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验目标院校有没有学历歧视?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281发表于2017-08-28

[摘要] 考研无小事,除了转变观念,更需要让小事产生价值。

学历歧视与第一学历歧视

定律1

对考研而言,就是现在的专科/本科学历。

保送比例、复试权重和差额复试比,可帮我们初步判别这个学校有没有特别明显的第一学历歧视。

歧视是公正的反面,抵制歧视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武器,这就决定了不能随意扩大歧视的内涵和外延。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反歧视”混淆了偏好、偏见与歧视三种情形。

借此贬低名校学历的价值,走入了反智的误区。

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招聘时着重看应聘者的学历,其目的是为减少自己的用人风险,或者为减少人力资源成本。

但是,公平和效率往往是妥协的,不同性质的职业对公平也有不同的基准要求。

学历歧视大概基于两种流行的理由:“基础论”认为大专起点的研究生、博士生总归基础差。“混学历论”认为研究生都是混过来的,所以得看其初始学历”。

什么是第一学历?

1定义

对考研而言,就是现在的专科/本科学历(注意:专科要等毕业2年以后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考研)

第一学历,即国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学历,也就是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最高学历,排除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日制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脱产班、成人高考(函授,业余)、电大、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职教育。

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指办学水平至少要达到培养统招专科生的要求的学校,有招收全日制专科生的资格。全日制专科、全日制本科即通常说的统招专科和统招本科。一般指通过普通高考,统招专升本,全日制研究生入学考试进入就读的学校为全日制普通高校。

教育部对第一学历已明确为普通全日制学历。其实1999年中国大陆大学扩招后,并无第一学历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将某学生接受普通全日制教育的最高学历作为该生的第一学历 。

关于普通高校专升本(简称“普高专升本”)的情况,国家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全日制专升本按普通全日制本科来对待,第一学历为本科!

第一、第二学历的区分原为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第一学历主要是指统招学历;

第二学历主要是指除了统招以外的学历。

最高学历即一个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最后也即最高层次的一段学习经历,就国际及我国学位体系设置情况来看,最高学历是博士研究生学历。

毕业证书上写着“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的则为第一学历,标有“成人”或“自学考试”字样的为第二学历。

我国教育部规定第一学历与第二学历的关系是:同一层次的两个学历。

不管是第一学历还是第二学历,都是国家承认的学历,而且在教育部都有电子注册。

目前,很多在职人士通过成人高考、网络教育、自学考试等继续教育形式来进行专升本的学习,以获得本科证书,来考取公务员、升职、考研等。

因此,大家可以放心的通过成考、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形式来获取第二学历,

对于第二学历国家不仅承认,而且在很多领域都和第一学历有着相同的效力!

有本科毕业证后就可直接的报考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国家允许专科生毕业二年后以同等学历报考研究生考试,但多数高校实际上不愿招专科生,尤其是“211”“985”等重点高校,在招生时会设置各种障碍,例如:加试专业课,发表论文等。这些障碍其难度远远超过考研本身!

如何避免第一学历歧视?

1第一学历歧视是客观存在的

本科学校如果是985、211,那这个第一学历歧视基本就不存在,但是大部分学生他可能是二本,三本甚至有的是独立学院。如果是不知名的学校的学生,他就特别担心:我在考上这个好的学校以后肯定会面临第一学历歧视啊,好的学校他有自己的黑名单,他不要我,就算已经考上了复试还是能“黑掉”我。

那么怎么来判别这个学校有没有第一学历歧视呢?一般情况下我们要看三个指标:

第一个指标是这个学校的保送生的比例是多少;

第二个指标是要看这个学校的复试权重占了多少;

第三个指标是要看这个学校复试的差额比例是多少。

这三项是最重要的参考指标,那么大家也不用特别担心,因为实际上非常明显,本科学历歧视的,即你的第一学历歧视的学校并不算太多,而且大部分是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但反过来呢,我也不希望大家被一些励志鸡汤迷惑,这些其实是错的,比如:“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啊”,“你今天没有选择我是你终生的遗憾啊”等等,这些都是乱七八糟的心灵鸡汤,或者是一针鸡血,通常情况下你没法去改变一个学校对你们这个学校固有的看法,比如说北京大学在有些专业方面他确实看中你的第一学历背景,你不能像打鸡血似的——我就要改变这个学校!那如果真的是有第一学历歧视,我们就要避开它。

我一直强调:考研是一开始就决定了成败的!准备阶段工作一定要做足,一定要搜集信息和数据,适当分析,科学的做个决策,下面3条指标就说的更具体,如此,你还觉得这些基础性工作不重要吗?!

2保送比例

第一项重要的指标是这个学校的保送生比例。这个一般会在该学校的研招网上找到保送生的比例,一般在招生专业目录里面就能查到该校今年一共招多少人,其中推免生是多少,那你就能算出来他的推免生的比例达到百分之多少,如果推免生的比例超过了百分之四十甚至有的学校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那这个学校一定是喜欢保送生,他并不喜欢考进去的学生。北京大学有些专业保送生比例达到了70%、80%,那么这肯定是有第一学历歧视,她肯定是喜欢985、211的学生。那么这种学校就不要去硬冲。如果是40%以下的那说明它是可以尝试的。

学术硕士难考,将成为常态,并且其难度会越来越大。我们先来看几个数据:

1. 2018年,学术硕士占全国硕士总招生人数40%

2. 教育部规定,有资格接受推免生的高校,接受推免生的数量不得超过总招生人数的50%

3. 能够接受推免生的高校,一般情况下推免生中70%是学术硕士。

综合上面三项,我们可以得出的数据是,2018年,有资格接收推免生的高校中,可以考入的学术硕士人数不会超过总招生人数的5%(=40%-50%*70%)。这个数据,再分摊到每个专业的头上,基本上就真的是个位数甚至为0了。

3复试权重

2006年教育部明文规定,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一般在30%~50%。

2007年教育部再次明确招生单位可以实行复试一票否决制,也就是说只要复试不合格,不管初试成绩多高,招生单位都可以拒绝录取。

考研复试的内容都由学校自己决定,但主要都包括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这三个方面。最终的复试成绩=专业课笔试成绩×笔试权重+面试成绩×面试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成绩×外语权重。

三者之间的权重:外语听说能力测试的权重为10%,笔试和面试的权重是学校自己决定的,一般是面试占30%,当然也有很多学校面试占50%。

复试政策规则、考察内容、权重比例等这些数据可以在招生院校的复试通知等公告查询到,如果复试成绩占比太高,比如50%,或者不仅复试权重高,其中的面试权重也高,说明学校还是看重综合素质的,如果你并没有很好的表现,尤其跨专业可能不会太占优势,这种情况下在报考之初就要慎重选择这类院校和专业。

4差额复试比

第三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复试的差额比例。

考研复试采用差额录取,一般是按照1:1.2-1.5的比例通知考生参加复试。即使考研初试考的不错,进了复试也不一定能被录取。考研最终能否被录取取决于初试+复试的总成绩,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方式择优录取。

因为复试不可能是等额的。复试比例无限接近1:1是最好的,相当于不刷人,初试决定了一切。1:1.5以上的话相当于要100人,最多只能让150人来复试。如果超过1:1.5,比如1:2,说明第一学历不是很好的学生被刷掉的可能性比较大,这是一个指标。

5考生编号

考生编号藏着“大秘密”,教你如何读出有价值的信息!

1.进入目标院校的研究生院或者学院官方网站,在复试通知里面,查找往年的复试名单或拟录取名单。

2.找到名单之后,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考生编号这一栏,因为它的前5位代表着第一志愿报考学校的代码,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考生编号的前5位来区分第一志愿是不是报考院校的,如果不是,那么说明就是从外校调剂过来的。

3.这样我们就可以很容易通过复试名单或者拟录取名单,得到该校往年招生的生源分布以及复试调剂情况。比如调剂接收的考生原来学校,这样对于目标调剂院校的调剂偏好就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和判断,比如对于学校的性质985和211之类的。

4.如果你经过分析后发现,一个学校的录取名单,考生编号千奇百怪,而不是清一色,那么说明该校大部分的学生都是通过调剂招录进来的,也反映出调剂的名额和成功率还是蛮高的,当然这部分学校可能不是特别好,很可能第一志愿就没报满。

但是不是说好学校就没有,而只能说调剂的名额较少,至于多寡的程度,这个通过名单也可以大概统计嘛,这样各位在调剂的时候就更有方向性了。

调剂也是研究生招生和录取的一种形式,通过分析目标院校最终录取的生源情况,可以大概判断该校对学生第一学历的偏好和规律,虽然只能分析出调剂的情况,对于第一志愿就是该校的暂时无法区分(因为考生编号前5位一样),但是这也是一个很有价值和参考意义的分析角度!

6总结及应对之策

前三项指标呢,是最直观的、也是最直接的判别这个学校有没有特别明显的本科学历歧视、第一学历歧视,但是因为比例是一个相对概念,如果配合生源分布,分析结果就会更精确。如果在指标范围之内,复试差额比例没有超过1:1.5,复试权重没有过半、保送生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四十,那我觉得这个学校很正常,你不要有太多的担心。如果这三项指标全部过了我说的这个比例或这两项都过了这个比例,那我建议大家避开这样的学校,如果你的第一学历不是特别好的话,你千万别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我见过有些学生是很轴的,第一次考复试被刷下来了,他觉得不对我不公平啊!然后呢再来第二年,第二年可能初试就没过,然后再来第三年……我不希望你们这样。因为有很多学校第一学历歧视不明显,而且这里面不乏好的学校,你干嘛非要跟这些不喜欢你的学校过不去了,我不希望大家走这条路。

除了这三项指标以外,其实还有一些参考的东西。比如说这个学校专业课的题目,如果是开放式命题,你要特别当心,理工类的可能好些,比较少,尤其人文社科方面的!人文社科方面的这个学校专业课自己命题,而且命题的形式,不是让你记那些死的东西,他全部都是灵活的,全部都是让你去点评一本书、让你自己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学校你要当心,他本身的专业课可以变动的范围非常的大,他是有利于本校的学生,有利于他喜欢的学校的学生,因而不利于你们这样的学生,就是这个学校如果人文社科是自己自主命题,并且他的题目特别灵活、开放,那么这种学校呢,我建议大家也要避开。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学历歧视哪些学校会有、怎么来判定。千万不要自己在那瞎琢磨,它其实是有章可循的,有规律的,你可以据此踏踏实实的把这些超限的学校排除掉。既然他不喜欢你,我们可以选择跟他同等档次的,但本身没有第一学历歧视的学校。

学历歧视的是与非

1是

看到一则消息,说一本科就读于西北普通院校的学生,工作两年后,考上京城一所名校的硕士研究生。他本以为从此“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却在找工作时屡屡碰壁。几番折腾下来,他发现问题还是出在学历上:招聘单位不光要看最高学历,还要看第一学历。在名校学历的含金量逐渐被稀释的当下,这种现象是“学历歧视”的新演绎形式。

一些本科就读于非名校的学生,花了三四年时间准备名校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好不容易通过了笔试,甚至分数不算低,却在复试中被淘汰了。与此同时,一些名校因为有较多推荐免试指标,很多学生轻松获得“保研”资格。这被称为名校的“学缘歧视”,名校的研究生院似乎更乐意录取本校或者相同层次学校的本科毕业生。

歧视是一个泛化的表达。遭遇“不公”时,人人都想舞弄几下反歧视大棒,仿佛那样便是“政治正确”。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反歧视”混淆了偏好、偏见与歧视三种情形。

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对歧视现象进行过系统性分析。他认为:歧视行为通常是歧视者的一种偏好,为了坚持这类偏好,他们宁可损失一部分生产效率,并为之付出相应的代价和机会成本。也有人认为,歧视是针对某一特定的弱势群体(或个人),按身份归类(如种族、性别、宗教、性取向等)而非品质,给予不公平、否定性和排斥性的区别对待。按照以上对歧视的定义,我们可以假设这样的情形:一位雇主宁愿意以更高的薪酬雇佣一位白人,而不是以较低的薪酬雇佣干活更棒的黑人。这就是典型的种族歧视。

地域歧视是中国人熟悉的歧视。地域歧视来源于地域偏见,河南、安徽、苏北就是重灾区。即便在上海一城,也存在着微观的地域偏见——“上只角”“下只角”的区别,至今影响着一些上海人选择居所、工作乃至婚配。当这种偏见固化并转化为实际行动时,就难免出现地域歧视。

但是,“学历歧视”既不是对“弱势群体”的区别对待,也不是刻意自损效率的偏见。一些人认为,在求职、升学的时候,不管来自什么样的学校,都应该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这句话不错,但是,“同一起跑线”的意义是招聘和招生方提供最基本的机会——投简历和报考的机会,而不意味着大家都被选中。

有人会摆出一句老话,说所谓“学历歧视”让一些有能力者失去机会。这是似是而非的诡辩。在一所好大学上学,享受更多的学习资源,接受良好的高等教育,难道不是有能力的体现吗?批评一些用人单位的唯学历论,是因为他们设置了过高或者不必要的学历门槛,比如环卫部门非要招个名校硕士研究生等。然而,借此贬低名校学历的价值,走入了反智的误区。

还有一句老话说:名校也有差生,非名校也有优秀学生。但是,理性的招聘方会综合考察应聘者各项素质,如果学历不如人,那就必须拿出证明自己能力的强有力材料。遗憾的是,一些抱怨自己遭遇“学历歧视”的人只看到一纸文凭的差别,却没有看到文凭背后所代表的实力,而除了学历,又无法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本事。

从用人单位角度出发,招聘时着重看应聘者的学历,其目的是为减少自己的用人风险,或者为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或许有人觉得仅以学历筛选太粗陋,有失公平。但是,公平和效率往往是妥协的,不同性质的职业对公平也有不同的基准要求。比如,在国家公职人员招录中,就不宜过度强调名校和非名校的区别,这是因为全社会对国家机关提出了更高的公平要求。但是,对一般企业来说,公平要向效率妥协。

一些本科非名校的研究生遭遇所谓歧视,主要原因在于研究生教育及其选拔机制——如今,考研应试化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顽疾,甚至某些非名校考生的整个本科阶段,就是高中的延长补时。与早早进入实验室,参加各种实践创新项目,轻松获得出国交换学习机会的本科名校同学相比,那些大学期间做了无数套考研模拟题的本科非名校学生的差距,显然是存在的。

歧视是公正的反面,抵制歧视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武器,这就决定了不能随意扩大歧视的内涵和外延。一个反歧视的社会,要先从对歧视给出精准定义做起。

如果不能以平等的心态去看待他人,你就做不到尊敬他,也做不到真实地认识他,更谈不到为他考虑。中国人从小接受着以考试分数论英雄,以学历论贵贱的熏陶,然而很少接受全面的人格培养,人文精神熏陶。

一个人即便没有什么人文主义的情操,但其他方面尚有一些可以自豪的地方,大概也不会执着于某方面的攀比。但大多数读书人除了学历还可以比一比外,再无什么自豪之处。所以,比学历,赢自尊,是中国大部分读书人的终身行为。当然这种行为也跟奶酪有关系。

学历歧视大概基于两种流行的理由:

1基础论

“基础论”认为大专起点的研究生、博士生总归基础差。

这种逻辑荒谬得让人以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没受过教育。如果受过教育,还持这种观点,建议用人单位将持这种观点的招聘者解聘,因为他的认知程度太低。他们才真是基础差!基础又不是一成不变。一个人即便过去基础差,读了这么多年书,做了这么多研究,难道基础还应该差吗?

受过教育的人,尤其是读过理工科的人,都应该懂得统计学上的均值和方差的概念。对一个总体,平均值上下都分布有数值点,总归有样本高于这个均值。假使基础是统计量,只要有某些点高于一定值,都应该认为他们的基础不差。

简单地说,对任何一个群体,经常有一部分高于这个群体的平均水平,甚至高不少。你可以说某个群体总体如何,但不能认为这个群体所有人都这样。

这种规律也广泛存在于自然界里。例如,无论是分子运动论,还是量子力学,都认为能量只是统计意义上的数值。总有一部分微粒,或某个微粒的一些时刻,其能量会高于均值。

实际上,也只能从培养计划上看大专的基础是应该比本科差。这里假设指的是理论基础。如果从操作能力上看,大专的基础恐怕要比本科强,当然这里也做了假设,假设对象是目前的高职。

我们不妨只看待理论基础这一块。大专的培养计划里理论部分确实在内容上少于本科。但是否就应该说大专生的理论基础就一定比本科差?估计本科生的老师都不太好意思回答。因为各学校并不严格按照培养计划办事。有的老师讲的多,有的老师删的多;有的老师认真,有的老师会混;有的学生学得多一点,有的学生学得少一点。怎么好说大专生的理论基础就一定差于本科生呢?只是时代不同,比例不同而已。

为什么我总认为持有基础论的人就跟没受过教育似的?还有个原因,正常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重视一个人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如果是做研究,还要加上研究方法。每个人不可能掌握全部的知识和能力。总要面对新问题,新对象,总要碰到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哪怕你是最出名的教授,你也经常面对新的研究方向,经常要跨学科,难道你都拥有了全部的知识?按那些基础论者的观点,这些教授还搞神马研究,回家种地去吧。记住,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学习方法和研究方法。

2混学历论

“研究生都是混过来的,所以得看其初始学历”。

首先,说这种话的人自己混学历就混学历了,别扯到所有人。不是所有人的研究生都是混的。我的研究生期间就看了很多书,其中不少很深,我的论文是认真做出来的。

其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打基础论持有者的耳光。倒是你们自己承认你们有很多人研究生阶段是混过来的,那你们怎么能肯定自己的水平还比初始学历是大专的人强呢?以前不少大学生到了单位,单位的那些工人悄悄说这些人是大学生吗,咋很多东西不懂?像我这种阅历丰富,大中专研究生教育都经历过的人,跟北大清华中科院以及下面的众多学府的师生打过交道的,就知道那里的大部分人是怎么回事?如果说我以前还挺崇拜这群人,现在我只佩服两个教授,认可一个老师。另外,我也对很多趾高气扬的感觉良好人士不以为然,觉得他们不过尔尔。


图片资讯插图.png

下载app领取免费视频http://t.cn/RCXgJW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