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张立齐第二次申请去少数民族地区支教,上一次是2014年申请去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但因程序问题未能成行。他申报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之前并无台生申请,系统也未设置台籍志愿者的选项。“当时的心态很焦灼,想为祖国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可是有身份障碍。”张立齐说,“我的想法很简单,作为一名台湾人,支教是向国家尽一个公民的义务。”
2013年来大陆求学前,张立齐曾协助导师在台湾民意机构处理公务,见证两岸关系的新变化,萌生了到大陆求学的念头。进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后,他选择“民族与宗教”作为研究方向,“支教既是完成课题研究的需要,也是了解大陆的全新窗口。”首次支教申请被拒并未让张立齐心灰意冷,2015年他再次申报,相关部门会商研究后同意了他的申请。
2015年9月,张立齐作为北京大学第十七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保留学籍一年,赴大板第四中学支教一年。大板四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距离北京580多公里,需要坐九个小时的火车和两个半小时的汽车。
支教学校已7年未招过教师,张立齐要教历史和地理两门课,既教初一也教初二,是全校唯一跨年级跨学科教学的老师。教学量也是全校最高的,有300多名学生上他的课。
首次站在讲台上,张立齐介绍自己来自台湾,孩子们没有出现期待中的惊讶,而是一脸木然,他才发现初中的孩子还不知道台湾在哪里。第一堂课讲到一半,发现上课远非想象得那么容易:自己的闽南口音学生听得“雾飒飒”,不时冒出的繁体字让学生不明所以,两岸认知的不同又增加了历史课的难度。第一次来到长城以北,北疆生活对他而言更像一场“大冒险”:冬天零下二十多度,大雪及膝;宿舍除了两张高低床空荡荡;学校附近没有商店;食堂每餐只有一个菜……
为尽快从学生变成老师,张立齐不断向当地老师“取经”,一有空就翻阅内蒙古历史文化、边疆和少数民族等类型的图书,他还自学农村党建知识,让自己的教学更加“接地气”。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每月担任一次值周老师,休息日时苦练拼音打字、简体字板书两项“硬功夫”,生活虽然清苦但却忙碌充实。
学校牧区孩子较多,带着草原的“野劲”,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他就改变严肃刻板的教学方式,制作大量课件和动漫,行走两岸的经历也被他融入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加强与学生的课堂互动,让孩子们“想闲都闲不下来”。一个多月下来,孩子们爱上了这位风趣幽默的台湾老师,下课后他身边总是围着一大群学生,还有孩子顽皮地模范他的台湾腔。
为便于家远的孩子往返,大板四中实行双周轮休,上课十天休息四天。轮休时,张立齐会骑着自己买的摩托车,深入牧区进行“民族与宗教”课题调研。他还会做一些公益活动,联系北大同学或企业为学校捐书,筹募资金组织成绩优异的学生赴北京参观大学校园等。张立齐说,他最害怕孩子们与时代脱节,“我要告诉孩子们,世界上除了放羊和种地,还有那么多职业可以选择。”
大学读工科的他还成了“老师的老师”。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当地老师习惯用板书,他就手把手地教他们熟悉设备、做课件。学校网站维护人员缺乏,他就主动承担维护任务,还带出了一些“徒弟”。学校没有专职心理辅导员,他就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解答心理困惑。
忙碌之余,张立齐发现幸福其实很容易:学生一声稚嫩的“谢谢”、同事感激的目光、门口保安一句“回来了”,都是让他感动好久。支教以来,他每天都被孩子们感动着:一同支教的同学戴月在讲海伦•凯勒时,自然跟了句“她的生活是我们常人所无法想象的”,结果有个孩子却举手说“我知道,因为我的妈妈就是这样的”;经常有孩子偷偷向师弟孙琪松的桌子上放苹果和糖,而这些零食孩子们平时都舍不得吃的。
这一年,张立齐看到了《狼图腾》里描述的漫天风雪,也喜欢上了在草原上放声高歌;他的简体字写得越来越流畅,普通话说得更加字正腔圆;他习惯了在北京与内蒙之间奔忙,也感受到了大陆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异;他学会了与孤独相处,也学会了独立与坚强。张立齐说,支教生活在不断唤醒他:不要小确幸,不要在自我的小世界中怨艾踌躇。
“支教是大陆求学路上最美的休止符。”没有城市的喧嚣,也没有大学校园的紧张,物质的简单也让他开动全部感官,感知着变化中的大陆,“大陆天地广阔,台湾人又有吃苦耐劳的淘海人精神,只要放手去干,大有可为。”
“如果不来支教,我不会知道,可以为这里的孩子打开一个新的世界。”张立齐希望有更多台湾年轻人跟随他的脚步,加入到支教队伍。“带着感恩的心沉下去感知大陆,你会知道,这才是我们一直渴望的生活。”
【考试点编辑:点点小编】
免费课程推荐:
万伟2017考研英语全程通关班
2017考研专业院校选择规划指导
更多免费资料:
考研资料推荐:
2017考研英语必读杂志—经济学人2016年5月双语版合集
教育学考研——历年高校重点知识点及考点汇总
考研数学高分必备三十六计【清华大学教授整理】
米鹏2017考研政治考神系列图书
2017备考,考试点名师为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