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考试开考缺考超10% 90后考研心态比较好
[摘要] 1月4日是2014考研第一天。杭州约1.5万人赴考。今年是杭州考研数四年来首次下降的一年,较上一年下降了1750人,高校研究生院老师推测,这与读研要自费,一年8000元有关。来看看记者带来的现场采访报道吧。
昨天,考研第一天。杭州约1.5万人赴考。
今年是杭州考研数四年来首次下降的一年,较上一年下降了1750人,高校研究生院老师推测,这与读研要自费,一年8000元有关。
下沙一高校考生告诉记者,一年前学校分考研教室时,需彻夜排队,他挤进的那个教室最初有60~70人,临考前只剩下了10来人。
杭州市教育考试院一位工作人员说,在所有考试中,考研的缺考率算是高的,每年至少百分之十以上。昨天首日考完后记者再问结果,他说从各考场反馈的情况看,今年缺考的人也不会少。
考研真的降温了吗?那些坚持下来走进考场的考生,怀着对未来怎样的期待?
带着疑问,记者候在考场门口。
虽然今年考研不再有年龄限制,但进出考场的,绝大多数还是年轻人,记者听到了各个版本的考研故事,其中3个90后的故事,和他们这个群体给人的印象一样,更关注自我,更喜欢自由,更渴求个性。虽然,他们只是考研大军里几个不起眼的样本,但相比那些站在毕业分叉口,连自己将来想怎样都不知道的同龄人,他们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不降低要求,为目标坚持到最后。
小冯:一年没找工作,父母每月给1000元钱
我选择的考点是杭州广播电视学校,那里多是报考理工科专业的。从近两年的统计数据看,理工科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和薪资报酬,都比文科生好一些,研究生应该也是。
昨天上午考了思想政治理论,属于统考科目。
我提前10分钟走出考场,“开局”似乎发挥还不错,今年的题,比去年简单。
这是我第二年参加考研了。
去年这个时候,我放弃了母校保研的机会,去考上海交大,差了几分,今年的目标是厦门大学。母校是杭州哪里?还是不说了吧。
继续复习备考的这一年,我没有找工作,父母每月往卡里打1000元钱,和大学四年给的生活补贴一样。
这点钱对离开校园、独自在杭州生活的人来说,是不够用的。所以复习的时候,我也给创业的同学打打零工,打工时更坚定了考研的决心。
起码我知道我不适合创业,人家是富二代,烧点钱也没什么。我的理想状态是,未来在产、学、研结合的工厂里做研发工程师,但光靠一个本科文凭要进这样的单位,不太够用。
如果今年失败了,怎么办啊?
这个问题对我来说无所谓,找工作呗,理科生不难找工作,但工作几年后,我一定会再考。
如果考上了,我也不会太乐观。研究生不一定比本科生好找工作,很可能3年后,就业形势更严峻。我考研,一部分是为了增加就业竞争力,更重要的是保持学习的习惯,很多人工作后,就再也静不下心学习了。但养成学习的习惯,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重要。
其实啊,我现在更担心的是,还没有女朋友。哈哈。
小赵:要有发展机会,还得拼学历
我是读工科的,工作两年了。
哈,看出来我和其他人不一样了吧,不背双肩包,拿公文包了。
我在一个汽车集团当工程师,国企,福利还好。年薪?10万+,在同学中,算中上吧。
工作挺好为什么还考研?
这挺好理解的吧。工作后再考全日制研究生的,现在不少。这个社会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了。
毕业那会,我就给自己定下了“三步走”计划:
1、毕业后先就业。我学的是工业自动化,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专业,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对于再深造有好处。
2、工作两三年后再考研。像我在的企业,虽说应聘时本科学历够了,但国企的晋升空间相对小一些,要有发展机会还得拼学历。
3、如果考上了,果断辞职,考不上就继续干着,继续考。毕业后的打算?先保密吧。
这三步,我自己挺坚持的,父母有些犹豫,他们也支持我考研,但要放弃现在的工作,又觉得可惜。我就这样安慰他们,硕士毕业后,即便我再回原单位工作,和在那里再混3年相比,起点也不一样了。
无论如何,我对自己不会降低要求,不会去混日子。
小胡:应届毕业考研,春季找工作也不晚
我是应届毕业生,你们报纸上说的考研大军的主力之一。
我在浙江工商大学读大四,原来专业是会计,考研报了经济学。
听说过“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了。我们会计专业还算好找工作的,就业率挺高。好几个当初和我一起备考的“战友”,找到工作后,就不考了。
我们身边这样的同学,在考研大军中人数挺多的,所以考研的考场经常会少人。
近半年到我们学校宣讲的企业不少,如果多跑几场,说不定我也坚持不到现在。
嘿嘿,不过呀,最后我一场招聘会也没去,甚至没有做过一份简历,因为从长远看,会计学的就业方向还是狭隘了些,再学个经济,发展空间会更大吧。
我爸爸妈妈是60后,爸爸是公务员,妈妈是老师,每天就是上下班,然后周末休息,休息也只是睡觉,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这样的生活太模式化,挺没意思。如果我将来做了会计,估计也差不多,我想要一种稍微不一样的生活,考研,也算给自己一个不一样的机会吧。
如果今年考不上,春季还有一波招聘潮,再找工作应该也不晚。
徐洁 沈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