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理性对待地方高校学生考研 避免盲目批判
[摘要] 近几年,地方高校的高考研率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地方高校学生考研背后的动因是什么?我们如何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化解地方高校学生考研面临的问题?本文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对地方高校学生考研问题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近几年,“考研热”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在“考研热”的大潮中,地方高校的高考研率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特别是在央视以“考研基地”对某些地方高校进行了相关报道后,一些网络和媒体也开始了热烈的议论,人们分别站在各自不同的立场表达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赞同央视报道,批评所谓的“考研基地”;另一种观点是为一些地方高校被称为“考研基地”而鸣不平,这两种观点可以说是针锋相对。但个人认为这种争论不仅仅是某些高校的问题,而是当前我国众多地方高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地方高校学生考研背后的动因是什么?我们如何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化解地方高校学生考研面临的问题?本文将从比较客观的角度对地方高校学生考研问题进行一些理性思考。
一、就业难是地方高校学生考研的现实因素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为了缓解就业压力,2009年开始进行研究生扩招,但扩招政策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形式比较严峻,地方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压力尤为突出。迫于就业压力,地方高校70%以上的应届毕业生都把考研作为他们的生涯规划之一,还有的学生准备参加公务员、选调生以及地方部门组织的人事招聘考试。可见,考研是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出路之一,而不是唯一的出路,例如有些地方院校的学生在面临读研和工作的两难选择时,学生往往选择就业而放弃读研的机会。地方高校学生通过考研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这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
二、教育资源短缺是地方高校学生考研的宏观因素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着相对集中的倾向,国家先后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即国家把更多的教育资源配置到重点大学。从重点高校分布省份来看,主要集中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山东省和河南省拥有的重点大学分别只有3所和1所。众所周知,山东和河南两省是人口大省,也是高考大省,从高考层面看,这两省的很多高分考生由于目前的高考招生政策而失去进入国内名校的机会,不得不被调剂到各省的二本地方院校。很多有进取心的地方高校学生通过考研去实现进入国内名校学习的梦想。
同时,教育资源短缺是制约地方高校办学的关键因素,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以及教学设备等方面。国内的重点高校拥有充足的办学资源,可以聘请国内一流甚至是世界一流的学者讲学、合作研究、合作培养研究生等,这些资源对一些地方高校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在我国很多人都把应试能力与素质教育对立起来,我认为应试能力也应该是学生的重要素质之一,学生通过自己刻苦、努力的学习争取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是最好和最公平的方式,一些地方高校学生积极报考国内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表现出他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
总之,地方高校学生考研凸显了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
三、自我需求是地方高校学生考研的内在因素
我国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不断,很多重点大学都提高了本校本科生保送研究生的比例,这无疑给地方高校学生考研带来了更严峻的考验,即使在这种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一些地方高校学生考研成功率还是比较高的。我想这里面的原因不是一些人想当然地所认为的“学校从大一开始就让学生决定考研”这种外在因素,而真正的原因则是地方高校学生追求向上流动的自我需求,这种自我需求转化成内在的学习动力。据所了解的情况,某个地方高校一个班级考取研究生的同学中,有五位同学经过硕士期间的刻苦专研和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目前正在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所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总之,这种问题可以说是中国所特有的问题,所以,针对地方高校学生考研问题,我们不可一味地批评和指责,这样会挫伤青年学生的积极进取的上进心和一些地方高校多年来形成的良好学风。希望这次有关“考研基地”的争论真的不是针对报到中所提到的某些地方高校,但愿以此为契机来探讨地方高校的发展问题。文章从综合治理的视角化解地方高校学生考研面临的困惑。
首先,社会(包括媒体)应给地方高校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中,地方高校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我们不要因“考研基地”的相关报道而对地方高校形成一些“偏见”。其实研究和熟悉地方高校的人都知道地方高校办学面临的困难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如客观的地缘关系使得地方高校的办学资源严重不足,现实情况则是用有限的办学资源寻求更好的发展。如果再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地方高校的办学将会更加举步维艰。
其次,一流名校和研究机构应该客观、公平地对待地方高校考研的学生,不要受到“标签”效应的影响。一流名校和研究机构应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和胸怀,为广大地方高校学生提供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公平机会,地方高校的“千里马”需要更多的“伯乐”。
再次,我们应该相信任何一所地方高校都会严格坚守自己的办学使命。一般来说,大学的使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创新。大学的办学使命是一所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如果偏离了大学的办学使命,地方高校将会失去发展的动力。所以,建议地方高校应该以此为契机进行自我评估,在坚守大学使命的原则下,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