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考研? 数据来说话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2685发表于2015-12-30

[摘要] 2016考研初试已结束,但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2016年所有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在这个国家鼓励全民创业的时代,不禁想问,还考什么研啊?来看看数据怎么说。


2016考研初试已结束,但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2016年所有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一些省也出台了促进创业的若干政策,比如高校学生休学创业最多可保留7年学籍,财政每年注入1000万元资金充实青年创业就业基金,每年重点支持1000名大学生返乡创业等等。在这个国家鼓励全民创业的时代,不禁想问,还考什么研啊?来看看数据怎么说。

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下降两年后反弹,以177万创历史新高

据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最新消息,2016年考研报考人数为177万人,比2015年增长7%。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之前考研报名人数的峰值2013年时的176万人,创考研人数的历史新高。2014年及2015年考研人数连降两年之后又涨回来了。其中,报考专业学位的人数为85万,占全部报考人数的48%。同时,2016年研究生考试招生计划总人数为51.72万人,也较2015年上涨4.4%,其中学术型硕士计划招生329709人,专硕计划招生187491人。

录取人数年年涨,学历会贬值吗?

整体来看,研究生的薪资待遇要高于本科生,职业发展前景也更好。随着国内研究生毕业人数和留学归国人数的不断增加,研究生学历已经成为很多企业设置的一道门槛,一些企业内部形成不成文的规定,招研究生做技术,本科生做销售,甚至很多技术类销售也要求有研究生学历。理性来看,学历只是一块敲门砖,有了研究生学历不代表进了保险箱,不能保证可以找到好工作,还是能力更重要。

选择考研之前,需要考虑好3个问题

1、学术VS专硕

这本不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很长时间以来,国内研究生都是“默认”学术型。但是政策在2010年发生了变化,高校开始减少学术型硕士,让位于全日制专业型硕士(即专硕),教育部原计划在2015年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招生比例达1:1,但实际2015年专硕的招生人数占总招生的44%。此外,预计2020年专硕比重或将达到研究生总招生量的70%左右。

两者有何区别?通常来讲,学硕专注学术研究,专硕重视实践。专业硕士与学位硕士相比,学制短、入学难度低、就业预期相当,主要集中在金融、翻译、法律、工商管理等领域,而这些正是市场需求量大的专业。不过,目前二者在学校培养上区别不大,特点不突出。明确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才是选择的最重要依据。

2、报考专业两极分化

以湖北省为例,从报考人数来看,考生对经济管理类的专业报考热度一直未减。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等专业报考热度较高,而对历史学、文学等专业报考热度较低。

据《2015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2015年湖北省考研报名人数达101808人,较2014年减少75人。 从报考专业分布来看,学术型硕士报考人数居前三位的热门专业为:信息与通信工程1209人,材料科学与工程1119人,金融学1079人;专业型硕士报考人数居前三位的专业为:工商管理硕士6830人,会计硕士4065人,公共管理硕士2523人。

3、报考学校集中

中国教育在线研究生志愿采集系统数据显示,2015年报考人数位列前五的地区为北京市、江苏省、上海市、天津市、湖北省,这五个地区考生占报考总人数的50%左右。考生选择这些地区主要考虑到经济因素。从院校属性来看,考生报考多集中于985高校、211高校、34所自划线高校。名校在教学质量、学校声誉、科研水平和经费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从而导致了学生报考学校呈现集中化局面。

另外,这几年考研政策变化有点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