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这些数据指标 弄懂目标院校报考难易度
[摘要] 不少同学对于自己的目标院校有多难考并不清楚,而一些同学对于想要报考院校的考研难度也没有底。那么如何来看有多难考呢?
随着2018考研进入到暑期阶段,不少同学对于自己的目标院校有多难考并不清楚,而一些同学对于想要报考院校的考研难度也没有底。那么如何来看有多难考呢,下面根据一些数据指标来综合考虑,让同学们对于目标院校有个清晰的认识。
那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指标吧。
一、报考人数
首先是报考人数,因为有些热门专业,看起来招生人数较多,但是报名人数更多,相比之下可能竞争更为激烈,所以我们得关注报考人数,判断我们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当然,这一数据只能看到前几年的,但是足够我们大致判断出本年的报考情况。
因为目前很多学生都追求名校,所以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有的连着好几年都过千。对于这样的专业,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和坚韧不拔的意志,还是换个专业目标,对学生来说也有更大的机会考研成功。
二、招生人数
另外一个院校到底难不难考,我们要看一下它的招生人数;关于招生人数,一般院校公布的专业目录里面都有说明。一般是指出每个专业招多少人,还有部分专业仅仅显示这个院系今年一共招多少人。
同学们在报考时一定要打听清楚你所报考的专业的具体招生人数。招生名额越多,当然成功的希望越大。还要注意,为了保险起见,同学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最好能查看去年的数据。因为有的院校某些专业,每年招生情况变化比较大。对于这些数据,同学们了解越详细,考研成功的几率就更大。
三、录取人数
这一数据也非常重要。通过这个我们能得知这个专业去年到底录取多少人,再结合去年专业目录公布的招生名额,可以判断出该专业去年的招生录取情况。
有一点要注意,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实际录取人数多于招生人数,这是因为该专业当年生源质量很好,所以学校适当扩招。还有就是,最终录取人数大于报考人数,是因为该专业报考人数不足,有调剂生进来。这一小小的变化可能就是某些同学的救命稻草。
四、推免人数
之所以强调这个数据的重要性,是因为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所以我们在关注招生数据的时候,一定要把推免人数从招生人数中扣除,剩下的才是各位考生的真实的竞争空间。
目前这一数据现在各招生单位研招办、相关院系网站上应该都有公布。同学们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特别是非名校不考的同学更要注意。如若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太少,在10月底正式报名结束之前,同学们还可以修改报名信息。否则一旦报考这种火爆专业,考研成功的希望非常渺茫。前往不要忽视这部分,不然白白浪费一年时间可不好。
五、报录比
报录比数据相信很多同学都会留意,这一数据直接可以看出目前专业的热门程度,用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这一数据直接反映出某专业的火爆程度。有很多名校的热门专业报录比达到10:1,甚至20:1,还有更高的。
例如,人大经济学院和财政金融学院,2014年金融学专业(学硕)报考人数2009,最终录取265人,其中推免生143。金融专硕报考989人,最终录取148人,其中推免生34人。这就是名校热门专业的真实情况。想要报考的学生就要格外注意了,难度也很大。
六、复试分数线
复试分数线一般在每年四月,待国家线公布以后,各招生单位开始根据国家线划定本校的复试分数线。除了早在三月份就已自主划线的34所高校之外,大部分高校大部分专业的分数线一般都是国家线。
目前自主划线的高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
根据给同学们分析的这些数据,同学们可以根据以上六点来评估自己的目标院校,根据数据分析来看自己目标院校的考研难度,同时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院校报考。最后在暑期阶段,希望同学们能够把握好黄金时间,只要同学们认真复习,一定能离理想的院校越来越近的!祝所有2018考生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
【活动链接】http://t.cn/RKaWd29
【活动一】海量优惠券 买就满减
【活动二】下载考试点APP 立得新人礼包
【活动三】砍价活动 砍到满意再付款
【活动四】乐享真题 正版考研真题免费拿
【活动五】抽奖活动 手机等你拿
【活动六】全网视频课程 三天免费畅学
【活动七】神秘活动 静待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