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大忌:复习到一半换了目标学校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4337发表于2018-05-12

[摘要] 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在备战复习过程中出现临时换学校的情况,这么做无疑是增加了自己的备考难度。对于一些成绩突出的同学,首选自然是顶级名校的“王牌”专业,而对于剩余大部分考生来说,选择哪所考研院校着实是让人纠结的难题。

作为19考研大军中的一员,你的目标院校确定了吗?如果选择恰当,即使成绩不太理想依然有机会进入梦想殿堂,而选择失误,就会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考生在择校环节一定要谨慎考虑。那大家应该如何择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聊聊考研择校的事。


择校前你需要了解什么


1.了解报考目标的竞争态势及录取原则


为了确保报考的学校是较为保险的,考生需要对报考目标做到非常的了解,包括学术氛围、导师质量、历年分数、历年的报录比、招生人数,等等。同时要了解报考的院校是否有特殊的录取原则,包括考试科目、命题范围等。


2、选择有价值的院校 


在选定考研目标时,除了要确保能考上之外,还要让研究生读得有价值。有价值体现为经过两三年的学习,能够从进修过程中得到收获。这个收获一方面表现为知识上的收获,另外一方面是通过这个学历为你将来的就业增加一些附加值。


3、选择就业理想区域的学校


学校所处区域关系着考生就读期间接触的平台、视界还有将来的就业和发展。到自己打算就业的区域去读研是最好的选择。学生可利用读研的时间,多结交朋友,为自己踏上社会搭建关系网,同时熟悉这个城市,为未来的挑战做准备。


请做个理智的“名校控”


在考研大军中,有一类考生可以称为“名校一族”。这类考生非名校不报、非名校不考。他们中有的人明明可以上一个普通院校,但却选择再次考研;有的人为了考上心目中的名校,毕业后不找工作,已经成为专职考研一族多年;有的人为了考上名校的研究生,在大学期间不惜放弃兴趣爱好以及一切社会活动而专注于攻克名校考研题……这种对名校的痴情可以用“名校情结”来形容。这些名校一族为什么对名校如此痴情呢?他们到底为了什么呢?总结起来,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提升自我型

有的考生之所以考研是希望通过进一步深造提升自己,希望自己能在该学科领域有所建树。这类考生在报考学校时会更加看重学校的教学条件。


2.实用主义型

就业门槛促使有的毕业生在考研时选择名校。在这类考生眼里,名校意味着毕业后更好的工作机会、更高的薪酬待遇、更加宽广的人际交往圈。


3.虚荣型

有的考生对名校痴情仅仅是想要证明自己有能力,觉得考上名校比较有面子,能让老师、父母、朋友对自己刮目相看,这是虚荣心的一种表现。


4.自我妨碍型

那些各方面能力非常一般但却非名校不考、非名校不报的考生可能在潜意识里就是自我妨碍,目的在于为自己可能的失败找借口。


每年调剂阶段,一些普通院校的调剂效果却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在于很多考生都是“名校控”。有的本就出身名校,不情愿在考研的时候“走下坡路”,有的非名校出身,但却想借考研之机“鲤鱼跃龙门”。总之,许多考研失利者宁愿“二战”,也不愿放弃名校,在“名校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考研大军中,我们是否要坚持做一个“名校控”?


1、名校优势值得追求


名校之所以受到追捧,是因为它确实存在着许多令人无法抗拒的优势条件: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如云;教学质量过硬,学风正,环境氛围好;学校名气大,将来就业更容易获得青睐,走上社会有优势,等等。如果你真的有很深的名校情结,对名校充满了强烈渴望,并且报考专业与你的兴趣特长和人生方向相符的话,那么强烈支持你为了梦想去追!


2、专业实力应重于品牌效应


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将更加专业化、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对于报考专业的综合考察,如师资力量和科研水平等,应该放在第一位,甚至应该重于对院校品牌的考量。比如一所普通院校,名气一般,但就你要报考的专业来说却是一流水平,不仅教学实力雄厚,而且社会认可度高,将之与一个名牌院校的一般专业相比,显然前者更应得到你的青睐。


3、别让单纯的虚荣害了你


有一个不可否认的现象:每年报考名校的考生中,有一部分是出于跟风心理。这部分考生对于考研没有明确规划,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单纯出于“要考就考最好”的虚荣心理而报考了名校。勇气固然可嘉,但如果缺乏了实际考量,很有可能空忙碌一场。任何目标,都应该是建立在对自身兴趣和优势理性评估的基础上,避免掉入虚荣的陷阱。


避免择校的误区


1、盲目追求高校排名


在择校时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该所学校的某个专业在社会上的地位。希望各位同学仔细考虑,最后能做出自己最正确的选择,考上自己理想的院校学到真正的东西。


2、盲目追求黄金考研地区


发达城市的名校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研究环境,因此考研竞争尤为激烈,报录比通常是几十比一甚至几百比一。因此,我们在择校时应学会在多种因素之间寻找平衡点,根据自身实力选报合适的专业、导师和学校,不要“唯城市论”。所报高校地理位置的好与不好是相对的,只有根据自身实力作出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3、忽略高校师资配置


一些院校经过合并之后师资水平大不如前,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学生扩招后师资没有跟上,原先的师资水平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师资要求了。所以选择导师带的人数少的学校还是好的,可以得到老师的亲传,这样才能学到一生受用的真正本领,人数太多,到毕业的时候导师连自己的学生长什么样还不知道,跟自学没有区别,浪费了时间。


希望各位考研学子都能理性并结合自己的情况来择校。可以参考以下几点多角度考虑选择目标院校:


1、院校的文化、资源


一个学校的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往往能够影响一个人的气质和发展。就像清华被誉为理工的天地,而北大是文综的圣殿一样,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专业特质,个人的文化素养。同时学校的图书资源,研究资源,导师资源等也同样重要。导师的选择也很重要,找对导师求学才更省力。导师的重要性不在于学术本身,而在于他能为考生的学术之路提供大量的帮助。


2、院校选择符合考研目标


考生在考研中一般会存在这样的心态:一种是必须考上好专业好学校的;另外一种是只要能考上就行的。前者完全可以依据自己的喜好和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要更加注意权衡选择,尽量增加成功的概率。所以考生必须首先明确自己要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然后再根据各招生单位提供的有效信息来进行综合比较,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学校。


3、切合个人实际情况


考研不容易,读研的机会成本很高,一定要选一个能够实现个人抱负的大学,这样备考有动力,读研也有激情。理想的目标院校应该是建立在个人能力与个人抱负的交叉点上。所以建议大家对于考研目标院校的选择一定要量力而行,要确保有机会考上,可以根据自身条件结合预报学校、城市的客观现实冷静剖析,全方位考虑,争取做出最理想、最理性的选择。


4、调剂机会


考研是可以调剂的。它可以在同一专业的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调剂,也可以在同一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调剂,还可以跨院校跨专业调剂。因此,对考研来说,调剂是一个潜在的读研机会。报考热门院校冷门专业,在同一专业之内,可以获得更多的调剂到非热门院校的机会,甚至也会有调剂到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机会。此外,冷门院校热门专业的调剂机会相对较少。


5、科研院所:你不知道的优势


第一,与一般高校相比,科研院所的录取率高,录取程序也更公正。

第二,科研院所的培养侧重实践,实践经验更易提高。与一般高校的培养模式相比,科研院所更加侧重实践操作。

第三,研究生待遇高。由于科研院所培养学生的经费大多是来自于所承接的项目,所以学生在读研期间相当于“半工半读”,除了获得一些生活补贴之外,导师额外还会有许多补贴。


6、就业前景


北上广等大城市人才就业竞争激烈,越来越多的公司更加看重工作经验,刚毕业的硕士生直接就业的难度较大。而正在发展中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却少有人问津,这种反差也是造成研究生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所以考生应该摆正心态,在就业上理性选择,可以把目光放在一些有发展潜质的城市,硕士学历在那里会受重视,同样机会就多,成功的几率也大。


在选择目标院校的时候,我们主张根据所学专业的特点以及自身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来选择,而不是为了某些外在的、非理性的因素。考研不易,考名校更不易,在如此重要的人生抉择面前,建议大家理性选择,既不盲目自大,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亦不妄自菲薄,与理想失之交臂。


政治80分直达全程班

考研词汇精讲.jpg

211院校考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