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 北大状元错题集制作借鉴攻略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081发表于2017-03-11

[摘要] 那么,数量在解题训练中难道不重要吗?的确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一环。说到底,解题训练的根本目的,是缩小自身思维能力与出题者的要求之间的差距。任何一个想要从应试体系中脱颖而出的人,都会使用错题集来总结他们解错或解不出来题目的原因,争取做到有则改之,不重蹈覆辙。

哪些科目最需要做错题集?

先说文科吧!

语文和英语都是语言类的科目,考查的题型分基础知识(语文的语音、字词、病句、表达,还有英语的语法)、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三类。其中,基础知识属于多练就熟的范畴,本身是不具备任何思维难度的;至于阅读理解和表达应用,它们的随机性和偶然性都很强,就算有解题方法,基本上也是靠平时多加积累才能总结得到的。因此,这两科我不大建议做错题集。

历史和政治嘛,客观题倒还灵活些,但世界上能引用的伟人语录和史籍图文太多了,想要做好这类题目,终归还得练好自己的理解力和观察力,至于其它的都是记得就会不记得就不会的事了。主观题就不用说的,基本靠背诵记忆。因此,我也不怎么建议这两科做错题集。

最后说地理,因为地理算是文科之中最具理科性质的科目,其能力要求真可谓集文理之大成。现在文科综合里的地理题几乎都结合图表进行考查,而且地理有很多知识点都是动态的,比如大气洋流的各种走向等等。所以要是错了地理题,不进行一下反思是不行的。

再说理科,也是很多同学认为的,最值得做错题集的大类。

数学和物理则完全是理科思维的集大成者。光记得公式定理只能是图样图森破,因为要想在这两科的题目中找出理论依据,也是需要思维方法的。关于物理题,举个例子,受力分析估计大家都能掌握得不错,但要是你对整体法和隔离法不熟练,要光想用受力分析解出那些斜面滑块一起动问你受几个力的问题就要费很大劲了。至于数学,那就更不用提了,几乎每道正常一点的高考题都是到处设坑埋雷,到处你都必须加以留心。更何况,数学题型千变万化,解题方法及其组合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对数学错题的研究和反思是十分有价值的。

综上所述,我的意见是:数学是最需要做错题集的科目,物理、地理次之。

那么不需要做错题集的科目又怎么办呢?建议是:让教材/参考书/笔记本发挥错题本的功能。因为这些科目都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那么只要你有了错题,就要在教材/参考书/笔记本上找到那个错误点对应的知识点,用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标记(画线、荧光高亮等均可),每错一次就标记一次,久而久之你就能发现你有哪个知识点错误率比较高,应该加强记忆了。这样做不仅非常方便,也顺便为那些需要做错题集的科目腾出了必要的时间。

另外,我也分享个我在高考前100天的经验:对于语文、英语、化学和生物,我都各自备了一个小小的活页笔记本,只要碰到错题,就把错题相关的知识点、答题规范、审题要点记进小本子中,每天吃饭时、睡觉前拿出来翻一翻,就能在考试时规避掉不少常犯的错误。

如何做错题集?

思路指的是你在解这道题时的全部思想活动,包括你对题目条件的分析、初步的想法、推导过程等等。尤其是卡了壳、出了错的部分,更要着重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此强烈建议不要忽视计算失误!我有个师兄,直到高考前不久才通过总结错题找出了他的化学计算题老是丢分的原因:他一直都把1除以2算成了2!如果这个错误延续到高考,你连运算都能失误,那就真是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正确的解法习题解答给出的标准解法一定是要抄录下来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起步较差的同学至少要做到的;如果基础还不错,那么对于自己做错的每一道题,都要争取得出更多的思路。之所以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思维能力,另一方面也是契合应试考核的要求。以高考等选拔性测试为代表的应试体系考核,实质上就是检验你在一定时间内能展现多少出题者所要求展现的能力的一种手段。因此,不排除有些所谓的"标准解法"对你本人的思维难度或计算负担已经过大的可能,那么,继续寻求更简便、更符合你思维特点的解法是非常必要的。而精益求精的同学要做到的就是举一反三,也就是找出与这道错题题型或思路相似的其它1~3道题,将自己在研究错题时得到的经验和技巧在新题上加以运用验证。不过,自己单独完成这部分的难度不小,可以请老师帮忙找题。

反思记录完了上述两项内容,最后还得有个总结归纳的部分,简明扼要地表达出你的思维能力和出题者的要求还存在哪些不足,有哪些环节做得还不够好,以及你从这一系列对错题的研究中收获的经验和技巧。

有同学可能会问:做的那么辛苦,如果做完又不看,那又有什么用?

其实,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的亲身经历可以证明:如果你真的能以上述步骤认真地研究过一道错题,那么你就不用再担心自己会忘掉这道题的思路,因此也就无所谓看或者不看了;退一万步说,就算你最后还是忘却了抑或没太认真做,那还可以不时翻翻错题集中的反思部分嘛,效果一样好。祝各位同学都能做好错题集,用好错题集,取得理想的成绩!

获取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

微博:@研究生招生资讯网

APP: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