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人数五年翻番 “考研热”传递就业风向标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664发表于2019-12-19

[摘要]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报名人数达341万人,较上年增长17.59%。如果拿2016年177万人考研作为基数,五年时间,国内考研大军的人数已经翻番。

      考研年年热,今年仍然高“烧”不退。本周末,2020年全国研究生考试将正式开锣。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消息,报名人数达341万人,较上年增长17.59%。如果拿2016年177万人考研作为基数,五年时间,国内考研大军的人数已经翻番。


      蔚为壮观的考研大军,折射95后青年学子对求学深造的渴盼,但这一代人对更高学历的追逐,这个过程本身也糅杂着多种因素。除了考生本人希望以更高学历求得更好前途,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对人才智力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是近年来考研火爆的主要原因之一。


      考研人数逐年上升将是大势所趋


      2016年,177万人;2017年,201万人;2018年,238万人;2019年,290万人;2020年,341万人!这五年,全国考研人数的数字连在一起,是一条“上扬曲线”。屡创新高的报考人数,是“考研热度”最直观的体现。
      在研招网上,最近显示更新的四所院校——天津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河北医科大学纷纷传出报考人数创新高的消息,其中,天津科技大学2020年报考人数增幅达25.3%。
      另据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数据,2020年全国报考北京招生单位的考生共有46万余人,增幅达18.7%,再创新高。在北京,报考人数逾万人的高校包括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7家招生单位。
      “考研人数逐年上升,将是大势所趋。”沪上一所市属院校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促成“考研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高校本科毕业生人数逐年上涨,这在客观上让“考研族”的基数随之增加;另一方面,从这一代年轻人的成长和学习经历看,他们普遍生活在一个重视教育的大环境中——家庭条件相对殷实、家长舍得为孩子的教育投入,而学生本人也相信,更高的学历意味着更强的就业竞争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促进各领域传统行业和产业加快转型。在“新旧动能”转换的过程中,很多行业对人才提出了升级需求。而这一诉求传导到招聘市场,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学历门槛的提升。


      部分专业的热冷切换已经开始


      就业市场上的“风向标”,必然对应届生的考研选择产生直接影响。事实上,除了考研人数的不断增加,考生们的专业选择也在发生诸多变化,简单说,部分专业的热冷切换,已经开始。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越来越多的岗位开始要求候选人掌握数据分析和编程技能。今年,在向应届生开放的互联网技术类岗位中,明确要求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岗位占比达到52.2%,仅有4.8%的岗位接受专科学历的申请者。以眼下大热的人工智能相关岗位为例,近六成岗位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这份报告认为,企业对技术驱动的追求,促使技术类岗位的学历门槛持续提高。

      从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有部分前些年“火爆”的专业,眼下有所降温,最典型的如以金融、经济等为代表的商科专业,正从“过火”逐步切换到“温火”;与之相对应的,一批新工科专业正在崛起,对考生构成较大吸引力,其中,最火的当属人工智能专业。


      研究生教育不会“放水”只会更“严”


      “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完全确定明年的招生人数,预计不会有大规模的扩招计划。”有高校负责人坦言,对高校来说,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是首位的,未来的研究生教育不仅不可能“放水”,还会“严”字当头。因此,对考生而言,除了考研本身的竞争愈加激烈,即便考上了,未来的学习也并不轻松,而是一个不断“爬坡”、历练专业本领和技能的过程。

      教育部办公厅今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培养单位要珍惜用好办学自主权,严格执行学位授予全方位全流程管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责任,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落实及早分流,加大分流力度。
      还有高教界人士直言,虽然考研热度不减,但这绝不意味着社会用人标准可以过于简单化、以学历论英雄。“一些国企或大型企事业单位在招聘时,有时候一刀切地把招聘门槛设定在研究生学历。这么做可能让企业有面子,却传递了不正确的用人导向。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我们目前对人才评价不够全面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