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想到 211、985居然成了我的负担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916发表于2017-08-30

[摘要] “我现在特别自卑,觉得211、985成了我的负担”

前些天发的《资深HR告诉你,为啥要读985,211大学!说出大企业招人真相!》后台好多留言表示不服!

今天讲讲我们推崇的985,211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上了名校反而更加自卑?

非名校毕业的焦虑

名校情结像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印记根植在我心中。朋友小A如是说。

小A的本科学校是沿海地区一所颇有名气的医学院,只是不属于大家口中的985,211。每每提及她的母校,她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后悔。

“当年我的高考分数超了重本线那么多,明明可以填一所很不错的211,然而太傻了,就报了这样一个学校,又不够医学专业的分,现在找工作什么的处处受限,这真是我这么多年来,做过的最错误的一个决定,悔不当初啊!”

大概由于高考志愿填报带来的遗憾,小A在本科学校非常努力,是同学口中不折不扣的学霸。她的GPA在年级所有人中排到了10%,如果在稍微好些的学校就可以拿到保研资格,然而她的母校却没有保研名额,这让她一度感到绝望且十分受挫。

和千千万万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一样,小A选择了考研,好在她足够认真又有四年打下的良好基础,今年3月,她成功考进一所全国排名top10的985高校。

像小A这样的人有不少,因为填报志愿等原因,当初没能进入大家口中的211,985,他们自身能力不错,又有明确的目标,然而名校于他们而言还是心头的朱砂痣。

高考&考研,奋力一搏为了啥

阿朱也是这其中的一个,高考发挥失常,考研又没进入心仪的院校,目前她在积极准备二战迎接年底的研究生考试。而阿朱的弟弟开学就要进入高三,弟弟一向成绩优异,近来却成绩下滑严重.

阿朱作为“过来人”内心十分焦虑,一有空就给弟弟做心理建设,告诉他不上985,211是无法改变命运的,“如果你上不了好学校,你以后保研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考研了,现在国内多少名校的研究生名额都给了推免生!”阿朱甚至觉得考不上名校宁可让弟弟复读一年也不能随随便便上个双非(非211,非985)。

大家对于名校的追逐随之衍生出一堆教育机构,学生的压力日益膨胀。家长学生的焦虑情绪不断弥漫,仿佛不能进入一所好的学校,会是终身遗憾。

这样的教育机构不尽其数,并且充斥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高额的补习费也无法阻挡学生及家长的热情,课余补习早已不是新鲜事,素质教育虽然喊了多年,但高分才是家长们的最终诉求和目的。在现行教育体制下想要成功进入好学校,只有拿下高考获得高分才是硬道理。而对于高考没能进入名校的学生,大多选择从大一开始着手考研。校园内随处可见的文都考研,学府考研的招牌,明晃晃的海报写着加粗描红的大字“逆袭985,211,让你圆名校梦!”,登上网页,输入考研二字,点进来后发现依旧是这些字眼。

据小编所了解,为了上名校而复读的大有人在,为了考研逆袭的选择二战、三战甚至四战的也比比皆是。这绝不是小数目!看来名校的光环和魅力,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啊。

关于名校的好处毋庸赘言,无外乎那么几条。

然而真正被大家羡慕的,进入名校头顶光环的那些幸运者,真的像看上去那样光鲜么?不尽然吧。

名校生的自嘲

可能现实总是比预想的残酷,名校生中固然有拿到全球顶尖名校offer的大学霸,也有在自己的领域斩获头角得到青睐的,但更多的是,进入名校的学生也处在无尽的焦虑和迷茫中。

和自嘲“双非”的毕业生一样,他们也在经历人生的阵痛期,尤其是“名校光环”的压力,仿佛更容易促使他们走向不自信和茫然无措。

最能引起争议的莫过于今年3月份一位在复旦上学的女孩所写的《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这篇文章一经发出立刻传遍朋友圈,有人点赞有人诋毁,这篇文章的热度也从侧面证实了:大家对于名校学生的期待与实际情况的撕裂。

很多评论都是对写作者的指责和不满。我们期望中的名校学生居然如此期期艾艾,自怨自艾?你都已经上这么好的学校还瞎矫情!不想上就退学!

舆论的倾向性让人觉得,仿佛名校的学生不配拥有为前途悲伤慨叹的理由,事实上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

“我现在特别自卑,觉得211、985成了我的负担”

这是很多上了985,211学生的真实体会,如果没有配的上名校光环的能力,985,211其实与自己而言更像是一种负担。

我也是某个211边缘专业毕业的,当初冲着学校的牌子跨了大半个中国上的学,甚至连专业也没认真选择。周围的朋友大多也是来自相对比较牛的学校。

大家有种同感,四年的学习,不管学了多少,都觉得好像没有掌握什么,拿着简历找工作生怕被质疑是顶着211,985光环招摇撞骗。而毕业于国内top3的朋友因为学了土木工程专业,就业难度异常之大。以至于大家聚会吃饭的时候都开始怀疑人生。

名校不等于自己的实际价值,除去这种标签以外的自己依旧是个平凡无奇的人。对于许多家境一般甚至贫寒的名校毕业生,不愿再回小城市却又在大城市难以立足,没有房子和资金的加注,想象中的意气风发与现实中的残酷凌冽对比下,更是一番愁苦滋味。

上了名校,我还是买不起房。这是诸多名校生的心中呐喊。寒窗苦读多年,还是跨不过社会阶层,再也回不到过去一考定终身的日子,985,211像是一种无情的嘲讽悬在心头。

如果问我985,211带给了我什么?我想,除了还不错的学习环境和上进的同学,可能存在的隐形人脉,就是丰富且多元的价值观吧,但指望一个学校光环去获得些什么名利光环,很难很难,毕竟好的平台后靠的还是自己,到哪都需要真本事。

名校自然有它的独特价值,否则不会被奉上神坛,然而选择名校究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一个可以用来炫耀的谈资,为了实现家长的夙愿,还是真正为了提升自我就不得而知了。寒窗苦读多年,为的是什么一定要想清楚,午夜梦回辗转反侧时,希望可以不要忘了当年踌躇满志的所有努力。

来源 | 加拿大留学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