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非统考专业介绍:化工过程机械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607发表于2017-09-19

[摘要] 化工过程机械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

一、专业介绍

化工过程机械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

1、研究方向

目前,各大院校与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相关的研究方向都略有不同的侧重点。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该专业所包含的研究方向有:

01装备监测网络与远程诊断

02过程装备与先进控制

03非金属材料成型理论与设备

2、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工学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合格的德智体条件,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事业心强;在化工过程机械领域里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掌握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对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的设计及理论与发展趋势有较系统的了解,并了解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前沿与动态;较熟练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研究分析方法和实验测试技术;能独立地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并具有一定的工程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一定的项目组织才能;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阅读和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外语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所需要的听说能力。

3、专业特色

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是机械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属于交叉型学科,涉及化工、石化、材料成型加工、热能与动力工程、金属表面工程等学科专业领域,是和我国石油化工支柱产业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工程应用型学科。

4、研究生入学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

③301数学一

④830材料力学

(注: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各院校在考试科目中有所不同)

5、相关学科与课程设置

与化工过程机械学科相关的二级学科有: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等。

该学科相关的必修课程有: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硕士生英语(一外)、专业英语、流体机械、应用数理统计、矩阵理论及其应用、数学物理方程、数值分析、最优化方法、张量分析、弹性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一)、先进制造系统(CIMS/FMS)理论与技术、机械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高分子材料加工原理及设备、设备状态监测与远程诊断、有限元法、现代机械创新设计、流体润滑与密封基础、化工设备失效分析基础、流体机械等。(以北京化工大学为例)

二、推荐院校

化工过程机械专业全国招生较强的单位有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

三、相同一级学科下的其他相关专业

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

四、课程设置(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

主要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第一外语(基础部分)英语阅读(一)、第一外语(基础部分)英语阅读(二)、第一外语(基础部分)英语听力(一)、第一外语(基础部分)英语听力(二)、专业英语(化工过程机械专业)、振动理论及应用、有限元法与计算机辅助工程、动力工程概论、超微颗粒制备科学与技术、过程理论与方法、材料现代研究方法、化工原理、物理化学

五、就业前景

(一)学科涵盖面广,发展前景很好

本学科专业面广,是为国民经济多个行业服务的涵盖多种学科的交叉型科学。由于它所主要面向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因而化工过程机械学科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一些专业优势比较明显的学校,如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毕业的各个层次的毕业生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硕士毕业生就业自由度很大。近几年,该专业毕业硕士生,除有四分之一左右在国内外继续深造者以外,就业去向主要有研究院所、大公司的研究部门和外资企业等。就业区域符合个人志愿,近年来留京工作的比例极大。

(二)现代过程工业的发展带动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的强大

过程工业是现代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范围不仅包括石油、化工、冶金、能源、轻工、医药、环保材料、食品等支柱产业,而且也是生物、医药、微电子、纳米材料等众多高新技术的基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工过程机械学科所涉及的领域已远远超出化工的范畴,其研究对象已涵盖整个过程工业的机器与设备。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过程工业的智能化要求的提高,过程装备监控,故障诊断,过程建模与生产工艺集成等已经成为该学科的新兴研究方向。由此可见,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毕业生的需求将越来越大,所以硕士生平时也应该多注意知识的积累与更新,为自己的就业铺平道路。

六、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适合从事本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中从事高层次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

七、拟报考专业全国较强招生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