目与要点、曾经阅读过的主要书籍等。若导师有兴趣,便会与你联系,一旦该考生进入到复试阶段,成功率会高一些。例如,去年某高校就有一位导师,在与调剂考生进行联系时,发现该生大学毕业论文与自己的研究课题完全一致,马上要求该生把毕业论文寄来,阅读后十分满意,最后的结局是双方都希望得到的结果。

第四:复试时不懂装懂,夸夸其谈

在专业面试时,很多考生都会被问到自己不懂的问题,此时你要记住:一定要诚实,对于不会的问题就说自己不是很了解,把自己所了解的尽量说出来,不要不懂装懂。导师既然问了那个问题,表明导师对问题很了解,考生靠蒙是不能过关的。如果老师问的问题你实在不知道,也不要慌张,更不要胡扯一通乱解释,考生最好在告诉导师不懂之后,尝试着对问题进行自己的分析和理解,这样老师会感觉,这个学生虚心诚实,善于思考。

第五:面试过于紧张,大脑空白

考研面试中,很多考生买了很多书,也背过一些类型的面试题,准备还算充分,但面对考官时头脑就一片空白。头脑一片空白其实有二种情况,一是“完全不知道怎么答,基本上没思路”;二是“答题前10秒头脑一片空白”。一紧张,双手就喜欢忙个不停,做些玩弄领带、挖鼻、抚弄头发、掰关节、玩弄手中的东西等动作。

出现“完全不知道怎么答,接着就是不知道怎么答,基本上没思路”这一情况,对考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面试技巧和正确的解答方法,还需要考生不断学习、进行系统梳理,加强思维的训练,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适量的实战演练是必不可少的。此外提醒考生,回答问题时要自信,谦逊,坦然,大方,得体,礼貌。

第六:专业不明确

许多同学由于第一志愿落空而慌乱选择调剂专业,为了增加读研的几率,有一部分同学选择一些冷门专业,显然,这种想法并不明智,在以后的就业中不仅会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状况,而且对自己职业发展并没有很高的提升;另外,也有很多同学盲目的广撒网,选择多所学些,虽然说多投递是好事,但是所谓有选择但不能乱选择,选择并非越多越好。当同时几个学校都愿意接受你的调剂时,要综合考察这几个学校的公费自费情况、师资力量、研究方向、硬件设备等等,最终确定两三所学校。并且保证这几所学校的复试时间不发生冲突,这样既增加了成功的机率,又防止盲目性。所以说,在着手调剂工作时,切忌病急乱投医,同学们不妨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渠道检索更多的信息,最大可能地切中市场需求的脉,进而做出理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