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杂谈:请不要把青春交给没有规划的人生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897发表于2016-04-13

[摘要] 人们在职场发展中撞到了南墙,并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疑问,才回过头来质疑最初的抉择,重新反思自己的最初的专业选择、职业目标以及发展规划。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在进行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之前就做好职业规划?


“考研应该从什么地方着手?我该考研吗?”“我应该报考XX学校的XX专业吗?”,“我想考XX学校,麻烦老师告诉怎样才能考上?”编辑部时常会收到这样的读者来信,在一个个具体而细致的提问面前,我心里总会有一丝“其实我也不知道确切答案呢”的歉意。该不该考研,应不应该报考某个专业,别人无法替你做出选择,亦无法给出具体答案。

王小波曾经说,做任何事,都需要明确前提。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见过太多这样的例子:人们在职场发展中撞到了南墙,并对自身的职业发展产生了疑问,才回过头来质疑最初的抉择,重新反思自己的最初的专业选择、职业目标以及发展规划。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在进行考研或者就业的选择之前就做好职业规划?

所谓“你不规划人生,就被人生规划”,等候信息的到来,等待有人为我们界定选择哪个专业和学校,等候家长的指示,都是典型的被动等待的行为方式。很多毕业生抱怨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工作不对口,缺少发展机会,却从不主动要求改变自己,做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

事实上,在国外许多国家的教育中,学生的兴趣爱好或自身理想十分重要,职业规划教育在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时期就开始了。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建议大学新生入学后,就应该开始做人生规划,根据自己的性格、天赋来确定自己的兴趣和将来适合的职业。

当然,规划是属于自己的规划,不是“大人”们所认为的“追求成功生活”的规划。所谓成功者,也并不单纯指百万富翁,还包括那些完美地完成一件工作,进而完成每件工作的人。规划还是有弹性的规划,它应该随着我们的阅历增长而不断调整、完善。

规划这件事情,年轻的你当然可以任性地拒绝,亦可以用“随遇而安”的理由来安慰自己。但我想提醒一点,在学生时代,你可以轻视这看似传统的“规划”,但等到人过中年,就很难有机会再去改变人生。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就请尽量为自己早规划一点,储存多一些能量,以防有一天,突然发现走错了方向,而来不及改变。

《忧郁的热带》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不仅仅因为书里讲述了丛林部落的故事――更有作者对人类学专业的规划、热爱和坚持。在这里,我建议每个“考研愤青”都去看,每个复习到凌晨1点的“读书狂”都去看,每个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听英语的人都去看,每个想要让考研这件事情变得很酷、很纯或者很棒的人都要去看!看那些一再在灰暗时刻拯救我们、安慰我们的力量,其实就是我们对梦想的规划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