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村大学生失业率高达30%”的说法触动了国人的心弦,并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不公、阶层固化的担忧。实际上,暂不论数据的真实和严肃性,单从农村实地调查情况看,农村大学生“失业率”的问题具有多面性,值得反思,也值得探索。
不可否认,就业背后有家庭出身的影响。在一个家庭本位仍然很强势的社会,父代对子代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相较于城市家庭,农村家庭为毕业大学生提供的资源有限。一般农村家庭将大学生“供”出来已属不易,相当数量的贫困家庭还需依靠助学贷款才能帮助孩子完成大学学业,更谈不上为其事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支持和 社会资源。
而城市就业还存在隐性歧视的现象。一方面,各城市都 在推行产业升级,造成高端产业吸纳大学生数量有限、低端产业工资不高的状况。绝大多数农村大学生毕业于普通高校,难以进入高端行业,留在城市的多数也只是 在收入不高的低端产业工作。另一方面,快速城镇化拉高了城市生活成本。许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城里还处于“蚁族”生存状况,对于那些家庭经济不宽裕的农村大 学生来说,更为艰难。
当然,这是从城市角度观察的。如果从农村视角解读,从“高失业率”中能看出农村的吸纳能力在逐步增强。农村大学生如果返乡就业,很多时候并未纳入高校的就业统计。根据田野调查的结果看,大部分“失业”农村大学生并非真的没有工作,而是在农村寻找到了多种多样的就业渠道。
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吸引了一部分有热情的农村大学生投入其中,返乡创业的比例在增加,部分家庭条件好的农村大学生,或子承父业或自主创业,在家乡从事涉农产业经营,把“互联网+”带入乡村。同时,随着中西部农村产业转移,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吸引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大学生回乡就 业。笔者在福建武平调研时就发现,一个有1000多人口的村庄,最近两三年累计有10名大学生返乡,其中还包括一名研究生。这是农村吸纳能力增强的一个缩影。要清醒认识到,过分强调“失业”,甚至不再认同“知识改变命运”,是对农村大学生这个群体的误读和偏见。
客观上,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持续多年,短期内难以改变。农村大学生在大城市失业率较高的现象,某种程度上也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延续。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问题 的另一面在于,持续10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使得农村生活、创业条件都大为改观,也增强了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农村大学生在城市或许缺乏竞 争力,但在农村却有绝对竞争优势,也有着广阔的发展天地。
诚然,一个有活力的社会,不应该“城市的归城市,农村的归农村”,而应该实现良性互动、双向流动,让农村大学生能在大城市建功立业,也让城市大学生愿意到农村寻找梦想。因此,对于“30%”数据带来的震动,国家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藩篱、促进公平,让城市进得来,农村回得去,为每个大学生——无论是城市 还是农村——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