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扶贫观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网络浏览次数:1392发表于2015-10-17

[摘要] 习近平主席昨天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篇幅不长,内容很实。更重要的是,其间体现着他一以贯之、又不断被丰富着的扶贫观。

吃苦:穷过苦过 更知消除贫困之迫切

习近平今天又谈起了梁家河。之前他在访美第一站西雅图,就谈论过这个小山村。

7年,习近平体会过中国农民的贫困是什么。那个年代,那个年纪,恐怕还谈不上什么“扶贫观”。但这样的苦日子,是多少中国人心中那份摆脱贫困愿望的重要底色。回望当年,今天的他,已有了政治家的判断——“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在尚未改革开放的年代,脱贫太难。

所以,今天在论述“中国特色减贫道路”时,他强调的第一条,就是“我们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不断出台有利于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政策,为大规模减贫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吃过封闭年代的苦,更知改革开放的甜。

当然,今天的人们要做好扶贫工作,并非也得吃一遍习近平们当年的插队之苦。2013年底、2014年春天,习近平先后给华中农业大学、河北保定学院的年轻人们回信,赞扬他们走进农村,鼓励他们去那里、在帮助困难群众中“找到青春方向”。了解中国农民,才能帮助中国农民;了解贫困,才能战胜贫困。

用情:做好扶贫 得把人民装在心里

扶贫济困,是一项有温度的工作。它从来就不是冷冰冰的货币运动,或者物资迁移。今天,习近平动了情。

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此时,掌声响起。在场的听者,也动了情。掌声之后,习近平又特地向大家“汇报”了他的“扶贫履历”——“40多年来”和“这两年”,他走过的中国贫困地方。“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十八大以来,仅公开报道中,就可见习近平针对扶贫做过数十次部署。其中不乏对各级党政干部“用心”做好扶贫工作的高要求。很多地方的扶贫中,也体现了用心、用情。甘肃省有一个“逢提必下”制度,凡是要提拔的干部,先下放到基层最贫困的地方,吃吃苦,做实事,积淀一下对老百姓的感情。

动脑:因地制宜+自力更生+精准扶贫

习近平的扶贫观,在具体实践层面,从宁德到浙江到全国,逐渐积累起三重认识——

1、在福建宁德,他就致力于推动闽东地区脱贫在收录了其间讲话文章的《摆脱贫困》一书中,他提出,“要使弱鸟先飞,飞得快,飞得高,必须探讨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而今,“因地制宜”之论,在今天的主旨演讲中,已丰富发展成这样的体会:“我们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

2、在任浙江省委书记时,多次强调要自力更生在浙江任省委书记时,习近平结合浙江实际,多次强调要自力更生、不等不靠,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十八大之后,他在河北阜平提出,摆脱贫困,一定要找到“内生动力”。

3、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精准扶贫”的要求逐渐成型今年6月在贵州调研时,他第一次系统地提出,要切实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今天,他在主旨演讲中再次强调了这“六个精准”。在贵州部署扶贫工作时所讲的找准“穷根”、明确靶向等词语,也出现了今天的演讲中。

务实:把减贫宏愿落实、落细、落小

“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这9个字,习近平这两年也屡次提到。这是对他“精准扶贫”论的阐释。三个反复强调的“真”,体现了他一贯要求的“严”与“实”。

今天,习近平在主旨演讲中强调,我们要“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要“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不久前,他曾经在一次到村里“看真贫”时讲,我们“不能用手榴弹炸跳蚤”,意思是扶贫工作千万不能大而化之。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的扶贫观,靠着“吃苦+用情+动脑”炼成,最终以“务实”的承诺和部署,展现给中国老百姓,也展现给国际社会。这不只是他个人的思考、探索,这也不只是他个人的财富。在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上,亿万中国人,正带着这些思考,探索前行。