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考研:保研是捷径还是坑?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025发表于2018-04-18

[摘要] 保研是读研的一种捷径,有如此说法。但是新东方在线也要提醒大家,保研不一定就适合你,也有很多坑。到底是捷径还是坑,因人而异,不要盲目推崇。

  大四那一年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意味的是考研、工作;而对于另一些学生来说,除了以上的常规路径之外,还有一条虽不宽阔但绝对“光鲜”的小路,那就是保研。9月申请,之后便准备面试,一两个月后公布预录取名单,本科生的保研之路看似“短、平、快”,但细细追究起来,事实其实并非这么简单。

 

  保研名额分配:行政化的又一体现?

 

  我们先来看两个真实的例子。西南某高校学生A,品学兼优,希望能通过校外保研到北京大学攻读硕士,然而学校为留住人才,规定成绩处于前列的部分学生只能得到校内保研的名额。A由此面临一个痛苦的选择:要么保研留校,要么自己考研。

 

  北京某高校物理系学生B,学习成绩优秀,并申请成为中科院物理所的保送研究生,在报考的学生中成绩也名列前茅。但当保送名额分配到该校物理系时,却只能给B专业型研究生的指标,他的梦想面临重要挑战。

 

  事实上,AB两位学生之所以在保研之路遇到阻碍,与有关部门对各个学校保研名额的分配制度有关。目前,教育部每年分配给学校的推荐保送研究生名额中,明确规定了内推(保送本校研究生)和外推(保送别校研究生)的具体比例,同时还对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的比例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例如,2011年度推荐和接收免试硕士研究生的工作中,教育部专门发文,决定北京大学2011年能够推荐的总名额为1600人,其中学术型1200人,专业学位型400;复旦大学推荐的总名额为910人,其中学术型710人,专业型200人。今年还特别规定了本校限额和外校限额。这一政策除了对学生自由申报研究生造成限制之外,似乎并没有起到特别的正面作用。

 

  以上两个例子都时实际发生过的事件,类似的情况在高校并不少见。任何一名高校学生都希望自由选择研究生学校,而高等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也是要在学生选择学习目标时给予尽可能充分的选择自由,但对保研名额的分配恰恰将学生限制在一定的制度范围内,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其造成的结果便是有些学生可能完全有资格申请心仪学校的保送资格,却由于名额分配中出现的问题而与理想失之交臂,或者说增加了不必要的考研成本。

 

  保研的校内门槛拦住了什么?

 

  再来看一个例子。安徽某高校学生C,科研创新能力突出,但考试成绩并不是十分优秀,在校内组织的保送研究生资格审查中没有达到标准。因此,尽管C已经凭借科研创新成果,获得国内某知名高校给予的保送研究生资格,但由于没通过校内保研门槛,失去了这一宝贵机会。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遗憾的事情?原来,在目前的保研制度下,本科生如果想成为外校的保送研究生,首先需要通过校内对学生的资格审查,通过者才能接受目标学校组织的录取审查。换句话说,学生的校外保研需要跨过两道门槛。这似乎与保研的根本目的相悖。要知道,国内学生即使是出国留学,也只需要通过国外学校的录取审查即可。这样来看,保送制度的根本目的是要将创新人才尽可能地选出来,然而实际运作中,保研制度究竟是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还是反而局限了个人的潜力?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有保研意愿的学生深思。

 

  然而,即便是本校放宽限制,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择校空间,问题还将出现——公平性。如果取消保研校内门槛,可能会导致某些有“关系”的学生,可以不用通过本校考核,直接凭借“关系”保入外校,加剧保研过程中的徇私舞弊。

 

  总之,保研是不是一条捷径,这个疑问句的答案因人而异。千万不要为了省点力气,而忘了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