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冲刺:校园里能看书的地方都被占领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357发表于2015-12-23

[摘要] 每天凌晨2点30分睡觉,5点30分起床,6点10分到自习室开门、看书,中午趴在自习室的课桌上睡1个小时,然后起来继续复习。算起来,一天的睡眠时间不过4个小时,这就是近两个月来倪明亮的“生物钟”。


每天凌晨2点30分睡觉,5点30分起床,6点10分到自习室开门、看书,中午趴在自习室的课桌上睡1个小时,然后起来继续复习。算起来,一天的睡眠时间不过4个小时,这就是近两个月来倪明亮的“生物钟”。

进入12月以后,全国各大高校校园里的氛围陡然紧张了起来。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的菱湖、龙山两个校区里,捧书诵读的身影随处可见。教学楼的过道、楼梯上或站或坐的都是学生,考研自习室里的灯光会亮到凌晨一两点,大四宿舍里的灯到凌晨两三点才星星点点地熄去。倪明亮也是其中一分子。

倪明亮经常是晚上最后一个离开考研自习室的。回到宿舍后,他和两个考研的室友继续看书直到凌晨2点多。3个小时后,他第一个起床。因为太早,食堂的门还没有开。一天早中晚,牛奶加咖啡,冲上三大杯。除去片刻午休,其余时间他都在学习。他并不是独自战斗,他的一些同学为了节省时间,午餐时一边吃着盒饭一边看书。

在安庆师范学院报考2016年硕士研究生的2000余人中,倪明亮只是普通的一员。在全国百万报考学生中,安庆师范学院的报考学生也不过是极小的一部分。在这所安徽省内高校,每年大约有18%~21%的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部分专业每年近一半学生考取研究生,一个宿舍同时考取七八人的现象层出不穷。2009年,该校地理专业甚至出现一个班45人报考录取43人。备战考研期间,在全国各地发生过的为考研占座挤破门、凌晨坐在板凳上排队、用铁链锁上桌椅等各种“奇葩”新闻,也曾在这里上演。

“这个学校的学风特别好,学生很勤奋。”朱友明是江苏大学2012级学生,在备战2016年考研时,他选择回到安庆的家中复习。由于家里缺少学习环境和氛围,他每天都去安庆师范学院的考研自习室看书。几个月下来,他和周边的“研友”成了熟悉的朋友。

除了传统的“苦学”,当代考生还有新的备考方法。用手机、iPad等工具观看网课、查阅电子资料,已成为智能时代考研复习的显著特征。

考研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脑力、体力的比拼,也是毅力的磨练。越接近考试越感到时间的不足和紧迫,于是夜幕里,墙角、楼梯下、自动售货机的灯光前,校园里只要能看书的地方,都被考研学生占领了。

考研学生的备考历程,一般始于每年的二三月,但林峰是一个例外。林峰学的是旅游管理专业,今年上半年在上海一家酒店实习,原本没考虑考研也没时间备考,但酒店经理的话却像针一样刺痛了他。“他问我安庆师范学院在哪里,是不是专科?”他说,“我以后还想到‘北上广’去打拼一下,现在这个学历和层次还是低了,所以实习结束后我赶紧开始了复习。”

“为了给自己一个更高的发展平台,让自己能有更多的选择机会。”这是众多考生选择考研的理由。安庆师范学院的学生施旗认为,进入社会后的人生发展主要看能力,“但是学历也还是很重要的,有很多岗位限定了硕士或者名校的条件,没有学位这个敲门砖,很多时候我们连机会都没有”。

也有很多同学希望通过考研重新选择专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选择了历史,学法学的选择了新闻传播,甚至学化学的选择了心理学。此外,也不乏大学生期望通过考研,能让目前所学的专业更系统、更深入。黄雪洁是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四学生,她很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在校期间就已经拿到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和初级会计师证,“我觉得我有一个比较好的就业不是问题。选择考研,是因为我对会计非常感兴趣,想把会计学得更专一点,更精一点”。

“我们鼓励学生走向基层,服务基层,但是我们并不排斥学生选择考研。他们选择考研,本身也是学习知识的一种方式,无论考取与否,对他们自身的人生发展都是有益的。”安庆师范学院分管招生就业的副院长张群教授认为,“学生考取研究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就业质量,在社会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全国为数众多的大学生奋战考研,视之为‘二度高考’,其中有全国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大环境的影响,他们觉得需要提升自己,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张群如此认为。

“再咬咬牙,坚持到底!将来的你一定会感激现在努力的你!”一名同学在课桌上写下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