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学生和研究生谈谈三点阅读方式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177发表于2016-05-17

[摘要] 人类是追求知识的,并且将已经得到的各种知识写成书。全世界已有出版的各种图书大约有数十亿种,每年出版的新图书也有百万种以上。为了继承已有的知识,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

【考试点考研网05月17日】人类是追求知识的,并且将已经得到的各种知识写成书。全世界已有出版的各种图书大约有数十亿种,每年出版的新图书也有百万种以上。为了继承已有的知识,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所以中国人把送孩子上学称为去念书。把知识分子和有知识的人称为读书人和知书识礼的人。可见读书的重要性。

“世界阅读日”媒体上公布了一系列数据:全世界各国每人每年平均读书数是:以色列68本,前苏联55本,美国的全民阅读计划正在进行,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0本,日本44本,法国24本,韩国15本。而我国国民成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

苏联作家布罗茨基曾说过:“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来自知识的熏陶,也就是说——来自阅读。可见阅读对于国家和民族有着何其重要的影响。上面的统计数字也说明,居民的平均读书量是和那个国家的发达程度是正相关的。

大学生和研究生的任务,一方面是将人类已有的知识充实自己,另一方面要研究和开创新的知识,一句话是继承和生产知识。所以,为了充实自己,也为了民族的复兴和发展,我们要把阅读放在首要的地位。

在阅读方面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需要有一定的阅读量。

一个大学生或研究生,尽管也在阅读,但阅读量很少。除了啃老师指定的教科书,或导师要求看的参考书之外,什么也不读。或者,每天花在阅读的时间很少,十几分钟。这实在很难说够得上阅读。你想,你是专门从事读书的,阅读量还不如人家以色列一个普通人(每年68本)的阅读量,甚至连一个韩国普通人的阅读量也谈不上。须知,以色列、韩国人的阅读量大部分是业余完成的,他们还有职业,还要挣钱养家糊口。而你,作为一名大学生和研究生,阅读量太少,还不如人家普通人,那么你的知识就无论如何不可能超过人家普通人。想一想,如果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知识水平落后于人家,这就意味着,我们整个民族将落在人家后面。可见,提倡我们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拥有一定的阅读量,意义多么重大。

事实上,一座好的大学,其中的学生一定是阅读成为最重要的时尚。不仅有好的阅读习惯,学校的图书馆藏书和阅读条件都应当是第一流的。此外,读书会、读书讲座、同学之间阅读交流活动,都应当是十分活跃的。

据说哈佛大学的学生,平均每周要阅读六、七百 页的读物。如果把这些折合为两本书的阅读量的话,那么一年下来,假期以外,他们将要阅读大约一百本左右的阅读量。这就是世界一流大学要求学生的阅读量。我们有不少学校赶超世界一流大学的口号喊得很响嘛,最起码的措施,就应当先从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做起。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的阅读量实在是太少了。只有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我们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应对问题的能力才会大幅度地提高。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阅读量没有要求,把学校办成电影院或听说书的茶馆,学生在下课后一点阅读量也没有,那么我们的学校将会永远落在后面。

二、要有选择地阅读 。

阅读什么?这是一进大学门的学生很容易产生的问题。古人说“开卷有益”,意思是说无论什么书,只要是书,打开就看总是有益处的。这话是一千多年以前说的,那时,一是可供看的书不太多,二是最常见的书无非都是经史子集之类,所以这话在当时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现在就不同了,面对浩如烟海的图书,如果不加选择,就会像走入迷宫一样,越读越糊涂。特别是当今还有不少内容谬误或空洞无物的垃圾书,它花空心事弄一个吸引人的标题,在你废了好多功夫看完后,才感到大上其当。

作学生时,首先应当认真阅读的一类书,是教学参考书。一直以来,我们的大学教学,是教员对学生指定一本教本,老师照教本讲,学生把这本教本看得熟了,就能够考个好成绩。其实这对于学好这一门课是远不够的。基础课中的一些重要概念,绝对不是看一看一种叙述就能够领会的,必须参考多种不同的教学参考书的叙述,参阅它们从不同角度的例证,反复比较和玩味才能掌握。我自己就有这样的体会,念大学时,一些概念好像都懂得了,考试成绩也还不错,可是直到毕业后自己向学生讲这门课时,才知道自己原来的“懂得”是经不起问的,只有在备课中参考不同的参考书,并且融会贯通后,才感觉到是真懂了。为了尽早使自己真正学懂所学的内容,就要在第一次接触这门课的时候就把它学懂。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多读教学参考书。其实教学参考书也是很多的,要挑选比较有影响的久经考验的几种参考书来读。这一点只要请教本门课的授课老师就能够得到。

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是分专业的,除了要阅读与课程有关的参考书之外,还要阅读与专业有关的书籍和杂志。低年级的同学为了增进对专业的了解,可以挑选与本专业有关的科普读物,如数学专业的学生,可以读库郎写的《什么是数学》,张景中主编的《好玩的数学》丛书等;学力学的可以阅读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众力学丛书》等。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就要挑选本专业历史上比较重要的影响深远的经典著作,认真研读,此外还要挑选几种与专业有关的中外杂志,定期浏览,对于其中有兴趣的论文,可以挑选几篇精读,直到完全弄懂为止。如果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打好基础,那么研究生的任务就是在本专业发展的前沿发展学科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持之以恒,才能使你尽快达到专业和学科的前线,适应即将开展的论文和研究工作。

大学生和研究生在阅读以上两类与学习的专业有关的读物之外,为了扩大视野、增进修养,还需要读一些与本专业关系不大的读物。如学理工科的适当读一些文科的读物和文学艺术作品,学文科的适当读一些理工科的科普读物;他们同时还应当阅读一些有关名人传记、哲学、历史、时政评论和时事等等方面的书报和杂志。这些读物可以选择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阅读。

爱因斯坦认为:“只教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 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得到对事物及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受,人必须对从属于道德性质的美和誉有亲切的感觉,对于人类的各种动机、各种期望、各种痛苦有了解,才能和别的个人和社会有合适的关系。”就是说,阅读这类读物,可以使我们成长为真正健全发展的新型人才。

三、阅读的时候要善于提出问题。

我们在拿到一本书,是一字一字地照着念一遍就算阅读完了吗,不是。在阅读的时候一定要动脑筋,要一边阅读一边思索。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话是说如果只是学习和模仿,就会迷失方向,自己要干什么也不清楚;而如果只是思索,并不学习,整天空想,就算是一种懒惰。

我们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应当持两种态度来思索: 一种是站在作者的立场上来思考,尽量去理解作者是怎样来思考、处理和理解的;一种是站在作者的对立面来对作者评头品足,对于学术著作还要提出疑问、提出有根据的怀疑。对于文艺作品,一方面要能进入作者设定的环境,有和作者共同的情感,把自己感情和书中的人物融为一体;另一方面又要能够站在书外评论书中的不足,展开自己充分的想象力,去补充书中的不足,对于书给出自己独立恰当的评价。

这里我们需要着重强调怀疑性的思考。 一方面对所接触到的问题能够提出怀疑,是一个人有独立人格而不人云亦云的标志;另一方可怀疑原则是科学最重要的特质,一部科学史和创新的历史说明,一切科学技术的发现和创新都无不是从怀疑开始的。正因为对于一切知识和事物,无论是新生的,还是原有的,都应当是可怀疑的;对它们的怀疑,对人类社会只会有好处,没有坏处。也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马克思说自己的座右铭是“怀疑一切”。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真理寻求者,在你的一生中至少应该有一个时期,要对一切事物都尽量怀疑。”爱因斯坦说:“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好奇、疑虑开始的飞跃。”

在我国历史上尽管集权统治者不喜欢怀疑,有集权统治者“文治教化”下的文化也处处倡导盲从,不过在几千年中,总还是有人参透统治者的要求惟命是从的奥秘。春秋时代的孟子主张“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就主张对流传下来的书,不能尽信,要有怀疑。到了明代,学者陈献章则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这简直就是笛卡尔的“怀疑一切”的另一种表述。不过,在集权统治之下,这种怀疑精神不可能成为主流,只能说明,集权只能使用“文治”“教化”使怀疑精神不能流传,但并不能完全窒息怀疑精神。因之,从小在我国传统教育培养下成长的青年,应当特别强调怀疑精神。在阅读时,尤其要能够和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问题。

怀疑的态度,不仅适用于阅读的时候,也应当适用于对待导师、对待老师的态度。同样适用于对待上级对待比自己地位高的人的态度。一个学生不能事事听老师的,听上级的,老师和上级对的当然要尊重,如果老师和上级是错的,就一定要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而要判断老师和上级的对错,就有赖于独立思考,对于老师和上级发出的指令和主张,首先要敢于怀疑和质疑,要提出问题,只有充分理解他们是正确的以后才去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办。所以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说得真好。

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去阅读时,我们每阅读过一本书才会有所进步,才会积累起独立思考和创新的冲动,推进开展独立独创的事业。

我想如果能够注意到以上三点,我们的成长会更快,会更接近科学的前沿,会成长为和谐的有独立人格的人和完全的人。

【考试点编辑:点点小编】

相关阅读:

学霸硕士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

淮海工学院新模式教学培养研究生

民办院校的他用韧劲为自己拼搏圆考研梦

全民考研大时代:为什么一定要考研

在职考研联考全面取消 专业型硕士成为主流



520爱上考研·活动群1 免费获取专业课


免费
课程推荐:

第1讲 解读2017考研分数线及报录情况

第2讲 解读2017考研热门院校及其考情分析

第3讲 解读2017考研热门专业及其考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