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和“985”“211”到底是什么关系?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073发表于2017-09-21

[摘要] 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Double First-rate)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2月印发通知。通知要求,加快和一流学科建设,制订“双一流”实施办法。专家认为,启动实施的“统筹推进两个一流”战略,是中国大学冲刺国际前列、打造顶尖学府的“冲锋号”。

有关废除“985工程”“211工程”的传言再起。据《新京报》报道,教育部回应称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日前,教育部宣布382份规范性文件失效,其中包括《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关于补充高等教育“211工程”三期建设规划的通知》、《关于实施“重点特色学科项目”的意见》《关于继续实施“优秀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这被不少人视为取消“985”“211”的标志。

“并不是说取消了985和211。”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体制改革研究室主任王烽向界面新闻介绍:“985工程、211工程,还有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这些重点特色建设项目合并起来就是‘双一流’,都被纳入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推出又一重大举措——“双一流”建设。国务院2015年10月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文中简称《总体方案》),教育部今年2月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要求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目前正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拟于今年启动新一轮建设。

中国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由此有了新部署。根据《总体方案》,国家将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由国家总体规划,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级支持。自2016年起针对大学以及学科建设明确提出了“双一流”的任务要求,并分三个阶段制定时间表,最终目标“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实现节点定于本世纪中叶。

自1995年以来,“211工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等重点建设相继实施,带动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然而,这些重点建设项目的运行机制也暴露出局限,如存在身份固化、竞争缺失、重复交叉等问题。如何加强高校资源整合、创新实施方式,也成了中国高等教育亟待解除的发展阻碍。

从各级政府财政拨款占高校科研经费的比重来看,“211”“985”几乎成高校贫富分水岭。从2009年至2013年的公开数据显示,占全国高校总量14.3% 的“211”和“985”高校拿走了全国七成的政府科研经费,“211”高校拿走19.3%,为510.66亿元,“985”高校拿走52.7%,为1394.94亿元,其他高校共用28%。

“‘双一流’打破了之前的身份认证的门槛。这次无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院校,有学科优势和特色的都有可能获得政府财政支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向界面记者表示:“另外,‘双一流’并不是铁饭碗,并非评上一次就每年都有固定经费了,会经常有评估来判定具体情况。”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此前提到,政府要强化绩效评价,对支持力度动态调整,此外要避免身份固化。“要形成开放机制,对支持的学科适时调整。引导高校把工夫放在日常质量提高、一流水平建设上。”

与“985工程”、“211工程”不同,“双一流”建设并非“终身制”。“双一流”建设实行动态管理,以绩效为杠杆来调整支持力度。资金分配体现扶优扶强扶特:对实施有力、进展良好、成效明显的,适当加大支持力度;对实施不力、进展缓慢、缺乏实效的,适当减少支持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轮教育改革的扶持更注重总体规划和内涵发展。过去对“211”和“985”高校主要是提供经费、学科、设备、项目等硬件支持,而新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还将从师资队伍、创新人才、文化传承、成果转化等更多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包括高校的内部治理结构、社会参与机制等,都要进行深入改革。

此外,王烽指出中国高校同质化办学模式有望得到改善:“现在在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有两个重大政策,一个是双一流的建设,一个是本科的高校转型。这两项重点工作都从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强调学校的办学特色,本身就是走向多样化布局,无疑是利于提高学校竞争力。”

“废除985、211工程”的消息传出,舆论一片哗然,也带来很多悬念。985、211废除之争,两年前就开始了。当时教育部门回应口径是:不存在废除的情况。实际上,985、211并非是荣誉称号,依附在985、211名头下的高校福利会发生什么变化,这才是存废的核心之处。“废除985、211工程”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内敛式蝶变。这个转轨值得关注,因为新高考(精品课)改革方案中,将逐步取消批次录取,实施专业志愿的模式。毋庸置疑的是,废除985、211工程并不意味高校的梯度不存在了。

中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都曾经历这个“少部分”牛起来的过程,不过,基础教育阶段的重点校,即市重点和区重点,被示范高中取代了。比如北京一些中学,都叫示范高中,但不在一个梯次上,相差很远。“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否还会存在福利多寡之争?是否还存在 “三六九等”现象?目前还没有明显的趋势,但可以肯定的是,废除985、211之后,高校之间的梯度依然是明显的。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和等级现象短期无法消除。

实际上,早在2011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稳定,将不再新设学校。正是从这一年起,两个工程没再扩大规模。

“双一流”建设将加入滚动淘汰机制

如何推进“双一流”建设?袁贵仁此前提到,政府要强化绩效评价,对支持力度动态调整。

此外要避免身份固化。“要形成开放机制,对支持的学科适时调整。引导高校把工夫放在日常质量提高、一流水平建设上。”

一位教育部官员表示,“双一流”建设的评审标准和资金分布都会有新的机制,不会像以前一样向确定的一所高校拨款。“会更注重学科建设,同时在遴选上,会有滚动淘汰的机制加入。”该人士还表示,新建设方案会给一些之前没入围985和211的学校一些机会。此外,以前入选的高校,并不一定会被确定为“双一流”。

河北省某高校内部人士称,之前学校没能入选“211”,“双一流”对学校建设是很大的鼓励。“各校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调动学校积极性。”其介绍,河北文件刚下发,学校已入选“双一流”建设的行列。据了解,目前河北有4所双一流学校及一批一流学科,资助经费数目也基本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